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在拨动审美之弦
2020-08-20曾远娴
曾远娴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 “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 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众所周知,语文学科是一门极具人文艺术气息的学科,即它既是一种艺术,又是一门学科,那么在教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语文教学悬着的目标”。
小学语文作为人文学科,对学生美感的熏陶是十分深远的。那么,如何能使学生身临其境,受到感染,拨动情感之弦,使抽象语言文字的学习变得情趣盎然呢?我認为,我们的阅读教学应重在拨动学生的审美之弦,让学生的灵魂和心智经受洗涤,在学习语文之时也获得美的熏陶和感悟。
一、引导式教学,激发阅读兴趣
俗话说一篇好的文章,能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就如遇到了一顿美餐,让你垂涎三尺,美美地享受一番。同样的道理,一段好的导语,能激发学生对于阅读的热情和想象。 小学生对什么事物都怀有一种好奇心,有一种不达目的,誓不休的求知欲望,我就抓住他们的这种心理,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从导语、背景各方面积极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且,小学生的情感是具有感染性的,在一定条件下,小学生的情感可以互相感染的。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进入文本的境界,是进行情感体验教育的重要途径。
二、精讲略读结合,把握重点内容
语文是个复杂的学科,小至一个标点符号,大至一整个自然段乃至文章整体,如果教师不对课文加以拆分,抓住重点,有选择地教给学生,这样学生的压力很大也不容易把教学内容掌握好,反而容易失去对学习语文的信心。在教学中,学生最反感的应该是老师填鸭式地教学,不但毫无新意,而且为了让学生记住,一味地重复,只会更加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反而会失去对语文学习、对阅读的兴趣,不再主动地去接受知识,而是被动学习。所以如何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是一个语文老师的应该具有的素质和能力。
作为语言的载体,每篇文章都有体现各自美的内容,如歌颂自然的、赞颂善 良的、歌咏纯真的。又如,鞭笞丑恶的、战胜黑暗的……丰富多彩的内容,寄寓了作者的真实情感。平时上课,作为老师,更应该抓住文章的重点,然后把舞台交到学生们的手里,引导式地教学,精讲但不多读。这样,就能使学生一下子领悟到文中所包含的情感。讲读课文时,更多地引导学生们理解难懂的重点句、重点段,让他们对文章整体脉络有一个清楚的认识,知道自己应该掌握哪些部分,哪些部分是考点难点,哪些部分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深入地了解……这样既抓住了重点, 又突破了难点,教师教得轻松,学生也学得轻松。
三、体悟朗读之美,走进语文深处
朗读,是一个很好的走近阅读的方式,近年大热的节目“朗读者”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朗读的魅力并不仅仅在于朗读本身,而在于它用另一种表达的方式让我们能够体悟作品,感受作品背后深藏的情感与故事。而每一个作品的生命就在于它的情感,一次好的朗读,是赋予作品一次新的生命。
叶圣陶先生曾说: “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 。”语文阅读教学首要的“读”占鳌头 ,即给学生充分阅读的时间,自主阅读教学十分重视的就是时间量的把握,在阅读教学中,应该给学生一半的时间进行,让他们在读中理解、感悟、抒情,使之成为学习的主角。多读能够激发学生的审美意识,以语言的韵律美为出发点,体会作者的情感美,在诵读的过程中感受到声、韵、情的美,在反复吟诵中入境察情。让学生喜欢阅读,就应营造和谐宽松的阅读氛围,试想,如果孩子生活在一个充满书香的地方,他们能不喜欢阅读吗?耳濡目染是学生爱阅读的先决条件。
通过有感情的朗读,细细品味语言的韵味,可以使学生进入作品的氛围中,真切地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可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如老师的范读、学生的自由练读、小组比赛读、集体诵读等体会文章作者的情感。情动于衷,反复不厌地朗读,潜心会读,以声传情,让学生情动而心动,让情与智和谐共生,让心灵与情感再一次与作者、与文本产生共鸣,受到情感的熏陶,达到情感共融。总之,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情感的运用,能使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融洽、感情和谐,更能让教师的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朗读的方式,给予学生独特的审美体验,由此感受到阅读的美妙,激发他们对于阅读的热情。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无形之中帮助学生们在阅读的道路上走的更远,相信是每位老师都想为之奋斗终生的目标。
四、笔耕不辍 读写结合
阅读阅读,听起来只是“阅”和“读”的事情,殊不知,“写”在阅读中也充当了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在语文学习中,更不能缺了“写”。“写”其实是学生阅读能力的一种体现,当学生的阅读积累到了一定的程度,它就会形成学生独特的审美体验,而这种审美体验,恰恰能通过文字直接地反映出来。
“写”和“读”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单边关系,而是一种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文字组织能力对阅读的效果,理解都会有一定程度的体现,如果一个孩子的文笔优美流畅,那么他一定具有一定程度的文学阅读素养。同时,阅读的水平和程度也恰恰能够反映学生的“写”的能力,只有通过前期的大量积累,在写作的时候才能够很好地将自己的所思所想表达出来。
那么如何通过“写”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拨动他们的审美之弦呢?读书的笔记、随记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学生阅读习惯的基石。“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做任何事都要遵循相应的规律,阅读也是如此,想要养成好的阅读习惯首先要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笔者经常在课堂上强调“不动笔墨不读书”、“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通过写的方式,记录下自己的阅读历程,不但能够加深对阅读重点内容的印象,也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提炼、整理的能力,将对文字的掌握能力发挥到极致。我认为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边读边记、读诵相宜、读悟结合、学思并重……经过了一段阅读时间,引导学生养成阅读动笔、读书思考的习惯。如:引导学生将精彩语句勾划出来,有疑问的做好标记,有共鸣的写上感慨,记录平时阅读遇到的好词好句好段等等……
总之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还要以“让美充溢语文课堂”为理 念,对小学生的阅读教学做较为系统的探索,让阅读教学拨动审美之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