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企业需求的跨境电商人才需求分析与培养策略研究
2020-08-20薛丹卢雨龙杨荣广
薛丹 卢雨龙 杨荣广
摘 要:跨境电商产业的蓬勃发展为高校商务英语人才就业提供了空间和机遇,然而如何面向企业需求,培养出高素质的商务人才仍然是高校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通过问卷调查和实证数据分析发现:(1)跨境电商企业对人才需求主要体现为外语语言能力和专业技术能力且前者强于后者;(2)企业普遍存在较强的与高校合作的意愿,但是在具体合作方式方面则存在一定差异。基于理论分析指出,高校商务人才培养需要走出单一主体模式,采用产学联动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跨境电商;人才培养;需求分析;商务英语
经济全球化与“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共同促成了我国跨境电商产业的迅猛发展。商务部电子商务和信息化司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跨境电商“保持高速增长”,进出口商品总额达1862.1亿元①。跨境电商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无疑需要有充足的人才和劳动力供应作为支撑。然而,当前跨境电商企业却仍然面临着“招人难”、“留人难”等现实困境。商务部电子商务和信息化司发布的《中国电子商务报告(2018)》表明我国跨境电商人才缺口近450万。学界研究表明跨境电商行业人才缺口和供需矛盾是影响本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与之相对的是,部分高校的商务英语专业、电子商务专业、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却存在“就业难”问题。究其原因,企业人才需求和高校人才培养之间存在着不匹配。那么,企业对跨境电商人才的需求是什么?高校相关专业如何培养出满足企业需要的人才?在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方面,企业与高校之间又该如何协同合作?鉴于此,本研究拟通过问卷调查搜集实证数据,继而基于需求分析,探究跨境电商企业的人才需求以及校企合作的意愿和方式需求,进而为高校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和校企合作的实施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研究设计
针对本文的研究问题,笔者参照相关文献围绕下述四个方面设计了问卷:(1)跨境电商企业人才的来源构成现状如何?(2)跨境电商企业对人才的职业技能和语言能力要求如何?(3)跨境电商企业的校企合作意愿如何?问卷共由16道题目构成。具体而言,这些问题涉及企业概况(考虑到企业规模不同,人才需求可能不同,设计了相关问题了解企业规模以及类别)、受试企业人才构成现状(包括员工普遍学历、企业对现有人才构成满意程度等)和未来需求,(包括未来人才岗位需求、职业技能需求和语言技能需求,以及校企合作意愿、合作方式等)并进行了试测。在验证了问卷的信度和效度之后,笔者通过问卷星发布网上链接给电商企业负责人及相关从业者。
二、研究结果与统计分析
1.跨境电商企业人才构成概况分析
从数据来看,填写问卷的受试者中约26.47%为企业或公司管理人员,50%为业务操作人员,其他约26.47%由其他身份人员填写。同时,接受调查的跨境电商企业类型差别较大,既有跨境电商平台型企业,也有跨境电商贸易商,还有跨境电商工厂,以及跨境电商第三方服务方,以及少量外贸类企业。在企业规模中,10人以下企业占比17.65%,10-30人企业占比14.71%,30-50人企业占比14.71%,50人以上企业占比52.94%。可见,接受调查的跨境电商企业以大中型为主。对企业人现有员工学历构成调查发现,目前跨境电商企业人才构成仍然以普通本科高校毕业生为主,高学历、名校毕业生占比较少。
2.跨境电商企业人才能力需求分析
专业技能是指相对于团队协作能力、创新发展能力等非技能相关的素养而言。统计数据发现,企业对人才非常重视专业技能,约44.12%的企业选择了很重要,32.35%的企业选择了非常重要。相对而言,认为非专业技能重要的企业占比偏少。
从具体技能需求看,企业对网络营销与推广、跨境电商平台操作、国际贸易法律知识、平台运营售后服务、外贸订单操作、外语运用能力、数据分析、沟通能力等专业技能的重要程度分布在32.35%-50%之间,也即大多处于比较重要和非常重要的层级。而与通常设想的不同,约58.82%的企业都认为沟通能力非常重要,其次则是外语运用能力(约占44.12%)和数据分析能力(约占41.18%)。此外,员工的网絡营销与推广(50%)、外贸订单操作(47.06%)、国际贸易法律知识(44.12%)也受到企业重视。
对企业招聘人才条件中的语言技能分析发现,英语四六级和专业四八级等反映应聘人员英语语言水平的证书占比最高(见图1)。这表明企业比较看重应聘人员的外语水平,反而对行业协会证书或平台操作证书等的重视程度偏低。相较于电商和贸易等专业技能和知识而言,外语知识和运用能力在跨境电商人才需求中也较为重要。这反映在企业对员工技能证书重视的差异性方面。由此,或可作进一步推论,跨境电商企业对人才的知识构成是复合型的,而非单一的语言技能。有意思的是,商务英语证书(BEC中高级)、行业协会相关资格证书以及阿里巴巴平台运营资格证书等反而并不是必须的。
