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ndroid的移动教学系统平台的设计与研究
2020-08-19赵兰枝
赵兰枝
[摘 要] 将互联网技术应用在教育领域对提高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有积极作用。利用移动教学系统平台可以以学生的学习需求为主开展教学。在移动教学系统平台设计过程中,需要对移动学习的特点以及教学系统进行分析,研究基于Android的移动教学系统平台的设计。这样可以确保移动教学平台的全面性以及便捷性,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推动我国教育行业朝新的方向发展。
[关 键 词] 移动教学平台;设计;Android系统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49-0066-02
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智能终端设备的普及率越来越高,移动互联网对人们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目前,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对智能终端的依赖性比较强。在这种环境下可以利用现有资源突破传统教育模式,发展新型教育方式,探索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教学方式。而移动教学是教育创新发展中的全新领域,因为手机的普及率越来越高,利用移动教学平台可以方便学生随时随地学习新知识、新内容,可以使传统教育突破课堂教学的限制。但是在对移动教学平台进行设计研究时,需要在传统教学和网站教学的基础上掌握教学系统的设计内容。这样才能够保证移动教学平台的全面性以及便捷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兴趣,使学生能够利用碎片时间完成学习与信息获取过程,提升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水平。
一、移动学习平台的特点
移动学习是以移动终端设备为基础的,突破时间、空间限制的学习过程。移动学习的主要特点是能够跨越时间以及地域限制,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具有随时性。在利用移动教学平台时,学习者可以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学习任何内容。这种优势是移动学习的突出特点,能够在最大限度上满足学习者的在线学习需求。第二,学习时间的碎片化。在利用移动教学平台进行学习时,学习者可以借助碎片化的时间完成知识获取过程。因为大多数移动教學平台的知识模块组成都是以小单元、小知识点为主的,方便学习者利用较短时间掌握知识点。并且相同体系内的知识点之间存在一定联系,可以使学习者获取全面的知识体系。第三,具有较强的个性化。移动教学平台的交互性能够实现信息双向流通,学习者在学习时,可以相同的知识为基础,与其他学习者进行沟通与交流,有利于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热情,培养学习者的个性,并且可以提高学习者的学习信心和热情。第三,能够消除学习的心理负担。对一些性格比较内向的学习者来说,利用移动教学平台可以弥补在传统课堂以及面对面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去除学习者在实际交流中的恐惧心理[1]。
虽然移动教学平台的应用优点比较多,但是其在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移动学习平台的学习过程比较松散,对学习者的主动性以及自控能力要求相对较高;学习环境也比较嘈杂,可能会分散学习者的注意力;在信息处理方面的性能,移动教学平台仍然比不上电脑终端,因此,对学习资源的优化要求也更高。
二、基于Android的移动教学系统平台可行性分析
Android系统与其他移动操作系统的最大差异是源代码是开放的,在该移动操作系统设计时是以Linux操作系统为基础的,主要服务移动通信终端设备。在移动教学系统平台设计时,该平台软件本身对操作系统的要求不高,直接利用普通移动设备就可以完成平台应用。但是如果在质量比较差的移动设备运行教学平台,会影响平台系统的功能。因此,在对移动设备选择时,最好选择中等品质的硬件设备,确保可以满足基于Android的移动教学系统平台的运行要求。此外,在建设移动平台设计时,以Android平台为基础进行开发,可以直接在智能移动终端打开软件,应用操作界面结构比较清晰,功能相对齐全,操作方法也比较简单容易,使用者只需要应用智能手机软件就能够熟练操作教学移动教学平台。
在Android移动教学系统开发设计时,以C/S架构为基础开发移动教学平台软件,除了客户端需求之外,更重要的是后台系统。后台系统本身是一个枢纽角色软件,服务器获取数据后,需要展示在手机上,数据是从服务器的数据库中获取的。在开发基于Android移动教学平台主要包含网络通信协议、地理位置信息等关键技术,师生可以利用移动教学平台完成信息交流互动,同时可以建立移动学习小组,方便学生随时随地开展学习,不会受时间限制。因此,基于Android移动教学系统平台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
三、基于Android的移动教学系统平台设计
在基于Android的移动教学系统平台设计过程中,系统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对整个软件设计进行整体规划,并为软件设计提供比较稳定、性能相对较好的解决方案。在基于Android系统终端以及后台系统进行教学平台设计时,要保证系统的整体规划能够满足软件总体设计需求,确保可以实现移动教学系统平台的功能需求。
(一)结构设计
