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实践”

2020-08-20弘文

党史文苑 2020年6期
关键词:习近平文明生态

弘文

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明确提出把“污染防治”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的目标任务,进而提出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美丽中国”的宏伟目标,从而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这一彪炳史册的伟大历史进程,正以日益深化的“中国实践”和生动鲜活的“中国经验”,深刻诠释了当前全球范围内生态治理问题越发凸显的严峻形势下,人类社会何去何从的“时代之问”。

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维度

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而如何对待自然界恰恰体现出人们的文明程度。在自然界面前,人有其特定的位置和作用,恩格斯说,“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支配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这个论断深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应有的哲学立场。纵观一部人类文明演进史,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与践行,代表和反映着不同时代人们的思想文化水平以及社会进步程度。今天,人类凭借强大的“工业化”“智能化”的力量,在自然界面前看起来可以随心所欲,然而,与“人类中心主义”如影随形的是,在气候变迁、环境恶化的驱动下,土地沙化、草原退化、冰川融化、森林减少、物种灭绝、瘟疫流行、基因突变等生态灾难接踵而至,无不成为影响和困扰人类社会持续前行的致命因素。正如经典作家指出的,“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人与自然的关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凸显!从生态文明的高度寻求人类与自然界的和解之道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紧迫!

“生命共同体”的内在要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揭示的是人与周围的一切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本质上是“生命共同体”的关系。地球是全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其自成一体的生态环境是生态文明的血脉和根基。地球上的“山水林田湖草”等生物界以及非生物界都是人类须臾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大自然是一个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系统。比如,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如果破坏了山、砍光了林,也就破坏了水,山就变成了秃山,水就变成了洪水,泥沙俱下,地就变成了没有养分的不毛之地,水土流失、沟壑纵横。”人改变了环境,环境也必然会改变人。你是如何对待自然界的,自然界也必然以同样的方式对待你。从这个意义上讲,人是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自然界何尝不是人的生命的一部分呢?!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历史上因为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的改变而导致国家衰败、文明消亡的例子历历在目、不胜枚举。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性暴发,事实上正在以活生生的案例再次提醒人们必须深刻反思、全面改进人与生态环境唇齿相依、命运与共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说的好——“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在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上,一定要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坚持保护优先,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天人合一”的深沉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现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价值理念,传承和反映了中华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精髓。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核心就是将天、地、人作为和谐的整体来看待,追求“天道”与“人道”、“物”与“我”高度统一的境界。在道家那里,“天人合一”更多地表现为回归自然本性,使人与自然平等交往,从而达到一种物我同一的逍遥境界,如老子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则提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等。而《吕氏春秋》讲的“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意为违背自然规律,过度索取,自然资源就会耗尽。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也提倡“天人合一”。譬如孟子提出“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的重要思想。荀子则历史性地提出“人定胜天”的思想。汉儒董仲舒则在杂糅各家学说基础上主张“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从而站在儒家的立场上鲜明提出了“天人合一”的观点。唐代刘禹锡在《天论》中提出“天与人交相胜”的著名论断,认为“天”与“人”各有所长、互有所胜,等等。

总的来看,以儒道为代表的“天人合一”观来源于、植根于以“易”为代表的独具特色的中国传统哲学,集中反映了中国哲学从阴阳和合的角度看待万事万物的整体观与和谐观,蕴含着中国人源远流长、充满朴素辩证法的高超生态智慧。

社会主义的文明向度。“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一种观念、运动和制度的统一体,集中体现为马克思主义一贯主张的“人同自然的和解”思想中。马克思说,“我们这个世界面临的两大变革,即人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同本身的和解”,从而明确提出了以“自由人联合体”为基本标志的未來社会形态的根本价值目标。

