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及组织系统理论要素浅析
2020-08-19贾晓霞
贾晓霞
摘要:快速发展的当今社会,使得教育工作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过去单打独斗的方式已经完全不能适应,因此学习共同体变成了势在必行的大趋势,本文通过对学习共同体的阐述,强调学生可以通过互相交流互相合作,获取学习收益。与此同时,本文还通过对切斯特·巴纳德教授所利用的系统化的观点从实践及理论多个方面,对组织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得出人虽然是一种有着独立活动能力和意识的个体,但同时需要进行协调合作,建立一定的组织,通力合作,最终共同完成某项任务。
关键词:学习共同体;合作学习;切斯特·巴纳德;组织;协调合作
1.概念界定
学习共同体作为一种由学习者与助学者来共同组成的一个整体,他们在学习的交际过程中基本上进行着各种沟通、交流、共享学习资源的过程,并且需要完成一定的实践任务。所以在学习共同体内,形成了相互帮助而又相互影响的交际关系。学习共同体最初源自于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并且有着两种含义,首先是指一种无意之间形成的原始共同状态,另外一种是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逐渐由各种生产力和劳动力所构成的共同组织。并以此发展出了以土地分割为基础的共同体特征。共同体在不同的历史形态中,相互存在着不同的发展阶段。
学习共同体换句话来说,就是由学校里的老师学生,来共同组成的一种动态的学习组织[1]。在这个组织中,教师和管理者都作为教育教学的技术性人员,并通过个人与组织之间的相互交流合作,来获取持续的学习过程和时间状态,从而改观组织中成员的知识储备、技术学习以及行为能力,从而提升组织创新发展过程,并为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师群体本身就是一种学习共同体,在学校中教师的学习共同体作用,是学校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过程中所衍生出的一种有效的教育道路。而备课组通过互相的沟通合作学习,由教师来制定一定的学习计划和教学任务,从而达到满足教学目标,高效完成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备课组的建立,不仅有助于教师提升教学效率效果,还能够使教师之间,通过互相的沟通学习而不断改进执教水平,提高执教能力以及课堂掌握度。教师还可以通过集体备课和集体学习等方式,来不断提升自身技术储备和专业水平。教师之间通过互相的分享学习,来完善积累教学经验,创新教育教学手段,从而形成了自身特有的教学风格。
学习共同体,是由教师之间互相形成的一种学习共同体,这个共同体是十分专业的。教师学习共同体是教师之间为满足良好的教学活动,实现教育目标而构成的[2]。他们旨在通过不断地沟通学习和分享教学内容,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也划分为多种形态,首先是以专家教师来指导促进教师共同学习的合作交流项目,从而形成合作沟通的教师学习共同体。这种学习共同体区别于普通学校的合作学习,是一种以本校研究为主的教师学习共同体,并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为载体的一种学习共同体验。以网络平台为主,通过与专业教师研究之间形成的一种动态过程。国际上的学习共同体还涵盖大学和高中、小学阶段教师组成的学习共同体。例如,通过教师进修,在一般的教育硕士课程中设置的学习共同体。在一些学校中通过家长、学生及教师之间的实力共同构成的。在这种专业的教师共同体中,往往和学习共同体的基本形态是相似的,都存在着指导者和被帮助者。指导者一般是本校的教师。无论教师的技术和执教能力如何,都可以从中获得帮助,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同时,还可以通过从外校聘请专业教师,或校长自身进行经验分享,从而达到指导提升的效果。本研究中所强调的,是教师之间的平等沟通和交流共享状态,强调着以教师个性发展为由的专业潜能发挥。而文中所指的英语组学习共同体,则是以校方现有的机构为主,以一定的规章制度为保障,通过教师的全力合作,形成了相互共同交流学习的学习性组织。
2. 理论依据
2.1 合作学习理论
当前时代背景下,在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提出的小先生制中,老师就可以通过安排小先生,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教学困生其学习,这样做不但锻炼了小先生的能力,又减轻了老师的負担。在西方国家古罗马教学学派就指出,学生可以通过互相交流互相合作,获取学习收益。并且他们始终强调一个特点,就是大家在一块儿学习就可以互相帮助,取长补短,进而共同进步。这些观点无论是思想还是行为,以及其他方方面面体现出了合作学习的最重要的特点,就是互相帮助共同合作发展。而对于合作学习的大规模实践,则是从17世纪开始的。在17世纪的英国,教学领域通过广泛构建合作教学小组,在其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获得了重要的实践教学经验,也为当前教学理论体系的构建提出了重要的实践意义。
