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读本》校本课程开发框架与思考
2020-08-20马如兴
马如兴
一、开发校本教育素材的背景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成为学校育人的重要一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代表着人们对社会生活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是一个人的理念、观念和品格的综合体。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并非一时之功,需要经过长期系统、系列化培养与培育,才能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形。首钢矿业公司职工子弟学校为十二年一贯制学校,小学、初中、高中教育一体化的优势,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探索与成效的跟踪评估。以我校十二年一贯制教育为例,探索基层学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校本教育的有效途径与方法,并形成本校具有小初高一体化教育的特色与模式,成为在学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必然。
二、校本教育素材開发结构的思考路径
开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小初高系列校本教育素材,一方面落实专题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思想,另一方面为学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及课程育人提供精神内核;开发《价值观》教育素材关键在于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适合十二年一贯制各年龄段学生可理解、可接受的教育内容,并付诸实施。
华中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程红艳教授认为:核心价值观进行分层,其依据有二:其一,核心价值观的本质要求与必要因素;其二,学生的年龄特点与理解程度。从原则上来说,所有的核心价值观都应该贯穿大中小学学校教育的始终;但是,从操作层面来看,对于年幼的学生,主要是进行与个人生活层面直接相关价值观(如爱国、诚信、友善)的学习,而对于认知层次更好的学生来说,则逐渐上升到社会层面、国家层面的核心价值观学习。依据核心价值观既要一以贯之、又要分层的要求,笔者对于核心价值观的内核进行分析,并区分了在不同的年龄段应进行着重培育的子价值。
以“爱国”这一价值为例,其本质要求包括:热爱国家、保护环境、尽公民职责,其中热爱国家应该贯穿于从小学到大学的整个学段。
以“诚信”为例,对于小学生来说,能够做到的就是诚实、守信,而对于中学生来说便要求正直,有社会正义感。
课题组在文献研究及理论研读的基础上,尝试对这些价值进行了初步分层:“自由”这一价值包含的主要因素是:运用理智来追求个人幸福、维护个人权利、达成道德自律 ;“公正”这一价值包含的主要要素是:权利平等、机会均等、关注弱势群体;“法制”主要包括法制与法治两大基本要素,前者即制定并监督法律制度的实施,后者指将国家事务制度化、法律化,反对人治与特权,尤侧重于法律对政府权力的控制和拘束;“民主”既包含民主程序,也包括平等与公正的理念,还包括妥协、对话、论辩、倾听等基本公民素养 ;“和谐”包括人际和谐、社会和谐及国际和谐等多个层面,因此和谐价值包括参与社会合作、使用非暴力手段、容忍差异、促进和平及多元文化融合等多种丰富的内涵。
同时,核心价值观教育需要螺旋式的课程组织。核心价值观教育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发展状况和生活需求,将12大核心价值观全面而系统地贯彻到课程体系之中。因此,12大核心价值应该是螺旋式的课程组织,在每个年龄段都要全部呈现,但是侧重点不同,随着年龄的增加,对于子价值的学习不断进阶;似有重复,实则是波浪式的前进。
依据华中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程红艳教授对核心价值观教育子价值的年龄适用范围,我们对《价值观教育》素材进行了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年龄段教育重点内容的分析与归类,例如:核心价值的子价值适用年龄段为:爱国: 热爱国家——6-22岁; 保护环境——6-22岁;尽公民职责——13-18岁;敬业:勇敢、坚韧——6-12岁;忠于职守——13-18岁;精益求精,追求卓越——16-22岁;服务社会及他人——16-22岁;诚信:诚实——6-12岁;守信——6-12岁;正直——13-18岁;友善:关爱生命——6-12岁;乐于助人——6-12岁;慷慨仁爱——16-22岁;我们分解为:小学阶段的内容为:热爱国家、保护环境;勇敢、坚韧;诚实、守信;关爱生命、乐于助人;初中:尽公民职责;忠于职守;正直;慷慨仁爱;高中:尽公民职责;精益求精,追求卓越、服务社会及他人;正直;慷慨仁爱。
三、《核心价值观》校本教育素材开发的整体结构
校本教育素材整体呈现方式以“12个专题教育”为主线,以学生日常缺乏关注或认识欠缺的点位入手,进行各章节内容的研发。
章节内容以“育人”为目标,力求操作性强,理念落实到位。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标分解和评价标准入手,把每一个价值观体系用学生看得见的表现性评价呈现出来,体现“知-情-意-行”的教学脉络体系,实现“育人”的目标。
内容开发的整体结构为:校本教育素材的每一节内容至少包括以下四个部分:(一)内涵解读、(二) 道理故事、(三)实践活动、(四)评价反思;以 “爱国篇”专题为例,内容模板如下:
爱国包括“爱国爱校爱家”,它的关键行为表现内容分解为:
1.升旗时停止一切活动,庄严肃穆,立正站好,行注目礼,不乱说话;2.以学校为荣,宣传学校,自觉维护学校荣誉,不说不做有损学校的事;3.熟知校训、校徽、校歌以及系列学校文化内容及含义,并自觉践行;4.爱护学校一草一木,自觉抵制不良习惯,树立学校良好形象;5.尊敬父母,传承良好家风,主动为家庭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第一节 热爱自己的国家
