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药研究生教育境外合作办学项目教学实践探索

2020-08-19张倩张丹英李磊赵琛张立平

世界中医药 2020年15期
关键词:中医药研究生英文

张倩 张丹英 李磊 赵琛 张立平

摘要 2016年,北京中医药大学与西班牙巴塞罗那大学合作,成功申请了欧盟唯一官方认可的中医学硕士项目。该项目前2届课程教学工作结束后,我们对授课老师以及学生分别进行了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以调查教学工作的效果,分析存在的问题,总结教学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结果显示,教师们认为课程设置符合培养目标,教学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是语言以及准备时间等问题,大部分老师认为在线教学确有必要,学生对于教学工作满意度较高。通过调研,我们认为英文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培养方案以及教学大纲的完善、在线教学平台的搭建以及团队管理对于做好境外合作办学项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中医药;研究生教育;境外合作办学;教学实践;英文授课;中医硕士;巴塞罗那大学;调查研究

Exploration on Teaching Practice of Overseas Cooperation Program for Postgraduate Educ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ZHANG Qian,ZHANG Danying, LI Lei, ZHAO Chen, ZHANG Liping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Beijing 100029,China)

Abstract In 2016,through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and University of Barcelona,we successfully applied for the only officially recognized master′s program in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European Union.After the current two-course teaching work,we conducted a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an in-depth interview with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teaching work,analyze existing problems,and summarize the experiences in teaching practice.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eachers believe the curriculums are in line with the teaching objectives.The main problems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are language and preparation time.Most teachers believe that online teaching is necessary and students are satisfied with the teaching.Through this research,we believe that the construction of English teaching staff,the development of teaching programs and the improvement of syllabus,the construction of online teaching platforms and team management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Overseas Cooperation Program for Postgraduate Education.

Keywords Chinese medicine; Postgraduate education; Overseas cooperation Program; Teaching practice; English teaching; Master of Chinese Medicine; University of Barcelona;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中圖分类号:R2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3-7202.2020.15.029

当前,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中医药事业作为中华软实力,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为中医药国际化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1-2]。北京中医药大学作为首批教育部批准的具有留学生招生资格的高等院校之一,1957年首开高等中医院校接受外国留学生之先河,至今已为全世界94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中医药专门人才2万余人。近年来,学校积极推进中医药的国际传播,已与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118所正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建立了中医药教育、科研和医疗等长期合作[3]。2016年,北京中医药大学与西班牙巴塞罗那大学医学院合作,成功申请了欧盟唯一官方认可的中医学硕士项目。该硕士项目旨在弘扬中医药文化,培养能运用中医思维和方法治疗常见疾病的国际化西学中应用型人才。

项目招生对象为针对海外西医临床医生,学制2年,培养方案包括理论课程学习、临床实践以及学位论文三大部分,中医学主干课程由北京中医药大学的专家教授承担,授课形式包括面授及网络授课,授课语言为英语。该项目于2016年10月正式启动,至2018年10月已完成2届学生的教学及临床实践工作。我们在教学工作结束后,对授课老师以及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调查教学工作的效果以及存在的问题,总结教学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以期为我国中医药研究生境外合作办学教学模式提供一些可行的建议。

1 研究方法

对于授课教师,本研究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法[4],通过结构化调查问卷对该项目教学实践工作进行了全面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括课程的设置及安排、授课内容、授课方式、课程考核、课程录制以及学生评价等方面。课程设置部分主要调查授课教师对于课程设置、培养目标、课时安排等是否合理的基本态度;授课内容、方式以及考核部分主要调查授课教师对于所授课程的备课工作、课堂的教学方式、学生的接受程度、考核的具体方法以及其他经验和建议;针对录课相关问题,主要调查授课教师对于录课的比例、效果、实际花费时间、准备工作、遇到的问题以及其他经验和建议。本项目共设置中医专业课程16门,由于部分教师承担多门授课任务以及个别课程授课教师的调整,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3份(包括本项目所有主干课程),回收问卷13份。此外,对于学生以及项目管理者采取了深度访谈法[5],深入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困难以及建议。

