APP下载

新型城镇化战略下助推美丽乡村建设的思考

2020-08-20姚丝思

写真地理 2020年14期
关键词:美丽乡村建设新型城镇化方法

作者简介:姚丝思(1991-),女,山西晋城人,工程师,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土地整治研究,)

摘 要: 在新型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的双轮驱动下,传统理念下的乡村建设得到了有效的布局,对应的发展轨迹与聚落形态也会出现颠覆性的变化。因此,本文结合相关课题,分析普适与特色,趋势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探究具体方法,解决发展过程中不平衡的问题,保持耦合协调发展,实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战略需求。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美丽乡村建设;方法

【中图分类号】F3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733(2020)14-0286-02

1 问题的提出

随着“十九大”和“十三五”计划的不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得到了有效的提出。城镇化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想要努力的建造符合现代化发展需求,基础设施完善的社会主义新农村[1],那么,就需要相关的人员秉承科学发展观的主要思想,在城乡统筹的基础上,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截止到2019年年底,城镇化率为 59.58%,农村人口不断的减少[2]。那么,首先,维持农村经济发展是城镇化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并且,在现阶段当中,如何促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的全面振兴?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美丽乡村建设的具体方法是什么?这些问题的存在,就成为了目前形势下,需要探究的重点。

2 普适与特色:趋势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2.1 美丽乡村建设趋势

第一,美丽乡村建设属于乡村建设产业发展与村居的相关体系重构。在目前的发展背景下,需要满足乡村振兴和城镇化的推进,现代化转型的发展需求。一部分内容需要消亡,而另外一部分内容需要保持可持续发展。美丽乡村建设属于未来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需要从单一的治理方式向着特色性的产业发展,不断延伸,并满足现代化的发展需求,保持可持续性的动力。第二,需要体现全域旅游催生美丽乡村建设的精品工程。也就是说,从目前的现状看,不少地区已经开始提出了全域旅游以的发展战略,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全域风景区。在四化三边的基础上,转变原有的发展趋势,彰显地方性的特色。在精品化的视角上,形成“一村一品”、“一村一业”、“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个性化发展趋势[3]。此种建设方式,不仅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现代化的建设需求,与此同时,也为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前进的动力。第三,美丽乡村建设的工作重点需要规划清晰。从传统的角度看,需要结合村等级建设,探究对应的村庄对应的功能问题。但是,一般的情况下,这些内容都是不存在,功能性无法展现,那么村庄的特色就很难体现,同质化的问题就会突出。不仅整体效益不足,重点也得不到有效的发展。从新型城镇化的视角看,需要先考虑到美丽乡村建设的适宜性,之后,需要进一步明确分类,体现重点。

2.2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美丽乡村建设的现状

美丽乡村建设的重点就是围绕农村的生活污水建设,房屋改造,村民素质,村庄治理等方面实施有效的优化。地方性政府也开始投入大量的资金,加大美丽乡村建设[4]。在2018年的时候,就投资了4021.75万元。在自行建设的基础上,一共投资需要达到上亿的水平。另外,对于当地的周村古文物保护,还需要建立对应的基金会。从经营组织的角度看,主要对当地的经济性收入,土地承包入股等收入进行实时性探究。并结合现实的情况,满足现代化的发展需求,但是,还处于经营性偏低的局面。另外,还在意见当中,促进规模化经营,鼓励土地流转。

2.3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美丽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从一定的程度上看,第一,局部的角度上,秩序性处于不足的局面。不仅需要自上而下的统筹发展,还需要在科学的布局上实施有效的建设。从目前的形势上看,城市区域的村庄布点没有完成,缺少特色乡村规划与统筹发展路径。从调研的角度看,可以看到不少同质化竞争与分散性经营的问题。例如:有两个村头种植了枣树,形成了巨大的品牌效应[5]。并且种植面积不断的扩大,影响力处于一般的水平。只有在资源完全整合的作用下,才可以获得最大化的经济效益。第二,从普惠性的思维角度看,重点处于涣散的境地。投资建设以来,重点就是围绕污水治理、房屋改造等内容实施的均衡。在实施精品村建设的过程中,由于资金的投资比较的分散,这样就导致资金的建设规模处于有限的地步。第三,从地租经济的路径看,大部分依赖性较强。相关的调查可以看到,地租经济下的依赖性较高,产业发展很难得到有效的就业互动,资金的增加与延伸渠道,很难完成自上而下的格局建设。在此种问题下,就需要统筹发展,结合问题,针对性的制定出科学的解决措施[6]。

