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学大美,以“美”感人

2020-08-20张丽茹

学校教育研究 2020年16期

张丽茹

摘要:国学经典皆具声美、形美、意美的特点,语文教师应深挖教材中的国学经典所蕴含的美育因素,感其耳,悦其目,动其心,从而在语文学科中渗透感性美,在审美愉悦中唤醒学习兴趣,实现育人的目的。

关键词:语文美育 感性美 国学美

学校是融合美育的理想场所,蔡元培指出,“凡是学校所有的课程都没有与美育无关的。”语文学科也不例外①。语文教育有独特的艺术魅力,现行教材中荟萃了不少名篇佳作,亦不乏国学经典,它们皆具声美、形美、意美的特点,与此同时,小学生的认识规律以感性认知为主。以此为基础,语文教师应倡导学生品国学之大美,感其耳,悦其目,动其心,从而培养学生的感性美,在审美愉悦中实现育人的目的。

一、品韵律之美,“声美”感人耳

国学经典涵盖的文学作品一般有韵律美的特点,《礼记》曰:“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诵读国学经典也是这样:静心聆听,只觉得音律相和,合辙押韵,时而如汩汩溪流般美妙,时而如咚咚锣鼓般铿锵。小学生吟诵这些文学作品,亦可在抑扬顿挫中感其耳,动乎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韵律从根本上是令人愉悦的,有着抚平躁动的功能,许多小学生因为喜欢国学经典的韵重复和高低起伏的韵律而爱上国学。去年我和一年级新生初次见面,孩子们叽叽喳喳说个不停,吵闹不止。这时,悠扬的丝竹之声缓缓响起,天籁般的童声回荡在整个教室:“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孩子们睁大了眼睛,歪头倾听。渐渐地,这群活泼好动的学生竟然安静下来,一个,两个,三个……越来越多的孩子开始跟读,三分钟后,我的面前全是摇头晃脑,沉醉其中的小小朗读者。之后,我经常利用课间,在班里播放《声律启蒙》的音频,他们越听越喜欢,越听越痴迷。一个月后,我班举行了一次“声律对唱”的活动,师生对诵,男女唱和,小组赛读,伴乐对答,辅以语气语调、轻重缓急等朗读方法,孩子们在曼妙的韵律中,感受着国学经典押韵的和谐美,平仄的抑扬美,对仗的节奏美。我国的传统文学中,这样富于感染力的美育素材还有很多,结构整齐的《三字经》《千字文》,长短句搭配的唐诗宋词,都能给学生以审美教育,学习诵读经典,何不以“目视其诗,耳听其音”感之?

二、赏色彩之美,“色美”悦人目

我国的经典文化有多重表现美的手法,色彩的运用为其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和一缕浓厚的画意。

比如,骆宾王的《咏鹅》折射出色彩的光芒,“白毛”、“绿水”、“红掌”、“清波”,色彩艳丽充满生机;杜甫的《绝句》呈现出一幅清闲秀丽的山水画,黄、翠、青、白四种颜色点缀其中,错落有致,由点到线,意境深远,美不胜收②;白居易的《暮江吟》“半江瑟瑟半江红” 一句,不禁使人眼前浮现出红日西尘,晚霞辉映的场景。每当遇到这样的文学作品,我都鼓励学生闭上眼睛幻想一番,以诗配画描绘一番,化无形为有形,悦目怡情,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诗中的唯美意境。

此外,小学语文中体现色彩美的文学载体还有很多。如成语“碧落黄泉”、“月黑风高”、“橙黄橘绿”,谚语“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黑牛可耕田,白马堪运货”,歇后语“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元曲 “白草红叶黄花”……如此一斑,孩子们就能窥见色彩在先人的笔下产生的神奇魅力,感知祖国千年文化的璀璨和流光溢彩的语言之美。

三、临意境之美,“意美”动人心

小学教材中的古诗词,寓意深远的意境同样带来不一样的美的享受。正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就是这个道理。那么,如何引导学生走进抽象、凝练的诗词中呢?我的做法是将古诗形象化、可视化,为学生呈现一幅现实与想象结合的美妙画面。

《静夜思》是一年级学生耳熟能详的一首古诗,但这句“疑是地上霜”,超越了许多同学的生活经验。因此,我设计了一系列的Flash动画,课堂上诗画对照,唱诵结合,相映成趣,孩子们毫无负担地踏进了诗的意境。当银白色的月光透过窗口铺满地面时,学生们恍然大悟:“哦!这就是‘疑是地上霜啊!”隨后教师介绍诗词背景,学生互相倾诉离乡感受,在优美的音乐《思乡曲》中,孩子们一边闭眼想象一边吟诵古诗,眼中闪烁着动情的泪花。意美感心,情美动人,情与境的完美地融合,学生对古诗的理解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教学之外,我还经常鼓励孩子们诵读经典诗词,寻找诗情画意。春天来了,我们开展“寻找春之美”古诗收集活动,学完《小池》进行与荷花有关的“小荷才露尖尖角”赛诗会,还有“古诗对答擂台赛”、“我是小诗人评比”等活动,彼时,或以图画引人入境,或以语言营造氛围,或以音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品味意境之美。儿童行走于灿若星河的经典诗词中,欣赏着中华千年历史中的山河之美、四时之美、花虫之美,体验着诵中有趣、趣中有美、美中有物的愉悦感。

国学有大美而不言,它的美不仅仅局限于声色意境之无形中。在语文课堂的内外,语文教师都应该为学生创造美的氛围,让儿童在自由而多样的交往情境中增进感官的综合运用,使学生在愉悦之中获得知识,在潜移默化中实施美育,真正享受美带来的乐趣。

参考文献:

①刊名:《学生之友(小学版)(下)》

出版日期:2013年第06期

著作:《美育渗透数学课堂的有效尝试》

作者:郝权江;冼永贵

②刊名:《语文教学与研究》

出版日期:2005-02-20

著作:《诗的色彩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