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读书
2020-08-19秦宇
摘要:读书对于提升个人素质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儒家经典著作《大学》一书中便提出一个人应该本着“三纲八目”的追求去完善自己的一生。所谓“三纲”,大多是指“明明德”“亲(实为新)民”“止于至善”三个部分,而“八目”则是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目”是为了达到“三纲”的要求而列举出的条目,同時也是儒学大家们为后人进修设计出的阶梯,在这样一个阶梯中我们不难发现“格物”是基础,其意思是认识、研究世间的万事万物,所依赖的就是读书学习。《荀子》劝学一章,开篇便是君子曰:学不可以已。最后便可以达到“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关于读书,东汉末年的关羽在其所著的《诫子书》中便提出过九字真言: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东汉的著名学者王充在其著作《论衡》书虚篇中曾这样写到:夫世间传书,诸子之语,多欲立奇造异,作惊目之论,以骇世俗之人;为谲诡之书,以著殊异之名。
关键词:道德经;论语;认知
所以于书而言,由于著书人的认知以及品行不一,自然会有好坏之分。书本本身传达的内容是一方面,我们作为读者,对于这本书的理解又是另外一个方面。我们在读书的时候容易不由自主地先入为主,断章取义,这样便很难理解到作者原本想要表达的思想。克服以上两点问题对于我们而言,还只是第一步,第二步便是读书之后要学会思考。《论语》为政篇关于学、思的论述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荀子》劝学的论述则是“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由此可见,“不学无以释思,不思无以进学”。“学”是为了从外界获取更多的知识,以求解答自己内心的疑问与困惑,而“思”则是为了将所学的知识融入进自己的血液中,使其真正成为自己的一部分,这样才能使得自己在学业上取得长足的进步。宋代著名学者朱熹在《大学》第六章补充的文字中写到:“是以《大学》始教,必始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此之谓也。第三步便是需要我们亲身践行书本中的思想。南宋著名诗人陆游在其《冬夜读书示子聿》一诗中写到:“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清代曾国藩在其《挺经》第二章励志中提及“明德、新民、止至善,皆我分内事也。若读书不能体贴到身上去,谓此三项与我身了不相涉,则读书何用?虽使能文能诗,博雅自诩,亦只算得识字之牧猪奴耳!岂能谓之明理有用之人也乎?”皆此之谓也。
亲身践行书中思想,对于我们而言实际也是一个不断巩固与完善自己学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做到择其善者而从之,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一个属于自己的思想体系,从而成为一名真正的读书人,力求做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既然主题是“谈读书”,下面我就和大家一起走进一部经典著作——《道德经》,深入探讨一下在阅读这本著作时容易遇见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我个人选择这本著作的原因有二:一者是《道德经》古往今来流传甚广,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在世界各国经典名著中,《道德经》是被翻译成语言种类最多、发行量最大的传世经典。《道德经》的外文译本总数近500种,《道德经》的德文译本多达82种,研究老子思想的专著也高达700多种。二者则是古往今来认为《道德经》是一部宣扬消极避世理念著作的人不在少数。
综合以上这两点,我们现在谈及关于破除对于《道德经》错误的消极认知理念便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我们需要弄清楚自身容易产生这种错误的认知理念的原由到底有哪些?
其一、《道德经》为先秦春秋战国时期的著作,其行文措辞与现代社会多有区别。再加以《道德经》历时两千多年,书中内容多有被后人篡改之嫌,针对这些,我们需要参考权威的书籍,力求先在文字阅读上了解到这本著作真正想要传达的意思;
其二、《道德经》第一章晦涩难懂,原因在于第一章是道经的总纲,其必然是微言大义,所以在初读《道德经》的时候,其第一章大家只需知,不必急于求之甚解,等到阅读完道经其余的36个章节以后,再回过头来重新品味第一章;
其三、我们在读书的时候容易不由自主地先入为主,断章取义。在初读一本著作的时候,我们对于这本著作的思想主线是一无所知的,即使之前听别人提起过,也会有粗浅,不精准之处,甚至还会有一些错误的认知理念含于其中,这些便会使我们在读书的时候容易断章取义,先入为主。所以我建议大家以后在读书的时候,尤其是阅读这类阐述人文思想的书籍时,首先要做的是忘,即忘记自己脑海中关于这本著作的一切外来印象,在自己没有真正通读过著作之前,不要固定脑海中关于这本书的任何主观意念。当你在阅读完成以后,需要在自己的脑海中建立起一个只属于你自己的关于这本著作的思想体系,并把它记录下来。接下来,你需要做的就是广泛地聆听他人尤其是一些资深的专家学者对于这本著作的见解,并在聆听的过程中,力求让自己建立起的思想体系与他们的阐述之间产生碰撞,加以思考,逐步完善自己关于这本著作的认知体系,最后再加以付诸亲身践行。
