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淮海戏溯源

2020-08-20朱成栋

寻根 2020年4期
关键词:小戏淮海唱腔

朱成栋

淮海戏,江苏省地方戏之一,又称淮海小戏、小戏。因其早期多为走村串户,上门卖唱、乞讨的民间艺人,故又被群众称为“唱门头词”。历史上流行于江苏省连云港、淮安、宿迁及徐州、盐城等市部分县区。淮海戏唱腔音乐丰富多彩,有男腔和女腔的区别。其唱腔的特点是乐句结尾突然翻高八度耍腔,具有拉人魂魄的艺术魅力,故有“拉魂腔”之称。淮海戏的一些表演身段脱胎于苏北农村生活,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流传至今已有两百多年,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淮海地区北接豫鲁、南连吴地,淮海戏的总体风格也是既有北方剧种的粗犷豪放,又有南方剧种的温柔婉约,有着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地域文化的认知价值。

淮海戏扎根农村,生活气息浓郁,唱腔优美动听。男腔高亢,雄浑有力;女腔委婉,柔润甜美。它的伴奏主弦是板制三弦,也伴之二胡、笙、笛、琵琶等乐器。其表演形式简便灵活,早期是拉着二胡走唱、站唱;后来有坐唱,逐步发展演变为舞台表演艺术。淮海戏原始曲调多数吸收本地民间小调,传唱民间故事,深受淮海地区人民的喜爱。

源自民间说唱  衍生多个剧种

淮海戏的发展,根系于苏鲁交界淮海地区民间,与流行于山东的柳琴戏和安徽的泗州戏曲唱腔近似,有人研究说应是同根同源,笔者认为此说不无道理。

据《泗阳县志》记载,清乾隆年间,山东历城说唱艺人唐大牛、唐二牛兄弟,家徒四壁、穷困潦倒。他们听说南方经济较好,于是沿路卖唱乞讨来到苏北海州(今连云港)一带。当地有邱、葛、杨姓三人拜他们为师,从其学艺。

在海州卖唱期间,他们在原有唱腔的基础上,结合海州一带地方小调,形成以“怡心调”“拉魂腔”为主的新唱腔。说唱的内容多数是群众中广为流传的民间故事,如《劝嫁》《骂鸡》等,深受当地民众欢迎。后来葛姓去山东传艺,发展成柳琴戏;邱姓去泗州卖艺,发展成泗州戏。其他仍然在海州一带说唱,群众称唱小戏,就是淮海戲的前身。由于淮海戏、柳琴戏、泗州戏唱腔都有尾腔翻高的特点,同有“拉魂腔”基础,所以说它们都源自清初“海州小戏”。

从唱门头词到登大舞台

从淮海戏名称的变迁,可以看出其草根性。最初沿村串家走户,多是由夫妻两人站在农户门口,一拉(二胡或三弦)一唱,此时为明末清初“唱门头词”阶段,亦称“打门头词”,这种形式延续80余年。

清道光十年(1830年)后,艺人自由结社发展成为打地摊演出,靠观众赏钱,收入不多。因而每人都是多面手,样样通,称为“一脚踢”。演员为男性,演旦角由男人顶毛巾插花,围条裙子,用假嗓演唱。演出剧目多为对子戏,内容是当地农村生活和一些民间故事。这时已具有戏的雏形,故被称为唱“小戏”,这就是小戏阶段。

清光绪六年(1880年)后,演出规模渐渐扩大,行当也日渐齐全,从而形成了季节性的演出班社。随着徽剧、京剧的流入而与徽剧、京剧等先后搭班合演,吸收了剧目,革新了声腔,大大丰富了这一戏曲形式的艺术手段。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后,出现了女艺人,艺术上也有了新的发展,因小戏是从海州逐步发展形成的,故也称“淮海小戏”。

“小戏”班组逐渐向南发展,流行到泗阳、沭阳一带,泗、沭交界处有“小戏窝”之称。小戏班组十多个,从事演唱者有百余人,此时小戏演唱者仍然以本身常穿服装为主,并无戏装。唱小戏的都是贫苦农民,他们说唱卖艺只是为了谋生,所以演唱的故事亦多取自底层民众生活。这种初级的艺术形式,给苦难的农民带来了仅有的文化生活,既深受农民喜爱,亦启发了他们的觉醒。

宣统二年(1910年),出现旦角直接由女人饰演的变化,产生了演老旦的王大娘、赵大娘、于二娘等小戏第一代女艺人。女艺人特别注重旦角唱腔的柔美,她们善于吸收琴书和民间小调的营养来丰富自己,对后来淮海戏唱腔的形成和发展有很大贡献。此时有了简单的戏装,旦角是黑裙一条、手帕一方;老生是髯口(胡须)一套;小生则扇子一把。因女艺人常遭土豪劣绅、地痞流氓骚扰,且收入很低,与乞讨无异,所以不是穷得走投无路,妇女是不愿外出卖艺的。

