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就应当是人的文学
2020-08-20王宏任
王宏任
我最近天天与三岁孙女玩耍,为了对她教育,买了十多本精彩绘本。这些绘本都是大十六开高级铜版纸印刷,彩色鲜艳,印刷精良,大部分都是外国人写绘的。昨天给孙女读阅一本《小鹿斑本》却让我在孙女的追问下无言以答。
小鹿斑本在森林里与父母朋友快乐生活成长,认识了兔朋友、鸟朋友、鼬朋友,甚至也有了异性朋友。当父母领它到森林外活动时,几次危险发生时都闻到了人味。其中一次与妈妈外出游戏,妈妈让它快跑,说人来了。它只好跑,后面一声巨响,它跑进森林,等妈不来,父亲告诉它,你妈妈被人打死了!小鹿悲伤,我孙女也悲伤,一劲问我:“人为什么打它妈妈,为什么?”同时眼中闪烁着泪花!我只好说它妈太漂亮,人要与它一起玩!孙女说她妈妈也漂亮,也有人打她吗?我只好说不会的,我们是人呀!孙女说,人为什么打鹿妈妈?他不知小鹿爱妈妈?故事到这儿无法往下进行,我翻翻后面情节更残忍:人烧了森林,动物无处栖身,我不敢再念,草草收场,孩子还为小鹿丧母而悲伤,愤愤地说:人真坏!
此书是迪士尼英语教学经典故事,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编写者是美国的利娅·豪斯,董宇虹翻译。我不知它想宣传什么,可能是说人类在毁灭地球,残害动物?可是,从编写者、翻译者到出版者难道就没想想:这是在向幼小稚嫩的心灵灌输反人类的教育吗?动物界和谐美丽阳光灿烂,人是敌人,杀害美丽温柔的小鹿妈妈,这对儿童心灵不是伤害吗?我买的十几本绘本大部分是外国人编绘的,几乎全是动物世界,只有这一本有人类出现,却是作为坏人出现的。作为大人,可以说他们是偷猎者,是法律不允许的,但在此书中,出现的是“人类”,人类是坏形象!
长期以来,儿童就陷入动物界无法自拔。我孙子十三岁,伴着他的童年生长脚步的首先是形形色色的精灵,是巧虎大灰狼,是海绵宝宝,是动物大战僵尸,是恐龙世界,是唐老鸭,是熊大、熊二,此前的动物世界根本没有人,光头强出现后,才有了一个人,可是这个人却是砍树破坏森林毁坏环境的光头强,就那么一个人,还是作为正面形象的熊的对立面出现的!这个人无能愚蠢可笑倒霉,受嘲笑!为什么把人设定为负面的、可笑的?把动物设定为正面的?起码近十二三年来,我们的孩子是在各种动物伴随下成长的,那些动物都美丽动人温柔可爱,只有一个人“光头强”,还天天打坏主意、破坏森林!
现在的孩子锦衣玉食,物质极大丰富,一个小孩衣服比大人都多,改革开放使这代孩子生活在福窝中。可是,他们的精神世界是与动物为伍,各色各样的动物是好朋友,甚至老鼠也是正面形象。有《咕噜牛》的绘本,是英国唐纳森写的,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任溶溶翻译。里面小老鼠是聪明智慧的正面形象,这简直是抄袭中国《狐假虎威》的故事,只是把狐狸换作老鼠!我很奇怪:任溶溶为什么不自己写,偏要翻译别国人拙劣抄袭中国故事的书呢?狐狸借老虎威风还能说过去,老鼠代替狐狸、牛代替老虎就十分可笑!当孩子小时候对老鼠怀着好的印象,长大后发现老鼠是這么可恶的东西会怎么想?