生态观念以及生态环境问题,虽然自古就有,但就其本质而言,主要是人类社会进入工业化时代以来的产物。资本主义在不到一百年的时间内创造了过去几百年的生产力总和,内在驱动力在于资本的无休无止的逐利运动,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不断扩张。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资本主义社会,“商品拜物教”无处不在,不仅日益积累了“资本”与“劳动”的对立,同时还以其永不满足的贪婪和攫取,制造了深重的人与自然之间的分离和冲突,给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空前危机。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罗马俱乐部就在《增长的极限》报告中提出了地球的承载能力以及人类社会发展的极限的观点,对人类社会单纯追求所谓“增长”的不可持续发展模式提出了质疑和警告。

解决人类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本出路和希望不在资本主义身上,而是在于社会主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要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责任,真正下决心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构想,党的十八大提出到建党一百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小康社会”的内涵和外延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不断深入而日益丰富。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提出,“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特别是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等。这一点也体现在从当初的“三位一体”到“四位一体”,再到党的十八大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历史演进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在“全面”,“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很关键”。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设是其中一位,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其中一条基本方略,在新发展理念中绿色是其中一大理念,在三大攻坚战中污染防治是其中一大攻坚战,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推动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今天的中国正在经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最为深刻的生态文明变革,正在实现从工业文明与信息文明的深刻互动中向生态文明社会的全面转型。在这一实践进程中形成了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理念,集中体现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这一卓越的理论成果。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同自然的和解”的基本观点与当代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生态文明建设乃至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新的认识和把握,是指引我们建设“美丽中国”的根本思想武器。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必然要求。在社会主义的中国,处于执政地位的共产党人是辩证唯物主义者和历史唯物主义者,一切路线方针政策都是遵循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而制定的。这其中,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根本依据所在。同样是社会主义时期,不同的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社会主要矛盾的表现。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根本动因就在于推动社会运动变化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即由过去“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上来。这个主要矛盾的转化直接决定了党的中心工作及其重点方向的相应变化和调整,即必须在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前提下,更加注重满足人民群众对于“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环境、安全”等方面的需要。这其中,“环境”的需求赫然在列,说明人民群众的需求已经开始从过去求“温饱”向着求“环保”的方向发展。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时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跨越一些常规性和非常规性关口”。人民群众对环境问题的高度关注,要求我们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要更加自觉地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特别要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还自然以宁静、和谐与美丽。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将“美丽”纳入到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中,同时科学勾画出了“美丽中国”的线路图——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全面提升。后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将本世纪中叶的“美丽中国”目标具体化: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全面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环境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实现,建成美丽中国。为此,十九大报告提出了通过实施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这四大战略任务来实现新目标等,就是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进一步回应。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悠悠万事,民生为大。随着“温饱”问题的解决,步入全面小康阶段以后,蓝天、碧水、净土以及食品安全等也逐渐成为新的民生焦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这就清晰地指明了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最深刻依据,从而为各级党政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坚决守住生态保护这条红线,夯实了思想理论基础。早在2004年,习近平就指出,“要看GDP,但不能唯GDP。GDP快速增长是政绩,生态保护和建设也是政绩”。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人民群众日益关注的民生焦点,不仅体现在快速发展的城市治理中,也是新时代乡村振兴不可回避的重要方面。针对城市环境治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大大气污染治理力度,应对雾霾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首要任务是控制PM2.5”,“努力让城市更有序、更安全、更干净”。同样,着眼于新时代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推动乡村生态振兴,坚持绿色发展,加强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扎实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完善农村生活设施,打造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支撑点”,“严厉打击食品安全犯罪,保证让老百姓吃上安全放心的农产品”,等等。

