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指纹博物馆:探寻人体身份证的奥秘

2020-08-20柒夏

莫愁 2020年23期
关键词:乳突馆内汗液

文/柒夏

“在60亿人中不会找到一对特征完全相同的指纹。”1892年,英国人弗朗西斯·高尔顿经过长期研究得出这一结论。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我们很难找到指纹相同的人,即使是双胞胎,他们的指纹也存在细微差异。高尔顿的研究结论立刻引起公众重视,原来人体存在独一无二的身份证——指纹。随着时间的推移,指纹不仅成为身份的证明、警察破案的利器,更被赋予了新的个性化意义。在南京江苏警官学院安德门校区内,藏着一座以指纹为主题的博物馆——中华指纹博物馆。

指纹文化源远流长

中华指纹博物馆创办于2007年,集文物收藏展示、保护研究于一体,以指纹文化为主题,展示内容涉及刑事诉讼、遗传学、医学、社会管理、人类学和体育艺术等领域。十多年来,已接待中外来宾5万多人次。刑侦专家李昌钰在观展时就说:“指纹技术发明于中国,中华指纹馆闻名天下。”

中华指纹技术是我国早于“四大发明”的一项伟大技术。古人就将指纹作为区别个人身份的“信物”。在岩石壁画上摁手印表明作者身份,类似于现在的个人签名。在一些器皿陶罐上有意无意留下的指纹印记,触发工匠艺术创作的灵感,如用半坡指甲装饰文陶罐、马家窑文化螺旋纹彩陶罐,无不彰显指纹艺术的魅力。再后来,又发展到在契约上摁手印形成契约关系。

1000多平方米的展区内,有不同时期、多种类型的珍稀指纹标本,包括人类祖先在陶器上留下的指纹、清朝光绪年间革命党人在审讯记录上留下的指纹,甚至连红山森林动物园的大猩猩也在这里留下了指纹。通过1万余件珍贵展品的展示和现代新媒介技术的烘托,全方位呈现了中国指纹文化的发展轨迹。馆内布展内容丰富多彩,有七部分,分别是:指纹的奥秘、中华指纹天下先、近现代指纹学的兴起和发展、民国时期指纹应用历史、现代指纹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指纹技术多学科领域的研究与应用和指纹技术教学科研体系。

永不失误的证明形式

由于从未发现有相同指纹的两个人,指纹被专家称为“永不失误的证明形式”。指纹学专家罗伯特·海因德尔在著作《世界指纹史》中,就考证了中国是最早运用指纹的国家之一。

在馆内,出土于青海柳湾墓地属马家窑文化时代的人面纹彩陶壶上面的花纹最早被当成“螺旋纹”。后经专家研究证明这“螺旋纹”图画,其实是一枚完整的右手拇指斗形纹指纹图。这一结果,一下把我国对指纹的运用提早到了西周前。

早期的指纹运用只是单纯的原始艺术复现。自秦汉时期,指纹已经开始成为个人的标记。到了唐代,这种标记更是上升到了法律形式。公元651年,唐高宗颁布的《永徽律》明确规定指纹是一种身份识别特征。馆内还有复刻的敦煌和新疆吐鲁番等地的唐代契约文书证明,这不仅证实了指纹在中国的运用,而且便于现代人了解古人的政治经济生活。

馆内留存的采集于江西的1944年的结婚证更是异常珍贵,结婚证上男女双方两枚鲜红的指纹,展示了其时在中华苏维埃政府管理下,苏区人民享有的婚姻自主与决定权。

生活方式的另类书写

人手指头上的皮肤里有汗腺,汗液将人体新陈代谢的废弃物输送到汗孔,通过汗腺导管排出体外。在手指上,汗孔分布在凸起的乳突线上,分泌物全在这条线上。当碰到某个物体时,接触到乳突线的地方就会留下汗液,从而留下指纹的纹路形态。与其说指纹是生活方式的另类书写,不如说是汗液暴露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透过指纹,能够很轻易地发现一个人的性别、年龄和生活方式。比如,有什么饮食喜好、是否吸烟、平时的生活区域等,都可以通过指纹反映出来。经常吃咸的食物,汗液里的氯化钠含量就高。不同地区人的汗液分泌量和物质是不同的,西部人就比南部的人汗液含盐高。

馆内最醒目的藏品莫过于一个只有四个月大的胎儿标本。刚刚成形的胎儿,手足皮肤的乳突线就已经开始生长发育了。六个月时,随着手脚发育完全,胎儿的手足掌面便长满了乳突线,形成乳突花纹结构,进而形成完整的手掌面上的皮肤花纹。当人渐渐长大,指纹的线路也开始变得粗而密集。只要皮肤在,人的指纹就不会消失。

破案识人的利器

湖北省云梦睡虎地于1975年出土了一批战国时秦国的竹简,这就是著名的“云梦竹简”。在展厅中,有一张在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的竹简及拓片。拓片上书名为“穴盗”的文章,详尽生动地记录了一起罪犯挖洞进入一户人家进行盗窃的案件。文中提及盗贼在现场留下了“手迹(手指印)六处和履迹(脚印)四处”。正是由于这十处痕迹,县令才得以迅速破案。

这一历史记录表明,最迟在战国晚期,我国在侦破案件时就已经将“手迹”,即今日的指纹作为犯罪现场勘察的重要内容之一。秦朝以后,利用指纹破案的案例在我国史书上屡见不鲜。到了唐代,指纹已应用于文书契约上。而在宋代,手印已正式成为刑事诉讼的物证。

凭借指纹,刑侦专家能判断人的年龄。若能提取到掌纹,还可以计算出这个人的身高。指纹就像一幅3D图画,当读懂了这幅画,主人的立体形象也就跃然纸上。

鉴别体育人才的依据

ATD角看上去像奇怪的数学名词,其实,它就存在于人的手掌中,暗示着人的智商。根据手掌纹理,食指下方一点为A,小指下方一点为D,手掌下部一点为T,三点形成的夹角即为“ATD角”。博物馆内专门陈列了河南省体育科研所邵紫菀的研究成果《皮纹与选材》,收集了大量体育明星的掌印和指纹。除了破案,令人惊讶的是指纹甚至还能帮助选拔杰出的体育人才。据邵紫菀研究,人手掌纹的ATD角越小,人就越聪明,协调性也越好。邵紫菀团队根据他们制定的指纹考量体系,先后选出了79名体操运动员,经过锻炼之后,这批运动员的成绩都超过了亚洲运动员的平均水平。

据国际研究显示,指纹图案简单、线条数量较少通常表示人的力量很大,但耐力和动作协调性较差。有意思的是,生活中短跑运动员的指纹图案通常极其简单,线条少;摔跤、自由式滑雪等选手的指纹则往往很复杂,线条繁多。

猜你喜欢

乳突馆内汗液
汗臭从何而来
中耳炎乳突根治术的围术期有效护理干预模式分析
汗臭从何而来
婴幼儿肌性斜颈的家庭疗法
两步缓解颈肩痛
寻宝博物馆记
一起跳
骆驼不怕刺?咀嚼仙人掌满嘴是刺
逛图书馆
汗液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