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青白团子
2020-08-20顾芳瑜
顾芳瑜
清明节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在我的家乡无锡,流传着清明节吃青白团子的风俗。
相传三千多年前,周文王长兄泰伯三让天下,南奔荆蛮,在现无锡梅村鸿山地区兴修水利,传教农桑,演乐修礼,传播文明。泰伯死后,葬于鸿山南麓。于是每逢清明前后,百姓们自发祭祀泰伯,用青白团子作为供品。从此,清明节吃青白团子的这个风俗就一直延续至今。
青白团子,顾名思义就是做成一青一白两种颜色的团子。很多人会好奇那青团子的青颜色是怎么来的。告诉你吧,那可是很有讲究的。清明节前,麦子长势旺盛,麦叶不老不嫩。人们把麦叶割回来洗净,放在石臼里捣碎,成糊状后,用布包起来,用力挤压,青汁就流出来了。现在很多人也会用艾叶代替青麦叶来做青汁。在和糯米粉的时候,倒点青汁进去,揉好的面团就成青色了。
做团子也很有讲究,需要准备好糯米粉、清水和馅料。口味分为三种,白团子一般做鲜肉馅,青团子一般做豆沙馅和芝麻馅。把揉好的糯米粉团,均匀地分成一个个小剂子。拿一个小剂子在手心搓圆,用两个大拇指朝着一个方向一边慢慢旋转,一边稍稍压扁,捏成一个小碗状。然后取一些馅料放入“小碗”中央,再用手指輕轻地将边上的米团往中间聚,把馅料包裹住,揉圆。
最后,把做好的团子一个个有序地放入蒸笼中。数分钟后,厨房里便弥漫着一股清香。蒸熟出笼时,若在团子表面均匀地涂上一层熟油,一个个软糯的团子白得剔透,绿得发亮。尤其是那青团子透着光泽,犹如一颗颗精致的绿宝石,惹人喜欢。
任何人都抵挡不住这青白团子的诱惑!一口咬下去,有着糯米特有的黏劲儿,但又不沾牙。再来一口,麦汁的清香,糯米粉的醇香,馅料的甜蜜或咸鲜,交织着袭来,让人吃了还想吃。
这就是我家乡的青白团子,用“三馅”寓意泰伯三让天下,品德高尚,用一青一白两种颜色来寓意泰伯一生清清白白,也警示后人要光明磊落,干干净净做人。清明吃青白团子的风俗已然成为我家乡特有的清明文化。
(指导教师:张志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