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截天空
2020-08-20刘卫宁
刘卫宁
房子建于四十年前,窗户是当时通用的尺寸,不大,不像现在的宽敞明亮。屋内窗台下是火炕,坐在炕上对着窗户数东配房墙上的红砖,一千一百三十二块。
屋里很干净也很整洁,但弥散着疼痛。疼痛难忍时他就看电视,先看屋里的,看烦了就看窗外的。一架梯子架在窗户中间的位置,一头戳地一头斜搭在东配房墙头上。是北方农村常见的那种铁梯子,废变压器割下的扁铁管焊接,刷了油漆但已经斑驳,铁锈如老年斑一样每年增长。梯子宽五十公分,横档间距四十公分,因为倾斜摆放,横档间的距离看上去更短,横竖比例更像一台电视。躺在炕上从窗口往外看,能看到的梯子横档有六根,“电视”就有了五个频道。
他从最下面的频道看起。
二十多岁,治理海河工地,农民工们挖土运土,别人俩人抬一筐土,他一人挑两筐。吃饭时,做饭的师傅见证了他的饭量,回去后逢人便说,他吃馒头能吃“一扁担”,就是把馒头在扁担上一溜摆满了他能吃完。大伙听到后就笑,他也笑。那段日子他总爱笑。多年后他总结说,过日子就得图个乐呵。
是的,日子在笑着往上走。三十多岁,土地承包到户,村里建了砖厂。他买了一匹大骡子和胶皮轱辘大车,把砖厂的新砖送到建房户。别人赶驴车装五百块,两千五百斤。他装八百块,四千斤。别人一天两趟,他三四趟。累。累了就讲荤笑话,和全村所有人嬉笑怒骂。
登梯子不但要快,还要小心。村里有横人,欺负这个欺负那个,他在旁边说几句公道话,人家纠集兄弟气势汹汹找上门来,话不多说,抄家伙就干起来,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在炕上躺了半年多。他说,那回差点儿就从梯子上掉下来。后来再见了仇家,对方变得相当客气相当尊重。他不但没掉下来,还登高了一步。
日子过着过着,就六十多岁了。村里谁家有事,婚丧嫁娶盖房垒墙他都爱去帮忙。心里有数、眼里有活儿,干活儿不惜力,别人不愿干不能干的他都干,二三十岁的小伙子都干不过他。棺材下葬,填土前最后繁琐而阴森的工序,总是他一个人下到葬坑去安排,他不怕沾晦气,他说他看惯了人间生死。
躺在炕上,透过窗户能看到墙头上面一截或阴或晴的天空。看到白云时他想要是能坐在上面一定很软和,看到蓝天时他想自己要是个风筝多好啊。太阳有时会光顾那片天空,就像来探望他的乡亲,寒暄问候很温暖也很短暂,但停留片刻便会离开。那一截天空下面,红砖被灰色的水泥砖缝勾成一张网,网格规整而粗粝。那架梯子压在上面,时时刻刻起着给网加固的作用。
窗台上摆着很多药盒,他对那些药物已不抱希望。双拐靠在炕沿上,虽然借助它还能艰难挪出去,可总感觉那不是个玩意儿。其实他得的并不是绝症,腿上长个瘤,良性的,医生让他做完手术静养恢复,过段时间就能拄双拐出门。可他不想纠缠于疼痛,也不想倚仗于双拐,那不是他想要的状态,他只想像云一样长舒漫卷,像风一样暴走疾行。他做过许多次判断,以自己七十岁的年纪,怕是回不到以前那样了。
他拄着双拐勉强挪出屋,骑上自行车,带了一段绳子去村外小树林。小树林前几年才栽种,树杈小,不结实,试了两个树杈都被绳子扯断了。他把扯断的树杈撅成好几截,猛然想起还有事情没做,就悻悻地回家,拿出笔,从灵棚到祭奠到丧宴到骨灰盒都做了设计,连同房子存款给儿女怎么分都落笔成字,然后找出一瓶以前用剩下的除草剂喝进肚里,那一刻,他感觉自己真的离天空很近。半小时后他被拉到医院洗胃。出院后儿子又气又恨,怎么不多喝点儿?儿子还说,好好活着,咱们村快征地了,能分好多钱呢,以后的日子越来越好。
他說,多少钱能让你飞到天上去?
儿子给他买个新手机,能看网上好多事,以前听说的话变成了字,不知为啥他就稀里糊涂地信了。家乡要建新区,建成后老人有养老金,治病能报销,反正很多都是好事儿。
继续躺在炕上日子久了,他想,要不我再活两年?反正依自己的脾气,就是拄着双拐出去也没人敢欺负。
这样想时,感觉窗外那一截天空更蓝了。他又想,以后想飞上天不是问题,双拐没准儿也会变成翅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