民国19年(1930年),有几个较有影响的小戏班子,如陈步楼、花二、吴大有、纪小豁子等先后从沭阳来到泗阳县北片农村集镇演出。九一八事变后,他们也编唱抗日歌曲在民间传播,激起了农民的爱国热情。抗日战争时期,陈毅率领新四军深入苏北敌后创建抗日根据地,泗阳县东部靠淮阴交界建立淮泗县抗日民主政府,北部与沭阳县南部建立泗沭县抗日民主政府,这两个根据地是淮海小戏宣传抗日救国最活跃的地方。1940年泗沭县抗日民主政府将流散在民间的小戏艺人组织起来,成立淮海小戏实验小组。淮海区抗日民主政府成立抗日艺人救国会,抗日民主政府和小戏艺人创作的抗日剧目大量在人民群众中传唱,根据地人民掀起参军抗日热潮。泗沭县里仁乡抗日小戏团有团员40多人,自编演出剧目《点点血泪》影响很大,与淮海实验剧团联合演出的《三打祝家庄》受到苏皖边区政府主席李一氓的表彰,并奖给锣鼓一套。泗沭县魏圩乡抗日剧团有团员80多人,居淮北各县乡镇之首,许多团员就是抗日游击队员。

1942年10月,淮泗县民众教育馆馆长程翰亭应艺人要求,将“小戏”改名为“淮海戏”。

1954年,为了参加华东戏曲会演,江苏省文化局将淮海小戏正式命名为淮海戏。从此,淮海戏作为重要地方戏种,登上了戏剧舞台。

破蛹化蝶  淮海戏的发展

淮海戏前身因是民间说唱,并无曲谱可依,主要靠师徒口耳传承。淮海小戏定名为淮海戏后,淮海革命老区艺人组织戏班配合解放区党的工作,开展文艺活动,宣传党的政策。沭阳艺人单维礼、灌云僧侣演奏艺人邵惠川等整理了部分曲谱。1954年,淮阴专区文教处文化科科员阮立林系统整理了淮海戏唱腔曲谱,并整理、改编、加工部分传统戏剧内容。

1955年,沭阳、泗阳等县先后组建淮海剧团。同年,沭阳淮海戏艺人杜明玉、支凤楼、黄生才、周开吉、樊成富等五户组成草头班子到宿迁县运东集镇演唱,全县群众踊跃前往观看。宿迁县亦于次年成立宿迁县淮海剧团。到1956年年底,江苏省淮海地区各县基本都建立了县级淮海剧团。

1956年11月江苏省淮海剧团成立,驻清江市,其前身是淮阴专区大众淮海剧团。江苏省淮海剧团成立后,先后从县属剧团和有关部门,调进演员、编剧、导演、作曲、舞台美术工作者多人充实剧团。1957年,参加江苏省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传统戏《催租》《骂鸡》《打干柴》,现代戏《拾秸头》,以其刚劲、朴实、泼辣、奔放、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获得一致好评。谷广发、朱桂州获一等奖。《骂鸡》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音播放。1959年,参加江苏省第三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改编的传统戏《樊梨花》,被誉为“一枝清香的荷花”。1959年国庆节,团长谷广发作为江苏省劳动模范观礼团成员,赴京参加庆祝新中国成立10周年大典。1960年,剧团被评为全国社会主义建设先进集体,陈玉梅代表出席大会。

1963年,泗阳县中学音乐教师周广乾被调到泗阳淮海剧团任乐队指挥和作曲。他在繁忙演出中挤时间对淮海戏的曲调进行收集、整理,同时科学分类,深入研究。他又采集民间流行小调如《下河调》《泗州调》《小五更》《绣荷包》等老百姓喜欢的小唱腔调,还参考其他优秀剧种的唱腔,对淮海戏音乐唱腔进行大幅度的改革和创新,成为淮海戏音乐史上一次重大的质的提高,唱腔有了一次质的飞跃。

到1972年,周广乾共整理出女腔29曲(基本腔12曲,常用腔10曲,综合板式唱腔7曲),男腔17曲(基本腔11曲,常用腔2曲,綜合板式唱腔4曲),乐器曲牌29曲。

军旅作家薛传文(笔名雪雯),是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1949年入伍,1952年赴朝鲜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在炮火连天的上甘岭前线宣传鼓励、采访报道,荣获三等功。他先后为淮海戏创作了《三岔路口》《两亲家》《十里香》《陈毅三会韩德勤》等20多部优秀现代剧,其作品由泗阳淮海剧团演出获得广大农民观众欢迎。与人合作专为泗阳淮海剧团创作的《陈毅三会韩德勤》,写陈毅元帅在开辟淮海抗日根据地时,与苏鲁战区副总司令、江苏省政府主席韩德勤斗智斗勇的故事。此剧大受群众欢迎,场场爆满,荣获江苏省优秀现代戏演出百场奖;在江苏省首届淮海戏艺术节汇演上获策划奖、导演奖、优秀剧目奖、音乐设计奖、伴奏奖。《十里香》获文化部、中国剧协优秀剧本奖。

著名淮海戏演员杨秀英、范珍美、霍一君等被命名为表演艺术家。

2008年6月14日,经国务院批准,淮海戏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来,杨秀英被认定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淮海戏代表性传承人,霍一君被认定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淮海戏代表性传承人。

2017年4月,沭阳县淮海剧团的淮海戏《瓜为媒》剧目入选文化部戏曲剧本孵化项目,国家给予资金扶持。2019年9月,沭阳县被中国戏剧家协会授予“中国淮海戏之乡”称号。

猜你喜欢

小戏淮海唱腔
四牌楼
古锁里藏了个小戏精
且慢过度夸赞“小戏骨”演技
淮海南路,北风正在吹
小戏骨
我演“七仙女”
关于秦腔须生的唱腔和舞台表演艺术
浅谈京胡在荆州花鼓戏唱腔音乐伴奏中的运用
馥绿德雅上海淮海百盛专柜盛大开幕
淮海决战定乾坤 淮塔园林慰英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