在低幼儿童观看的动画片中也是动物占了很大比重。《小猪佩奇》、《汪汪队立大功》等动画产品风靡儿童读物市场,均以动物为主角。不同程度上对人的形象虛化淡化,孩子最早看小猪佩奇时,会对里面的行为进行模仿,如同幼鸭跟随母鸭的印随现象,这在生物界有些广泛的共性。佩奇的弟弟乔治,台词只有几句,而经典动作是利用坐在地上大哭的方式来阐述诉求,它对现在的孩子造成了一定程度影响,成为孩子要挟家长的手段。无独有偶,一次郊游中,朋友对在泥坑边乱跳的孩子狂吼道:你是猪吗?《小猪佩奇》中小动物们最喜欢的运动是跳泥坑,这种原始的生活技能,在未谙世事的孩子心中,是他们行为的模范准则。
《汪汪队立大功》极大地渲染了狗的作用,当人类遇到困难时,只有狗才能解救他们,最为高等动物的人类,即使是小孩也应当指挥狗、挽救狗,怎么能丧失人类自尊被狗挽救?儿童文学要树立人类自尊,与动物为伍应当受到动物的崇敬生存,应当以人为主,不应让人歌颂和学习动物!当我们成为地球的主人之后,却要我们的孩子去“印随”那些原始的、靠本能生存的动物,这是人的文学吗?电影3D时代的代表作《阿凡达》上映时,影院中看到人类被外星人驱赶回地球时掌声雷动,我不知道这是对贪婪的惩罚,还是人类的荣耀的摧残。成人世界,人们对善恶有足够的判别能力,而幼儿正是建立自己价值观、世界观的时期,对动物的偏好,必然导致孩子们对人类世界的淡化和理想的重构,儿童文学不光是故事的精彩,更该担负起引导孩子对于人的尊重与爱戴的重责。如很多网上搞笑的小学生习作看似搞笑,实则是社会的悲哀,老师让孩子写自己未来的理想,有的孩子竟然要开动物园,开狗园猫园,最高理想孩子的理想是和妈妈一样做微商,不用上班还挣钱。这个新兴的产业我并不反对,只是因此抹杀了孩子作为人是社会改造者的伟大雄心壮志和对科技文化学习进取的心,这不能不说与从小浸淫于动物世界有关!一代青少年没有远大志向,是民族的悲哀,社会的悲剧了。
改革开放后,中国成人文学成就巨大,出现不少走向世界的佳作,甚至获“诺奖”,但是,儿童文学尤其是低幼儿童文学质量堪忧,极大问题是完全陷入动物世界,只见动物不见人,只给动物说好话,却讥笑人、嘲弄人甚至反对人,动物世界简单单调,写作者炫耀美丽的自然环境和优越的生活条件,动物住别墅庄园,吃面包、奶酪,尽量展示动物世界的和谐美好,使小孩子向往动物世界的生活,这对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是无利有害的,其负面效果是使许多小孩子过分喜欢小动物,甚至达到不正常的程度:有的小孩抱着猫、狗睡觉,有的小孩发誓要与小宠物生活,反而对于人态度淡漠;很多十二三岁的孩子过分天真幼稚,看书找趣味,找搞笑,喜欢逗笑的东西,对人世社会知识懂得太少。一些孩子人文知识缺乏,人情世故极度缺失,历史知识更差,没有人文理想,缺少社会抱负,思想简单可笑;十五六岁人高马大,说话办事像个孩子。“巨婴”这个词创造得很好,一代青少年中“巨婴”数量惊人,这不能不说与从小接受动物世界教育有关,多知动物,少知人。这些书过分美化动物品格,尤其是用现代生活水平美化动物生活,使很多孩子甚至愿意生活在动物世界而厌恶人的世界,当他们小时满怀对于动物世界的美丽理想,以为动物非常美丽高尚时,一朝长大,看到某些动物的凶残、丑恶,会引起理想的破产和精神的崩溃。这种以动物为主的儿童文学的倾向应当引起注意并应认真转变。
