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育工作者将思政教育融入日常管理
2020-08-20谢晓玟
谢晓玟
摘要: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高校的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高校辅导员应该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之中,使思政教育源于生活并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让高校大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政教育,这对实现高校思政工作的全方位、全面化育人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 高校教育;思政教育;日常管理;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3733(2020)15-0255-01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就是要在实际工作中做到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有的放矢。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科学,具有时代性、实践性、规律性,其目标任务、方法手段总是随着时代条件、形势环境、工作对象特点的变化而改变,高校教师要更新工作理念,转变工作观念,创新手段方法,加强高校思政工作队伍建设,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从而有效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性、实效性。
1当前高校思政工作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思政工作在我国高校教育体系中一直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切实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大势,增强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感。
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主要是通过课堂讲述方式进行,然而对于思想政治素养的养成仅仅靠课堂讲述是远远不够的,一个人思想和素养的养成是在日常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当今的高校大学生喜欢独立思考并敢于向传统和权威挑战,对于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希望通过自己的实践来确定。因此,以传统说教为主的思政课程显然不能满足高校思政工作的要求。
1.1高校思政教学形式的传统化
由于高校的逐年扩招,在校学生人数众多,而从事思政教学的老师相对较少,为此“思政课”教学多采用大课教授。这影响了思政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不去关心教学质量,人数众多会减少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次数,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灌输,没有学习积极性,使得学习效率较低。
1.2思政教学主观因素
随着00后迈进大学校园,他们个性张扬,具有更强的主体意识,不满足于被动地接受信息和观念,与80后、90后相比,他们更加相信自我的判断和选择,灌注式的教学模式已经完全不能被这群大学生所接受。学生对于思政课认识存在误区的原因也有很大一部分是思政教師带来。思政教学活动是一门集政治理论研究、哲学、历史学、心理学等为一体的综合性课程,但由于思政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没有足够的实践来拓展知识面,不能完全准确地把握知识点并应用于日常生活,重降低了思政课的教学效果。
1.3辅导员在思政工作中的弱化
辅导员的全称是思想政治辅导员,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为其主要工作。但现实情况是,他们集多种职责身份为一体,负责大学生的日常管理、党团建设、心理辅导、志愿服务等方方面面的工作,在负责自身工作的同时还兼顾学院的许多工作,这些工作都在極大地消耗辅导员的精力和时间。辅导员作为思政工作的实施主体,根本没有精力和时间去为每一位大学生讲授知识和排忧解难,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削弱了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
2将高校思政工作融入日常化管理中开展
2.1开展班团主题活动
高校大学生的班级日常教育活动主要有主题班会、班级集体活动、主题团日活动,等等。主题班会一般是在辅导员老师或者班委主持和指导下,围绕特定的主题开展的以班级为单位的教育活动。但是多数学院的主题班会内容仅仅围绕学习文件精神、学习学校相关规章制度、考试就业动员大会等内容,形式多采用辅导员老师或者班委在台前讲授,学生参与度低,很难起到思想引领的作用。
为此,辅导员要着重提高主题班会的高效性和有效性,注重主题班会的思想引领和政治教育作用,每学期有计划地定期开展主题班会,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结合学生所学专业的实际情况开展班会。可以在每学期开学前,开展诸如“学业生涯规划”或“提升学习效率”的主题班会,邀请优秀高年级同学讲授相关知识和经验。在重点节庆日到来时,可安排专题报告会、电影欣赏、节日纪念等主题班会。
2.2运用互联网社会型网络创新
社会型网络给00后大学生思政教育带来了机遇与挑战。第一,思政教育内容丰富。信息的共有共享是社会型网络社区的一个最大的特点,这种交流模式为00后大学生提供了及时性、源源不断、丰當而鲜活的信息。第二,00后大学生感兴趣的获取信息方式,如通过文字,图像、视频等,进行思政教育传播,使教育效果得到提升。第三,通过观察00后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关注点,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的进行教育引导。
2.3加强社会实践教育
将专业理论学习在社会实践中运用,积极组织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实践中夯实专业理论提升自我。
2.4规范多彩社团活动
高校社团活动可谓是五彩缤纷,社团活动成为学生课后的重要活动,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一环,如何规范好社团活动并与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做有机结合,已成为摆在高校思政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
2.5深入学生宿舍管理
为了充分发挥宿舍文化在高校育人工作中的重要作用,首先要提升宿舍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要让管理者们认清宿舍文化活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宿舍管理不仅是对学生们后勤的管理,它还影响到学生们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在利用宿舍作为思政课堂时,我们应该安排政治素养高、管理经验丰富的辅导员老师深入学生宿舍,与学生一起参加宿舍文化活动,通过活动拉近与学生的关系,在与学生交流过程中,辅导员老师要用心用情,讲究说话的方式方法,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及时把握学生思想动态,发现学生群体中的不安定因素,对有困难的学生应该及时给予支持和帮助,把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3结语
高校教师思想政治状况具有很强的示范性。只有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高校教师才能更好地肩负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通过政治上积极引导、专业上着力培养、生活上主动关心,促进广大教师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的教育方针的贯彻执行者,更好担负起教书育人的责任,从而满足学生成长需要,帮助大学生实现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诗佳.高校辅导员将思政教育融入学生日常管理的策略探讨[J].青春岁月,2018,56(02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