在这里我列举几处《道德经》里大家容易产生误解的地方,并加以解释。
第一、第二章“无为”的真正意思。很多人对于《道德经》的误解从根本上就是由于老子提出的无为而治的理念,大家容易把“无为”二字理解成什么都不需要做,就可以成功。实际上《道德经》中的“无为”的意思是不妄为,简单一些理解就是《道德经》是主张大家积极作为的,只是告诉大家做事情有一个最高的准则,就是要合于天道而为,而合于天道而为的效果就是使人不易察觉,就像什么都没有做一样,有着“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第二、第三章“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这段文字,我们抛开全文的思想主线,断章取义地来理解,确有愚民之嫌,但是在我们通读全文之后,就会了解到所谓的“无知”实际上和“无为”一样,就是不妄用自己的知,不用知识为非作歹,而想要做到这一点的前提就是虚心实腹,弱志强骨;
第三、第九章“功遂身退,天之道也”。一般人所理解的“功遂身退”就是指成功了就从名位上退下来,以求明哲保身。实际上这里明哲保身的理解也不能够算是误解,只是理解的层次偏低了一些。《庄子》逍遥游中将人分为三等: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退名位只能够称其为圣人,退功劳也只能够称其为神人,真正最高的是至人所拥有的境界,像天地一般,以“无我”之境而作为,这才是真正的天之道也;
第四、第十九章“绝圣弃知,绝仁弃义,绝巧弃利” 若是断章取义地来理解,也确有愚民之嫌,但是老子在这章紧接着提出“此三言也,以为文未足,故令之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由此可见,老子并非是主张丢弃圣知,仁义以及巧利,而是说这三者人们在使用之前需要做到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才不会被其所役,迷失自我;
第五、抱怨以德。《论语》宪问篇中关于怨,德的论述是:或曰:“以德抱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抱怨,以德报德”。老子在第八十一章中有这样的论述:和大怨,必有余怨,焉可以为善?所以老子是不赞成在怨恨产生之后再想办法去消除它的,因为怨恨只要产生了就很难消除得干净。《道德经》里提及的“抱怨以德”是指我们自身可以通过修道立德以用来杜绝怨恨的产生,而这恰恰是才根治怨恨的方法;
第六、柔弱。在现实社会中,“弱肉强食”似乎一直是一条不变的准则,那么《道德经》主张柔弱的用意又是何在?在这里,我们需要明白《道德经》中所说的柔弱的真正含义。第二十八章中“知其雄,守其雌”,所以其主张的是持刚之柔,即深明刚强之道,却能守住柔弱,用柔弱驾驭自己的刚强,这样才能无咎;
第七、不争。《道德经》第八章“夫唯不争,故无尤。”,第二十三章“夫唯不争,故莫能与之争。”此不争之争,大家可以从《道德经》的第七章以及第六十六章来理解。第七章“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退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不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第六十六章“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也,是以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之欲上民也,必以其言下之,其欲先民也,必以其身后之。故居前而民弗害也,居上而民弗重也,天下乐推而弗压也。非以其无争与?故天下莫能与争。”在这里老子虽然提出利他可以最终转化为利己,但绝对不是一种阴谋论。老子强调的是利他在前,利己随之而来,而阴谋论是利己之心在前,利他违心之举于后,以求利己之实乃终。后来林则徐对于这一思想的领悟与总结比较到位,“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在文章的最后,还是不得已要引用《道德经》第一章中的“道可道,非常道”,讲解的再多,终非常道,最后还是要同学们自己去阅读,去领悟。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经典著作数不胜数,我们当代人实际上还有一个或将丢失的东西,需要从这些经典著作中重新树立,那就是文化自信。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虽然不敢自诩中华文化优胜于其他国家,但是我们至少可以保证中华文化不会逊色于其他任何一个国家。
现如今的社会,对于国外文化,盲目崇拜和一律抵制的国民均是有的。崇拜者讥讽抵制者故步自封,毫无眼界,抵制者则大多以“毫无民族风骨”之言予以回击。从我个人看来,无论是源自古时的“天朝”思想,还是列强侵华所残留下来的“奴性”思想,误国害民都将会是它们所能带来的唯一结果。于“民族文化”上争高低,就犹如在两条平行线上寻求交点一般。崇拜者和抵制者都属于妄言此交点存在的人群,而实际上所谓的“民族文化”高低之争,只不过是一场无聊至极的口水仗罢了。故国外文化当前,妄自尊大之心不可取,菲薄之意亦不可存,“相互借鉴,互补不足,顺时而变,造福生民”方为上策,应作根本。
作者简介:
秦宇(1993年-),男,安徽六安人,学士学位,博士在读,研究方向:多孔材料的制备及其气体吸附分离性能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