不同的学者对于合作学习有着不同的理解,也相应地有着不同的体会,对于合作学习来说,首先是学生们在不断交流协调中,形成结论的过程,可以通过小组之间的力量,来得到课堂之外其他人的专业技术,在合作学习之中,小组之间可以进行共同的活动,以实现所有团体的共同发展和学习,对于合作学习来说,其代表性任务是来自以色列的赛伦博士[3],其认为合作学习是课堂活动进行的基础,是学生学习过程等活动的总称,学生们可以在课堂学习的过程里进行团结协作,全面实现合作关系。例如,在现阶段的课堂教学之中,学生们可以在小组范围进行合作学习,小组一般由四至六人组成,小组之中,不同的社会组织单位也可以通过互相的交流与沟通来进行学习工作,这样便可以促进个人及其他同伴共同学习进步。美国的教育工作者认为,在合作学习过程中,首先需要满足各类学习任务,同时必须明确自己的分工,确保互助性学习任务的实现。另外,在学习共同体中,每个成员必须明确自己的分工,在互帮互助的前提条件之下组成,进而可以共同去完成某一项学习任务,并确保所有的成员都能够充分的尽力[4]。
2.2 组织系统理论
切斯特·巴纳德教授被称之为现代管理之父,他利用系统化的观点从实践及理论多个方面,对组织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该管理工作者构建了著名的组织理论,该教授认为,人是一种有着独立活动能力和意识的个体,在不同的环境中,需要进行协调合作,并建立一定的组织,这些组织的建立需要物质资源的支持,但是物质资源也需要静态层面的支持,人们可以努力克服周边环境的影响,通力合作,最终形成一定的组织。例如,当前的政府机关、学校、医院等实体组织。这些组织大多是由物质基础和人际交往关系等方面来构成的协作系统,这种系统往往存在于不同的组织运作过程中,但是一个组织的存在,建立在以人为本的运行过程中。所以他更加认为,这种合作关系从各方面来讲,都不是理论依据的范畴,而是通过人的实现行为及和谐的相处关系,形成的一种协调性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以下几点要素往往是最为关键且必须具备的。
①协作组织的意愿
落实好组织的意愿,进行协作运行,主要要求个人能够为组织的发展等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并能够充分的释放出自己的潜能,组织被认为是扩建出来的,只有通过相互协作才能实现成功整合,在此过程中,人们必须主动对组织贡献出自己的力量,提供相应的服务,这些内容至关重要[5]。
②共同的目标
组织是一个整体,是有机存在的,一般来说,其存在与实现的目标并非组织本身的目标,也不是组织中某一个成员的目标,而是组织中每一个成员的共同目标,对于组织来说,其内在的个人目标和整体目标。例如,对于组织的目的主要是对外的,不是个人的目的,组织的目的也不是客观上存在的,但是个人的目的一般是对内的目的,有主观性的因素,以上的两种目标不能混为一谈,另外,在多数情况之下,以上两种目标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也相对不同,在发展中也有着一定的矛盾,组织成员之间有着共同的目标,这些严重影响了组织的发展,对于管理人员来说,组织的目标和个人的目标必须互相匹配,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
③信息的交流
共同组织中共同目标的实现,和组织成员之间是否能够形成良好的沟通协作是有着很大关系的。首先,组织需要完成信息交流,这也是一种重要的枢纽关系。巴纳德认为,在组织中如果想实现组织共同目标和协作的意愿,就必须实现相关信息系统的交流,例如指示和引导建议。但是除此之外,虽然有了共同目标及合作的意愿,需要具备了静态层面的意义,才能使得组织成员在合作关系过程中有效的进行信息沟通交流,使组织成员在共同目标的引导下更好的进行。所以组织的存在、运行和发展 ,是以信息沟通交流为基础的[6]。
系统理论学的专家提出,在组织中,组织可以被视为以实现某种目的,从而以某种方式联合起来的人力及物质层面的运作系统。首先,组织是由每个组织成员进行的整体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也存在了不同分支,不同分支之间也承担着不同的特殊工作。系统理论学认为,系统是需要各种分支来构成的一种有机性整体。各个分支作为系统的重要因素,构成的系统性整体与每个成员和分支之间都有着重要的沟通过程,从而形成了完善的系统,并表现出整体的协调和不同功能。
现阶段系统整体性理论强调,必须较好的掌握好事物的特点,首先从事物的结构入手,分析各个系統的组成要素和整体要素等,并研究其发挥的各自功能,确保共同目标的实现,在此之外,任何事物都有着一定的组织结构,这些都是发挥整体作用的根本,必须将各类事物的结构进行适当的关联,并形成静态的有序空间,在各自相互依存的条件之下进行动态组织,建立开放性强化学习以形成统一的整体系统。
参考文献:
[1]Richard Dufour, Rober Eaker.有效的学习型学校[M].聂向荣,李刚,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5: 3.
[2]陈静静.跟随佐藤学做教育——学习共同体的愿景与行动[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邓涛,鲍传友.教师文化的重新理解与建构[J],外国教育研究, 2015,(8).
[4]段晓明.美国专业学习共同体研究评述[J].外国中小学教育, 2008,(3).
[5]傅玉蓉,单新涛,付新民.促进教师合作的学校管理变革[J].当代教育科学, 2013,(15)
[6]莱夫,温格.情景学习:合法的边缘性参与[M].王文静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7]李俏.合作学习的研究及其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材.教法,2014(6):38-42
[8]赵健.学习共同体的构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