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朱雀大街一路向前
2020-08-20汪涵
汪涵
一千三百年前,长安城。一条宽一百五十米的大道纵横绵延。
它名唤作朱雀。这里,来华贸易的商人络绎不绝,上朝进谏的大臣接踵而至,远道而来的使者源源不断。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廪俱丰实。”那是一个华夏文明蓬勃繁盛的年代,当你放眼长安城,经过朱雀街道,车水马龙,商贾云集,大唐一派盛景。何哉?在于上者广开言路、虚怀纳谏:对内,听取有益于国计民生的诤言;对外,开放贸易文化交流的渠道,大唐“贞观之治”的序幕缓缓拉开。一直到天宝年间,这个欣欣向荣的盛世容颜始终未曾改变。然而,女皇武则天执掌朝纲的时候,虽功绩显著,但她内心狭隘,杀人无数。正如汉字中的“隘”一样,当你侧耳倾听有“益”之言语时,天下浩荡清明;当你闭目塞听之时,祸根便从盛世中萌发了。
其实,早在天宝十四载十一月初九,也就是闻名中外的“开元盛世”的晚期,北方就发生了叛乱,于唐王朝而言,一场真正的灾难悄然而至。其实,玄宗早该想到会有那一天,毕竟,此时的唐王朝,已经不再如以往那样辉煌。玄宗沉迷美色,杨氏集团参政误国,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不断,地方藩镇割据,农民饱受地主剥削——唐王室,着实处在“危急存亡之秋”。“安史之乱”由此爆发,叱咤风云的盛唐,也因此由盛而衰。“劣”者,“少力”也!一个王朝的统治者,若是不再专心勠力治国,而在声色犬马中度日,这个王朝,便不免江河日下。朝堂之中的百官,若失去了社会责任感和应有的担当,不再为百姓出力,再繁华的盛世局面,也终究要走向分崩离析。
一千三百年后,这条昔日车水马龙的大街,已然隐没在历史的记忆中。而我们要做的,不只是怀古,而是从朱雀大街的兴衰,思索今朝。曾自以为“天朝上国”的大清王朝是怎样被西方先进工业文明敲开大门的?为政者缺乏为国效力的责任感使国家失去支撑,统治者蒙蔽双耳让一个朝廷狭隘自大,最后被动挨打。盛唐之所以为盛唐,便因其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大清之所以虚弱不堪、毫无力量,是因为闭关自守、夜郎自大。如今,我们对外开放,我们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无不是希望用包容的姿态迎接多元的文明,用大国的担当构筑华夏的繁荣,实现中华复兴。
一个民族,若是抛却自尊,一味向往异域之文明,便会无所适从;同样,若是一味故步自封、师心自用,我们便永远融不进世界进步的潮流。想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占有一席之地,必然要从盛唐的朱雀大街出发,一路向前。
(指导老师: 陈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