2 研究结果

2.1 问卷调查结果 关于课程的设置及总体安排,所有授课教师均认为课程设置符合本项目的培养目标,大部分授课教师认为课程的设置及课时的安排合理,部分临床课的老师认为授课课时偏少,主要是见习课时偏少。关于授课内容、授课方式即课程考核方面,调查结果显示,所有授课教师都进行了非常充分的准备,每一个课时(45 min)的备课时间都在2 h或2 h以上。虽然大部分授课教师均为我校长期承担英文教学任务的教师,但语言问题仍然是老师们在备课时遇到的主要问题。此外,由于授课对象的改变以及巴塞罗那大学医学院对于教学的要求有别于我校,课程需要进行较大的调整,因此部分授课老师感到准备时间稍有不足。见表1。在教学过程中,所有老师都采取了“课堂教学+实践操作”2种形式紧密结合的教学模式。经过教学及考核,所有授课教师均认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接受程度达到了60%以上,其中大部分授课教师(10人)认为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接受程度达到了80%及以上。在授课时遇到的主要问题包括语言问题(6人)、文化差异问题(3人)、授课课时的问题(4人)。对于课程教学视频的录制方面,大部分教师认为可以接受录课的授课形式。6门课程进行了在线教学的尝试,其中5门课的授课教师认为学生基本达到了教学要求。对于授课学生的情况,老师们认为其优点是具有较好的医学基础知识、较高的领悟能力以及端正的学习态度,主要问题则是中医理论基础薄弱以及文化差异等问题。

此外,授课教师们在教学内容、授课方式以及课程考核方面也给出了一些具体的经验和建议:1)教学内容应根据学生的特点适当调整,建议不同课程之间有交流,以避免重复和不一致,同时与时俱进地将一些新的授课参考资料纳入教学中,可适当增加中西医的比较、历史发展上的异同等。2)授课方式建议根据课程特点和性质而异,比如中医基础理论,理论性较强,可以通过录课+面授结合的方式;而刺法灸法学则着重培养学生的针灸操作技能,需要教师现场指导,更适合面授。3)考核形式可根据课程特点而异,建议由不同课程的授课教师自行决定。4)中国医学史和中国传统文化等作为为本项目中比重较少的文化类课程,具有较好的普及性,可以在课程教授的同时,开展相关的中医药文化普及和宣传工作,为中医药对外形象的确立做出贡献。5)教师应根据当地的背景和国情、疾病谱调整讲课内容,讲课中要贯穿中医的整体观和辨证论治,培养学生中医临床思维,会根据当地需求增加中医特色治法对于疾病应用的介绍。

2.2 深入访谈结果 该项目目前共招收了10名学生,其中4名学生为西医临床医学博士,目前为西医医生,并将申请巴塞罗那大学中医学官方硕士。通过对学生进行访谈,他们对所有教师的教学工作都非常满意,认为教学内容很吸引人,能够对中医学理论知识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和認识。但在学习中,学生们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主要包括:1)课程教学方面:6名学生认为必修课安排比较集中,消化理解时间较短。希望有相应教具,比如饮片标本等。希望教学过程中各学科之间有更多的关联性。有学生建议增加一些中药方剂和中医内科学的课时,比较于针灸学上述课程课时偏少。2)8名学生在学习期间发现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联系很大,希望了解更多中国传统文化,也希望在实习前学习简单汉语。3)由于目前学生都是在职医生,工作繁忙,中医学内容难度很大,5名学生希望考虑弹性学制,将2年的课程延长为3~4年。

3 思考

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对于中医药研究生教育境外合作办学教学实践,我们作出了如下一些思考。