在对移动系统平台进行结构设计时,需要认识结构设计的重要性,系统结构本身包含客户端以及服务器端的整体设计。在结构设计中可以采取C/S架构以及json字符串数据通信格式完成数据解析。在服务器端选择时可以利用MyEclipse工具以及SHH框架模式完成开发工作。在开发时需要对MVC设计理念有效融合,同时要利用Struts2达到业务跳转目的。为了实现持续的数据交换功能需要数据库以及Hibernate有效融合,在客户端设计时,需要利用Eclipse工具和My SQL数据库联合开发,才能实现客户端功能需求。对C/S架构系统进行应用,可以节约通信成本,并且有利于对服务器终端和客户端硬件环境进行合理应用,从而构建出与手机App相适应的精美界面系统[2]。
(二)资源设计
在移动教学平台设计过程中,教育资源是其关键组成因素,并且是保证移动教学平台可以发挥其教学功能的主要因素。教育资源本身的复杂性以及多样性比较强,在移动教学平台设计时,开展教育资源建设十分重要。移动教学资源开发的重点内容是完成移动学习资源脚本设计工作,一般包括课程开发与设计以及知识点开发与设计。第一,课程属性脚本设计。在这一资源设计时,要根据移动平台的具体情况对课程属性脚本进行合理设计。一般情况下,课程属性脚本设计包括课程基础内容以及相应的拓展内容。为了提升课程脚本的设计水平,在课程脚本设计过程中需要以教材内容为基础。同时要对课程内容进行合理划分,提高课程资源整合效果。第二,知识点属性脚本设计。在移动教学平台进行脚本设计是建立教学平台资源库的关键。知识点属性脚本主要涉及的内容是以课程体系中包含的知识点为基础的。在知识点属性脚本设计时,需要注意知识点设计要遵循单元化、关联性以及完整性的原则。要保证每一个知识点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与完整性,同时要对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进行准确掌握。这样才能够为学习者利用移动教学平台开展碎片化学习提供可能,使学习者在很短时间内可以完成一个知识点的学习[3]。
(三)数据库设计
移动教学平台的数据库设计也是其中的主要内容之一。数据库设计包含以下两方面:一方面,实体属性的概念设计。移动教学平台的系统实体是数据库设计中的主要组成部分,系统实体包括用户与试题。其中用户的属性主要包括姓名、ID、身份、密码、性别、电话、EMAIL、地址等;而试题的属性主要包括姓名、添加时间、知识点内容等。另一方面,数据表设计。在移动教学平台数据库设计时,系统实体会对应一定的数据表,数据表主要包括用户信息、试题信息等。在数据表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数据信息的准确性,确保与系统实体设计相对应。
(四)功能模块设计
功能模块设计是教学平台设计的重中之重,功能模块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第一,导航界面。导航界面可以利用监听滑动手势对导航界面的切换进行有效控制。然后利用代码实现切换并用手机显示,方便用户对整个系统的重要操作信息和使用方法进行掌握。第二,注册、登录。这一功能模块的主要作用是使用户完成注册以及登录操作,这是进入学习系统的第一步。如果是未注册的新学生用户,可以直接利用网进行注册,注册时需要验证学习者的身份信息,在确认信息后需要填写自身信息,然后输入账号密码。之后就可以进行正常登录,并使用该教学系统。第三,校园活动模块。这一功能主要是通过浏览上传的校园各种活动信息,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之余了解校园发生的事情,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做到劳逸结合。第四,学习模块。这是模块设计的主要功能。在这一模块设计过程中,可以从以下方面实现该模块的各项功能:(1)考试月历。这一功能可以使用户查看考试时间信息,方便用户根据考试时间对学习进度、学习任务以及学习目标进行科学规划。(2)成绩查询。用户可以直接利用该教学平台对成绩信息进行查看,并且可以对学生用户的各项等级考试成绩进行查询,方便学生及时掌握自己的学习成果,可以使学生根据自己获取的等级考试成绩安排自己的学习任务[4]。
四、结语
在科技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促进移动教学平台的发展是未来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在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中,移动教学平台的设计与实现是提高教学效率和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基于Android的移动教学系统平台,运行速度比较快,效率相对较高,并且在后期运行以及维护的成本也比较低,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可以在大范围进行推广和应用移动教学系统平臺。需要注意的是在搭建移动教学平台时,需要从课堂教育出发,加强移动教学平台内资源设计以及数据库设计工作,提高移动教学平台的教学资源的全面性以及完整性,方便学习者根据自身的学习需求及时查找相关知识与信息。这样才能够充分发挥移动教学平台的积极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可以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对推动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济先.基于Android移动学习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9,9(3):38-39.
[2]熊水柔.基于Android系统的移动学习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12.
[3]张新猛.基于Android的移动学习平台研究与设计[J]. 福建电脑,2016,32(6):118-119.
[4]韩建林.基于Android的移动学习平台的研究与设计[J].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4):47-48.
◎编辑 张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