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经济发展与环境治理的矛盾,历来是一个难解的结。中国作为后发国家,既要保持较高水平的经济增长,又要有效维护生态环境的可承受性,因为这直接关系到能否给子孙后代留下一个“绿色银行”以及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问题。特定国情特别是执政党的根本宗旨决定了我国无论如何不能重蹈西方国家以及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而是必须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轴,牢固确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崭新理念。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绿色发展成为新发展理念的有机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护生態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决不是对立的,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可以说,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体系中,“两山”理论是核心和灵魂。抓住了“两山”理论,我们就能很好地理解新时代背景下发展与环境的辩证关系。“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既会产生矛盾,又可以辩证统一”,“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的优势,那么绿水青山也就变成了金山银山”。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身体力行,多次实地考察长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发展情况,多次就三江源、祁连山、秦岭等重点区域生态保护建设提出必须下大气力进行大保护、大治理,走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路子等重要要求。全面贯彻“两山”理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靠提高思想认识,更要靠严厉的法律和制度的约束。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重在建章立制,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要健全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加强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监管,推进环境保护督察,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完善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站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角度看,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到十九届四中全会,我国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四梁八柱”已经建立,而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中,生态补偿制度又是核心内容,但在实践中,生态补偿机制作为重要的激励机制,目前还缺乏明确的法律定位、法理依据和市场机制,缺乏整体性和综合性,因此迫切需要对生态补偿制度的法律保障作进一步完善。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如果说生态文明建设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短板”,那么,以大气、水、土壤等为代表的环境污染问题就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当务之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环境问题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能否得到人民认可的一个关键,要坚决打好打胜这场攻坚战。”

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九大首次明确把“污染防治”列入“三大攻坚战”以来,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又着重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高度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一系列制度安排。正是在最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有力保障下,从中央到地方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污染防治攻坚战有力推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决定性的基础。据生态环境部数据显示,2020年1月20日至5月23日,337个地级以上城市空气自动监测结果表明,全国PM2.5平均浓度为3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4.3%。与去年同期相比,Ⅰ~Ⅲ类水质比例上升8.3个百分点,Ⅳ、Ⅴ类水质比例下降5.6个百分点,劣Ⅴ类水质比例下降2.7个百分点。但是,纵观全国,放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大局,特别是在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的形势下,能否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保持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就成为必须正视的重大现实问题。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等。联系此前不久总书记再次来到浙江省安吉县余村,实地察看了这个“两山”理论的诞生地十五年来发生的巨大变化,以及随后不久到陕西、山西视察期间提出的一系列战略要求等,其中释放出的信号是非常明确的,即“绿色发展的路子是正确的”,表明了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坚定意志和必胜信心。十三届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提出,落实好2020年的各项规划,在生态环境领域,污染防治要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等等。这就从政策上特别是预算安排上为确保今年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了强有力的体制保障和经济支撑。

全球生态治理的“中国方案”

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中国作为当今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短短几十年内完成了西方发达国家数百年才能完成的任务,缔造了举世瞩目的发展奇迹的同时,也通过自身坚持不懈的努力积极应对环境污染等生态问题,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在取得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历史性变化和历史性成就的同时,也以“中国贡献”“中国理念”“中国行动”为全球生态治理提供了鲜活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有目共睹的“中国贡献”。表面上看,我国在生态治理上比较于西方国家似乎起步晚了,而且在技术手段以及财力上显得力不从心。但反观现实,我国之所以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取得了令世人震惊的“环保奇迹”,绝非一日之功,更不是单纯凭借所谓技术手段和经费投入就能做到的,要害还是在于赖以运行的社会制度及其国家体制上,一言以蔽之,在于中国坚持的社会主义道路上,在于我国生态治理赖以发挥强大效能的制度体系上。《增长的极限》作者丹尼斯·梅多斯评价道,“中国在环保方面走出的一小步,对整个世界意义重大”。在社会主义的中国,在一心一意为人民谋幸福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包括绿化工程在内的环境保护工作都是在各级政府主导、民众广泛参与下推进的。据有关部门介绍,中国先后实施京津风沙源和石漠化治理、湿地恢复等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治理区植被覆盖度稳步提高,荒漠化石漠化得到有效遏制,国土生态状况明显改善。目前,着眼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按照划分主体功能区的战略要求,我国建立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海洋特别保护区(海洋公园)等各类自然保护地1.1万多处,有效保护了全國90%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85%的野生动物种群、65%的高等植物群落和50.3%的天然湿地。2020年3月11日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的森林覆盖率已经由40年前的12%,提高到了22.96%。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发布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全球从2000年到2017年新增的绿化面积中,约1/4来自中国,中国贡献比例居全球首位。