具体到语言技能的子类需求方面,企业对人才商务英语口语需求占比最高(76.47%),其次是在线英语交流能力(67.65%)和外贸信函写作(67.65%),行业英语(64.71%)和外文营销文案写作(47.06%)。这表明对语言能力而言,企业看重的主要还是与行业相关的口语交际和运用能力。而在企业对初入公司的大学毕业生的能力评估中,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不强是突出问题(占比高达91.18%),其他问题,比如专业知识不扎实(47.06%)、知识面窄(44.12%)、视野不广(44.12%)等问题也都显得较为突出。
从知识构成来看,企业希望跨境电商人才修读的课程包括外语(英语及其他外语)(94.12%),电子商务、国际贸易、经济学、管理学等专业理论(70.59%),计算机基础操作(word,PPT,Excel等办公软件)(61.76%),图像视频处理设计等(47.06%),文案/策划书/广告写作(29.41%),人际沟通技巧(55.88%),数据分析(41.18%),商务礼仪(38.24%),电商平台(速卖通、亚马逊、Shopee、Wish、eBay等)及社交媒体(微信、Facebook、推特等)运营操作(64.71%)。
上述评价数据表明了跨境电商企业需求的人才不仅需要有相对扎实的语言能力,而且还需要具有跨境电商业务操作中涉及的现代技术、工具和平台实操能力。换言之,单一的知识结构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人才需求,复合型人才是企业目前最稀缺的资源。
3.跨境电商企业的校企合作意愿
校企合作进行人才培养是国家高等教育中倡导的主流理念。但是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接受调查的企业中约有70%没有与大学、科研院或职业技术学校进行任何形式的合作,而近98%的企业表示出愿意与高等院校合作的意愿。在具体合作方式上主要体现为毕业实习(64.71%)、企业实训基地(41.18%)、订单式联合培养(29.41%)、顶岗实习(20.59%)、企业项目孵化(17.65%)等(见图2)。显然,无论是电商工厂还是平台企业,都更为偏向实习和实训这两种方式。
在企业对当前高校课程设置评价和期待方面,约70.59%的企业认为当前高校在课程体系设置方面仍然不够完善,尚存在很大的改进空间,而73.53%的企业希望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可以建立实训基地改变当前高校毕业生实践能力差、知识结构单一的现状。
三、研究发现与讨论
基于上文的数据分析发现,在跨境电商产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相关行业的人才需求庞大(其中约超过80%的企业表示在未来三年中对跨境电商专业人才会保持较大需求)。跨境电商企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包括语言技能需求、专业知识需求和实操技能需求。在语言技能需求方面,以英语为主,同时还有其他小语种。就学生的专业而言,企业对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区分度并不太重视,他们更看重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换言之,无论学生是否毕业于专门的语言专业,只要具备足够的语言运用能力,企业就愿意接受。对具体语言技能而言,专门用途英语和行业英语是企业最看重的语言技能。而值得反思的是当前高校的语言专业人才培养呈现出以应试教育为主的单一化趋势,这显然与企业的需求不匹配。针对当前英语人才培养的现状,文秋芳指出,现行的单一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下述问题:(1)按照学校层次规定单一的人才培养目标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2)将英语类专业的主要方向定位于语言、文学和文化不能涵盖相当一部分理工科院校和行业特色明显院校开设的英语专业点;(3)现有课程设置未强调学科思维的训练,也未提供未来素质培养的途径。仲伟合则进一步指出在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拓展为包括英语、翻译、商务英语等在内的英语类专业的新形势,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朝着多元的方向发展。
在专业知识需求方面,企业对跨境电商人才的需求主要以电商专业技能为主,要求毕业生能够熟练运用跨境电商平台进行线上操作,而且能够在企业的培养之下,迅速熟悉相关行业的专业知识。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实际都涉及到人才的学习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两种能力的培养在高校之中却并没有得到重视。主要体现在,专业知识和技能不扎实;缺乏与顾客良好的沟通能力;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等。这几个问题也反映了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在校企协作方面多数未达成或合作程度不深,方式局限。多数企业没有与大学、科研院所或职业技术学校建立联系或合作关系,但是较多企业表达了希望合作的意愿。在具体合作方式上主要体现为订单式联合培养、企业实训基地、顶岗实习、毕业实习、企业项目孵化等,尤其是企业实训基地和毕业实习两种方式是企业最为欢迎的合作方式。
