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烃的衍生物之醇”的项目式教学
2020-08-20史光源
史光源
1.项目内容主题分析
课标要求
1.内容要求:以乙醇为例,认识有机化合物中的官能团,知道氧化反应、有机物之间是可以转化的;2.学业要求:能辨识常见有机化合物中的官能团,描述乙醇的化学性质及相应的化学实验现象,书写方程式,利用主要性质进行物质鉴别;能从有机的角度分析问题。
考情呈现:
2.项目教学目标设计
根据2017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和法制教育渗透目标,结合现阶段学生认知特点和本校学生实际,确定以下教学目标和法制渗透教育目标:
教学与评价目标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文本信息,获取乙醇的宏观性质,培养获取信息的能力;
(2)通过对乙醇与钠、乙醇催化氧化反应的探究,培养学生实验探究与创新精神。
评价目标
(1)通过提问的方式对乙醇物理性质的自学进行评价,诊断并发展学生对乙醇的认知态度;
(2)通过拼接乙醇的结构,诊断并发展学生的模型认知水平;
(3)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水平进行评价,诊断并发展学生对乙醇化学性质的认知水平;
3.项目任务及教学流程
4.项目实施过程及学生学习成果
任务1:查阅相关资料,列举乙醇在生活中的用途
学生通过查阅《百科全书》《化学辞典》《中国古诗词》等相关资料,讨论我国源远流长的酒文化历史,从古到今有无数咏叹酒的诗词歌赋。从李白的诗中得知喝酒对健康有无害处及怎样酿酒。展示乙醇在生活中有作饮料、溶剂、燃料等用途,用生活中常见的物质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任务2:归纳总结乙醇的物理性质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观察乙醇实物,从色、态、味、密度(跟水比)、熔沸点、溶解度等方面归纳总结乙醇的物理性质。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常识和学科知识对乙醇的物理性质有一个系统的认识,锻炼获取信息的能力。
任务3:探究乙醇易溶于水的原因
通过充分利用防疫期间的素材:酒精洗手,不法商贩在白酒中兑水却不易被发现的事例,让学生知晓:化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且知道乙醇易溶于水的原因是两者都含有相同的羟基及两者都是极性分子。
任务4:生活中假酒的初步认识
学生通过对真假酒的初步认识,明白假酒对人、社会的危害性,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二十八条的学习,建立做中国守法的好公民的意识。
任务5:探究乙醇的结构,推测乙醇与钠反应的可行性
学生通过探究乙醇的结构式,与水的结构H-O-H分对比,预测钠与乙醇反应的可行性,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落实性质的结构证据推理。利用“支架”式问题的层层递进,使学生能理解乙醇结构的确定方法,达到结构知识的自主建构目的。培养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
任务6:比较水分子中氢原子与乙醇分子里羟基氢原子的活泼性
学生通过分组进行钠分别与乙醇、水反应的实验,比较水分子中氢原子与乙醇分子里羟基氢原子的活泼性,并从结构上得到解释。既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又能落实微观探析核心素养,最终引导学生从结构决定性质来分析乙醇与钠反应可能断键的位置
任务7:查阅资料和论证酒精做燃料的可行性,寻找“中国汽车喝的是什么酒?
学生通过阅读材料:汽油中含碳量85.1%,含氢14.9%其燃烧值为10450~11250千卡/千克;而乙醇中含碳量为52.1%,含氢为13.1%,其燃烧值为6000-7000千卡/千克,对比之下,酒精也可以代替汽油。酒精燃烧的产物主要为二氧化碳和水对环境基本无污染,相对汽油来说属于清洁能源。现在的汽油往往是含铅汽油,这会对大气造成一定的污染。
任务8:模拟电工师傅的焊接铜管(乙醇催化氧化实验)
学生通过利用情境:电工师傅在焊接铜漆包线的线头时,常把线头放在火上烧一下,然后用酒精处理后再焊接.进行乙醇催化氧化实验模拟实验并分析整个反应过程中铜丝变化原因并用相应的方程式作解释,铜丝在整个反应中起什么作用,完成乙醇与钠反应的方程式并找出乙醇的断键位置。
任务9:写甲醇与钠、甲醇的催化氧化反应的方程式
学生通过利用官能团的性质,尝试写甲醇与钠反应、甲醇的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达到培养模型认知的迁移应用能力,建立醇中羟基官能团性质的认知模型。
任务10:探究交警查酒后驾车用的酒精测量器的测量原理
学生通过采访交通警察,对查酒驾车的酒精测量器的认识,知道硫酸酸化的重铬酸钾溶液检测酒精蒸气的原理,初步了解酒驾知识,既学会乙醇直接被氧化成羧酸的化學知识,又能通过对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学习,立志做“中国好司机”的信念。
任务11:角色扮演,培养学生责任意识
学生通过扮演两个角色:角色一、若将来你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部长和分管食品安全的部长,面对诸多的酒后驾车和假酒案,你会怎么处理?角色二、若现在你是钟南山院士的得力助手,在宣传防疫知识时你会从哪几个方面。
5.项目教学反思及改进建议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以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版2020年修订)为准绳,采用任务驱动为核心的项目式教学模式,既能让教师关注各环节中核心素养进行分解和落实,又能促进学生对化学概念的真实的、深度地学习,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当下,项目式教学能为化学教师突破高中化学概念教学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支架”,是一种具有可复制、可推广的教学范式,值得一线教师进行实践与研究。
改进建议,结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版2020年修订)教学评一体化标准,再研究各环节的知识的前沿性知识,激发学生深度学习,同时设计素养达标练习。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版2020年修订).人民教育出版社;
2.刘凯钊.基于新课标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97-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