引领时代的“中国理念”。思路决定出路,理念指引行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人,历来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维护者,也是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的促进者和建设者。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对“人同自然的和解”的追求一以贯之。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身等重大矛盾关系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得到了进一步的科学解答。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辩证理解和实践经验的结晶,凝结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但是建设美丽中国的行动指南,也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可供选择的“中国方案”。为人们所熟知的“两山”理论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较为系统的表述,则首推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提出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六项原则,即“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而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理念中,“清洁美丽”是不可缺少的一环。这些闪耀着唯物辩证法光辉的论断,已经为新时代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所深刻验证,随着世界范围内环境保护问题的日益严峻,也必将在全球生态治理中焕发愈益耀眼的真理之光。

坚定有力的“中国行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面对日益迫切的全球性生态危机,是信奉本国优先原则,推行单边主义做法,还是站在维护全人类利益立场上,坚持多边主义,促进全球合作,共同应对风险挑战,是对世界各国的真正考验。引人关注的是,近年来尽管全球范围内因为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气候变化日趋极端化,诸多物种濒临灭绝,包括亚马孙热带雨林在内的地球植被面临灭顶之灾,已经严重威胁到数百万年来人类的生存之根。此时此刻,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大国却熟视无睹、置若罔闻,逆潮流而动,带头退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美国优先”为由头,把《巴黎协定》等多边主义协议抛在一边,完全丧失了一个大国应该肩负的责任,为依然任重道远的全球生态治理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本着既对本国人民也对世界人民负责的态度,毅然承担起应尽的国际义务,走在全球生态环境保护及治理的前列。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从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颁布到生态保护红线战略开启,再到实行河长制、湖长制,从60%的国土面积划入生态红线保护到开展森林和湿地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试点,再到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不断完善,生态治理成效日益显现。与此同时,我国还积极、广泛地开展国际交流合作,推动成果分享,携手共建生态良好的地球美好家园。1992年11月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我国加入《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国。2009年11月,中国、印度、巴西和南非四个主要的发展中国家在北京召开会议,协调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中的基本立场。我国把应对气候变化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承诺将于2030年左右使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实现。2015年11月在巴黎举行的气候变化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通过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实施优化产业结构、构建低碳能源体系、发展绿色建筑和低碳交通、建立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形成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等主张。多年来,中国政府认真落实气候变化领域南南合作政策承诺,支持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内陆发展中国家、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就在这次全球性的突发重大公共卫生危机面前,我国通过举国上下的共同努力在最短的时间内遏制了疫情,不仅为世界赢得了难得的窗口期,同时还力所能及地开展多边合作,致力于携手抗疫、共克时艰,展现出一个负责任大国应有的道义担当,赢得了国际社会普遍赞誉。在这方面,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代理执行秘书伊丽莎白·穆雷玛的看法颇具代表性——“中国所倡导的建设生态文明不仅仅是中国的美好愿景,同时也反映了全世界和全人类的共同愿望。”

保护生态环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生态文明建设对于新时代的中国而言,固然不是权宜之计,但也远非污染防治、环境保护等可以涵盖,而是关系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人类社会走向何处乃至地球家园能否得以维护的根本性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高高举起了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伟大旗帜,无疑是对中国与世界共同面临的生态危机的有力回应和化解,事实上也为当今世界彻底摆脱“人类中心主义”的困扰、走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境界,提供了制胜之道。

责任编辑 / 罗军生

猜你喜欢

习近平文明生态
请文明演绎
“生态养生”娱晚年
漫说文明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
标题党
习近平主席访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