引动物入儿童文学可能起源于外国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家刘易斯·卡罗尔的《爱丽丝漫游仙境》,爱丽丝仙游有动物做伴,但是以人为主导,动物为人服务,这是以人为本。他们的作品及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到阿斯特丽德·林格伦的作品永远是儿童文学的杰出经典,影响了世界儿童文学的发展。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叶圣陶、丰子恺、张天翼以及后来的任大星、任溶溶等一批儿童文学作家也创作了无数儿童文学佳作,这些佳作哺育了一两代人的成长,培养了他们许多美好的品质和高洁的情操,绘制了许多美丽温馨的儿童生活画面,虽然他们的作品中也有动物,但是始终是人的陪衬。我小时读过的《陶奇的暑期日记》、《杨永丽和江林的故事》至今让我们那代人向往,《让我们荡起双桨》永远是我们那代人的童年乐章。还有,我们那时接触的苏联的《诺言》、《一块烫石头》等外国儿童文学,其中不少优秀儿童文学作品都使我终生难忘。它们的共同特点培养人对于人的爱与信任,是挖掘美丽优秀的人性人情,歌颂人的美丽温柔善良诚实勇敢坚贞,懂事后的儿童读的所有文学作品都对人影响深远,有些所谓关涉“灵魂”的句子让人记忆终生。记得读《基洛夫的少年时代》时记住了一个情节:少年基洛夫遇到青年革命者,让他参加革命,他没有表态,答应过几天再说;过几天,他跛着脚去找革命者,决定参加革命,原来他回家后用铁钎把自己的脚扎了一个洞,他试一试自己能否经受考验,才能决定是否参加革命。另外,《柯楚别依》记录了这个苏联红军旅长的艰辛少年时代,他攻打一个白军军部,缴获了不少糖,战士们问他怎么处理,他说送给幼儿园吧,老子从来不知道糖的滋味,永远不想吃,那是培养白痴、笨蛋的毒药!当然这些情节是过时的甚至是错误的,这里只是指出儿童文学对于人影响极深。青少年应当读些培养人坚强正义品质的励志作品,儿童文学应当以人为主,使孩子从小爱人、懂人、理解人、尊敬人、帮助人,懂人情,通世故,了解社会,知道历史。现在,一边让孩子背干巴巴的《弟子规》、《三字经》,一边灌输动物的可亲可敬可爱,把人放到次要甚至反面位置,这是反人本主义的错误教育,是应当引起注意并改正的。
还有,儿童文学进入绘本时代也有不少弊病:一是如上所說不分内容良莠的盲目引进不少错误的不合国情的东西。二是文字少而简、以画为主没有语言文采,作为文学,失之简陋,作为画图失之简单,两不像,一本用不了二十分钟即读完,很少有保存收藏价值,收之无用,弃之可惜。儿童文学首先要有好的语言,让儿童通过语言学习文学知识、社会知识。言而无文,行之不远,现在的绘本几乎没有什么文学语言,只是浅显的画面说明。三是助长浅读、读图的浮泛之风,更加使孩子养成不耐读、不精读、不思考的习惯,败坏优秀的儿童文学优良传统,养成儿童不愿读高深文字的懒惰作风。四是价格太高,二十几页、一两千字的绘本,高者三十多元,低者二十元,一般家庭难以购买。五是流风所及毁灭儿童文学扼杀经典。
儿童文学是文学的基础,儿童是人之幼苗,基础不固易塌方,基础不良易隐祸。幼苗应心存真善美之人情人性人心人格,岂是动物所能施教而成栋成梁!
儿童文学应当是纯洁的,应当是美丽的,应当是鲜艳的,应当是浪漫的,应当是活泼的,应当是人性的。她首先应当是以人为本,是歌颂人、理解人、爱人敬人的文学,这样的文学对于培养一代中华英才大有裨益。愿我中华子孙从动物世界走出,向人的世界迈进。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强健有待优秀的儿童文学去启迪教育涵养转化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