面对以上的问题,就需要政府唱主角,不断的呼吁社会各界人士积极的参与,形成强大的合力,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共同建设美丽的乡村。注重良好道德风尚的引领,培育文明新风,在科学发展观的引导下,打造属于现代化时代的职业农民队伍。另外,还需要筑牢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生态根基,在保证环境建设的基础上,提高基层的管控性。最后,需要以产业作支撑,在提高农民收入的基础上,延伸就业渠道,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构建美丽乡村建设。

3 探究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美丽乡村建设的具体方法

3.1 系统规划,点面结合

结合问题相关的调查分析,可以看到,第一,某地区想要进一步实施有效的系统性的规划,那么就需要秉承科学发展观的主要思想,完善特色乡村规划体制,系统性的指导特色美丽乡村建设。明确每一个村庄的等级与功能性,结合重点,制定科学的特色美丽乡村建设蓝图。接下来,还需要结合村庄规划的现状,制定科学的建设标准,形成特色美丽乡村建设的具体方法与抓手。第二,需要在普惠性与针对性的基础上,点面样式的投入资金。一方面需要突出重点,另外一方面需要集中资金,惠及民众[7]。在环境上满足公共建设的需求,以此來满足农民的生产与生活需要。另外,还需要在共享性的基础上,确定综合指标,构建美丽乡村建设的导向性与品牌性。适当的引入竞争机制,在良性竞争中,保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3.2 产业为基,差异共赢

很多地区存在着有效的自然生态环境,但是缺少差异性。很难在众多的村庄当中脱颖而出。这个时候,就需要结合当地的特色资源。比如某些地区拥有传统的木雕产业,还有横店影视的文化产业,不仅具备特色,还展现了较强的独立性。接下来,本地还展现了“木雕之乡”、“建筑之乡”、“教育之乡”等有效的资源,只有将这些资源与美丽乡村建设结合起来,才可以与旅游业实现完美的对接[8]。从现代化的角度看,可以分析村庄的所处位置,将特色资源合理的融入其中,之后,确定不同区域的发展方向。根据方向的不同,建立不一样的发展格局,在错位共赢的基础上,統筹发展,不断与时俱进。

3.3 综合认定,动态评估

在实施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思考自身的特色资源,还需要密切的关注其他方面的影响因素。例如:当地区域条件的影响,交通条件的影响,集体经济的影响,村落格局的影响,特色文化的影响等。只有在这些重要因素当中,科学的计算,才可以分析各个因子所占的影响比例的大小。在实施的时候,就可以根据这些影响因素,按照一定的顺序,建立评价样式的指标体系。在体系当中,结合周期性,实施动态化的评价。根据特有的考核机制,就可以不断的鼓励美丽乡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3.4 政策创新,多方保创

从政策的角度看,需要结合当地的实际需求,构建对应的复制激励政策,创新政策,投资政策等。最大限度的调动美丽乡村建设的积极性,在上下联动的过程中,统筹发展,保证特色性的建设格局。强化乡民的参与意识,实施多元化的宣传。营造全社会关心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良好氛围。打破“城”与“乡”的二元结构,形成良性互动[9]。通过补贴等形式,增强当地的文化传承。将探索文化与产品产业有机的结合起来,最终达到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的共生。

4 总结

随着社会的进步,城乡一体化建设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入。“城在园中,村在景中、人在画中”的梦想就呈现到了大家的视野当中。新型城镇化建设,就需要不同的区域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以“人”作为出发点与落脚点,开发旅游模式,生态乡村模式,文化传承模式,城郊集约模式等。在大局统筹观下进行建设规划,实施现代乡村合作共建机制,强化农村环境治理,传承和保护地域文化与民俗。整合乡村文化内涵,最终打造出让城市人心驰神往的特色近郊美丽乡村。

参考文献

[1] 文海.民族地区新型城镇的文化建设述略——以黔东南为例[J].西部学刊. 2019(16).

[2] 刘志鹏,刘晨.新型城镇信息化建设:现状、问题与对策[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5).

[3] 马巧慧.新型城镇内生发展的供给侧研究——基于产业升级、社区营造的视角[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7(19).

[4] 杨忍,刘彦随,龙花楼,张怡筠.中国乡村转型重构研究进展与展望——逻辑主线与内容框架[J]. 地理科学进展. 2017(08).

猜你喜欢

美丽乡村建设新型城镇化方法
以农民为主体加快我市美丽乡村建设
长沙市美丽乡村建设的发展模式研究与对策
可能是方法不对
美丽乡村建设问题与模式分析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耕地保护的困境与制度创新刍议
浅析林业站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优势作用
新型城镇化是经典城市化的回归和升级
以协调的发展理念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
农村基层团建工作如何变革
用对方法才能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