学习目标:
1.我会说出做为小学生爱国都表现在哪些方面;2. 我能用自己的语言向别人讲述爱国爱校爱家的行为表现;3.我自觉践行爱国爱校爱家的每一个要求,严格自律,落实到每一个行动上
(一)热爱国家的内涵
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
热爱国家有以下几种涵义:
一是指个人对祖国的深厚情感、认同之意、归属之心。表现为对国家最深沉的爱护,时时处处为“国家”着想,维护“国家”的利益,为“国家”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把国家建设好;
二是爱国需要从小处着眼,从身边做起,首先要做到爱护每天生活、学习、成长于此的校园,爱护每天给予自己养育和温暖的“家庭”;
三是爱国一定是发自内心的热爱,而非假装和言行不一,深入懂得“兄弟不和被犬欺”的道理,把对国家形象和尊严的维护当作自己的义务。
(二)听老师讲故事
60年代,我国的原子弹、氢弹爆炸成功,使全国人民为之振奋,使敌视中国的人震惊,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国力和国际地位。为研制两弹立下不朽功勋的科学家邓稼先是一位为国舍己的人。
1958年,国家下达了研制原子弹的命令。这是一项绝对保密的工作。年轻的邓稼先被选为主要研制者之一。他深感自己責任重大,说:“为了完成这项任务,死了也值得。”从此,他开始了秘密的研制工作,人们再也看不到他的身影,一切出头露面的事都没有他参加,连他的妻子和亲人也不知道他在哪里工作,在做什么。后来,原子弹、氢弹爆炸成功,人们仍然不知道邓稼先就是两弹的元勋。有一次,他的好友、美籍华人科学家杨振宁回国探亲,点名要见他。两个人会面后,杨振宁问他在哪里工作,又问起爆炸原子弹的事。他只能回答是在京外单位工作,丝毫没讲自己正是造原子弹的。
长期艰苦工作损害了邓稼先的身体。1986年,他患癌症病逝。一直到报上发布了他去世的消息,全国人民才知道邓稼先这个名字。他不图个人的名和利,舍弃了个人的幸福,几十年默默无闻地为国家大业奋斗,却从不后悔。临终前,他欣慰地说:“我可以瞑目了。”
思考题:为什么他会为了完成这项任务,死了也值得?
(三)名人课堂:心理学--用理性守护真情
1.两种思维
下面两类问题有什么不同?通常你更关注哪一类问题?对于这两类问题,你的回答是什么?
第一类问题:你对国家做了什么? 你还能为国家做什么?
第二类问题:国家为你做了什么? 国家还能为你做什么?
2.理性回归
讲解与辨析:
第一类问题强调个人对国家的行为,而第二类问题强调国家对个人的行为。而这里的 “你”,意味着我们每 一个人自身。如果我们仅仅局限于强调国家为我们做过或还能做些什么,那么这样的思维可能会陷入消极模式,至少它是单向的思维。若要建 立积极主动的思维方式,那 么更应该自觉地去思考个人对国家的意义。爱国对我们到底意味着什么? 美国总统肯尼迪就职演说时曾说过:“不要问你的国家能为你做些什么,而应该问你能为你的国家做些什么。”林肯也说过:“有什么样的人民, 就有什 么样的政府。”爱国就意味着随时准备尽已所能,使祖国变得更美好、 更强大、 更安全。但是,建立双向思维也很重要, 这两类问题其实都需要我们认真思考。
(四)活动体验
1.你是否参与过以下活动?
(1)参加 次重大升旗仪式;(2)会唱 首爱国歌曲;(3)参观 次抗战纪念馆;(4)参观 次国家博物馆;(5)为班集体做过 次义务劳动;(6)帮父母干过 次家务劳动
2.请你利用业余时间进行采访并交流采访后的感受
(1)调查你心目中爱国的榜样是谁?制作成三分钟微电影,并对本次采访作出评论和反思。
(2)本次活动有哪些方面的收获和反思?
四、校本教育素材开发的时间安排与人员组织
课题组围绕着价值观教育的要求,按不同的学段18名教师进行了有效的分解和分工,形成了有梯度、分层次、可衔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系列校本教育素材开发的雏形。在2019年4月底前研讨完成各年龄段不同层次的价值观教育的子价值的三级指标构建及关键性表现评价标准的制定;在2019年6月份完成校本教育素材的整体开发,在9月份前印制成册。
五、《价值观教育》校本教育素材开发的研讨与反思
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了许多以往德育教育工作中不细致、不深入的认识,碎片化思维严重阻碍了价值观教育的效果,缺乏对价值教育的哲学思考和辩证方法,通过研究我们有以下几点结论:
一是通过文献搜索和资料整理,课题组体会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一个系统工作,涉及到对人的教育的整体认知体系,不能只停留在记忆和会背的层面,需要适应立德树人的新常态,建立长效机制和底线思维。
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一个综合育人工程。需要与学校教育教学各项工作结合起来,进行系统思考,整体育人。十二年一贯制学校更要进行有选择、有梯度、有层次的设计,达成各种活动综合育人的效果,更要达成多元参与共同育人的局面。
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读本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多主体参与,使之成为统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课程。并通过开发的过程,教师能够转变新形势下的教育观念,真正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转变为学生的实际获得与行动力。
四是需要系统思考学校德育工作的整体思路,制定符合本校学生年龄段特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整体方案,把学生的认知与实践结合起来,在实践中评价学生在价值观方面的综合表现,更有利于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
本论文是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立项校本专项课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校本教育实践研究”(课题编号:CBIB16103)的中期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