四、启示与建议
1.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
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可遵循需求为导向的语言服务人才培养理念,从传统的语言技能培养,转向语言服务人才培养,凸显以语言技能为中心,依托高校自身的学科优势,探索“语言+专业方向+服务技能”的“三维一体”培养模式。“三维”指在课程建设中要包括语言技能维课程群、专业方向维度课程群和服务素养维度课程群;“一体”指以语言服务人才培养为目标导向,采用工学结合的方式,将语言技能训练、专业方向知识建构和服务素养培育融入实践嵌套理论一体化课程中,通过企业参与课程建设、教师引导学生习得和学生资助参与创新等多方协同的方式实现产学研的整合。
2.重视校企协同人才培养
学校可通过与对口企业签订人才联合培养协议,根据企业需求适度改革课程体系,形成校企协同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高校可引入企业管理模式和管理人员担任校内兼职导师,为学生开设实习实训实操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实操技能。但是双方之间如何协作?高校课程体系如何改革尚有待于本课题的进一步研究。学校可以通过引入企业管理模式,建立跨境电商孵化基地,从而将创业孵化区以及孵化体验场地提供给创业学生,通过开展培训学习,学员可进入孵化体验区之内实行模拟体验,通过学校及企业导师共同进行指导,实行创业孵化。在此基础上,学生团队可实行自主创业,也可承接代运营,同时学生团队与十堰市跨境电商企业可实行自愿整合,从而使创业学生能够得到厂家提供一手货源,从而可实行产品经营,实现学生和企业双赢。
3.开展校企协同师资培训
课题组认为高素质、高水平、專业化的师资队伍是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有力支撑。构建相对成熟的校企师资共育机制是实现总体目标的重要保障。单纯以学校和企业某单一主体为基础的师资培养机制要么只能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能和专业知识,要么只能培养教师的实践能力和业务知识。但是无论前述何种能力都不能够胜任跨境电商教学。为能够更好建立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队伍,需要强化校企人才共享的合作机制。
五、结论
跨境电商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需要人才支撑,而高校自身的发展也需要面向企业需求,培养出满足社会实际需要的人才。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面向企业需求,改革自身的课程体系,调整人才培养方式或许是当前许多高校亟待考虑和解决的问题。校企合作或许能够在校企双方互利共赢的前提下得以实现。校企联合(如产学研等方式)的深化不仅仅是针对就业,更要注重各学科与企业的互动,更有利于人才能力与价值的转化。当然,由于企业和学校在利益诉求方面存在的差异,以及高校在企业师资进入校园方面存在的制度性壁垒(如企业师资的资质等)导致当前国内的校企合作仍然还有很大的深入和探讨空间,而这也许是后续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之一。
注释:
①商务部电子商务和信息化司2020年4月14日发布数据。参见网址https://dzswgf.mofcom.gov.cn/news/5/2020/4/1586913870177.html。
参考文献:
[1]顾方羽,丁景,王彬.电子商务行业人才缺口问题及对策研究[J].电子商务,2020(02):82-84.
[2]史兴松,程霞.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分析[J].外语界,2019(02):65-72.
[3]文秋芳.英语类专业实践多元人才观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4,46(01):118-126+160.
[4]仲伟合.英语类专业创新发展探索[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4,46(01):127-133+160.
作者简介:薛丹(1999- ),女,湖北十堰人,本科生在读,研究方向:跨境电商;卢雨龙(2000- ),男,湖北荆州,本科生在读,研究方向:跨境电商;通讯作者:杨荣广(1983- ),男,湖北十堰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语言服务与英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