3.1 英文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教学质量,是保证对外教育的基础。一支高素质、稳定而有活力的师资队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障。针对医学专业,教师的英语教学能力对学生的培养起着关键的作用[6]。教师外语教学能力是影响对外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7]。根据问卷调查和对老师们的访谈,我们也发现授课教师普遍感觉有一定的语言压力。此外,由于在线视频录制不直接面对学生,对老师的口语水平要求更高,因此老师们普遍反映英文口语还需要进一步提升。为了提高授课教师的英文水平,储备更多的英文授课师资,我校制定了系统的教师语言培养计划,包括:1)加强英文授课师资培训(境内、境外),提高现有师资的英文水平。我校申请了多个境外研究生教育教学研究项目,选送专业知识和外语能力较强的中青年教师出国培训,扩大英语授课的师资储备,提高英语授课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8]。2)定期遴选各课程授课教师,贮备英文授课教师师资。中青年教师作为教学的骨干,是重点培养对象。应该充分利用好、发挥好年长教师的力量和优势,培养专业突出、英语见长的青年教师,建立结构合理的英文师资队伍[9]。3)以主干课程为核心,建立稳定的课程组,定期组织课程组内研讨,确定授课标准,提高教学水平。4)定期组织试讲工作,对英文授课教师进行评价,建立标准上岗制度。在每位教师派出前,要求授课教师提前精心备课并进行试讲,并聘请我校英文教研室负责人及我校有丰富境外英文授课经验的专家旁听,对授课教师的语言、教学方式等提出建议。通过系统的培训,使教师的英文授课水平进一步提升,保证对外教育项目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3.2 进一步完善培养方案及教学大纲,改革授课形式 由于此项目是首次针对欧盟在职医生开展,且对医生的具体专业未加以限制,而医生们又多带着临床治疗中的困难问题进行学习,因此,不论是教学内容、途径方法、考核方式等都需要进行创新性的变革。为保证教学质量,我校与巴塞罗那大学医学院在项目启动前进行了充分的协商和筹备工作,并对培养方案进行了严格的论证。针对学生提出的学制问题以及中国文化课程较少等问题,我们已在下一年度教学工作开始前,进一步论证并完善了培养方案。由于本项目的课程课时限制,为保证教学质量,提高学习效率和针对性,授课教师们认为课程内容之间需要尽量减少交叉重复。同时,由于在线教学的教学视频是固定的,而面授课的授课教师有变更,制定统一的标准,统一的教学大纲对于在线教学及面授相结合的授课模式非常重要。这就要求教学大纲不仅要对本门教学内容及教学形式上作出要求,还要对在线学习以及面授课程的内容进行充分研究并作出明确划分。同时,由于不同教材及教师对中医专业术语的翻译可能不同,大纲对专业词汇的翻译也需要有统一规定。根据本项目的学生特点,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需进行改革,结合课程的特点,采用PBL教学、翻转课堂等多种教学模式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中医思维能力[10]。

3.3 在线教学平台的搭建 目前,我校中医学研究生对外教育项目发展较快,而在线教学平台对于研究生对外教育的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1]。1)在线教学能够吸引更为广泛的生源。当前我校的研究生对外教育项目的生源主要针对国外已经工作的中医师或西医医生,而这部分人群多在工作之余学习中医,需要额外花费很大的精力。在线教学平台能够使这些人员在不离开工作岗位、不影響正常医疗活动的前提下学习中医学知识,对于扩大生源、提高中医学研究生对外教育办学规模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2)由于对外教育项目的理论课教学工作都在国外合作单位进行,而在线教学能够大大节约成本,节省人力、物力及财力,保证对外教育项目的可持续发展[12]。3)在线教学平台可以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方式。由于每个学生的知识基础以及语言能力并不完全一样,通过在线教学平台的搭建,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学习计划,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在学习时间上也能够自主支配,从而保证他们在较短的时间内能够达到学习目标[13]。本项目第一年的在线教学为授课教师在巴塞罗那大学录制教学视频,学生通过巴塞罗那大学校内系统学习。调研发现,虽然老师们对于录课持较为接受的态度,但对外方的在线教学视频录制方式并不完全认同。境外录课对于教师的工作压力非常大,由于派出时间紧凑,录课对于老师的体力、精力都是极大的挑战。此外,这种录课方式的成本较高,且没有通用性。因此,我校于2017年启动了“智慧教室”建设项目,并已于2018年基本建成了较为先进的对外教育在线教学平台,这势必将极大的推动我校研究生对外教育的发展[14]。

3.4 团队管理的重要性 由于该项目涉及的教学工作时间长、任务重,为保障合作办学顺利开展,保证教学质量,团队统筹管理至关重要。我校由研究生院牵头,国际交流合作处、各二级教学单位参与,成立了多个管理小组,包括教学观察组、项目工作协调组、教师后勤服务组等,从而为教学工作提供全方位的保障。此外,该项目作为北京市政府与加泰罗尼亚政府签订的中医药欧洲发展促进中心协议框架下的重要项目,也得到了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西班牙加泰罗尼亚政府以及欧洲中医药发展促进中心的大力支持。

4 结语

第一届硕士研究生层次教学工作的顺利完成,为我校探索境外合作办学的新途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加强英文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培养方案以及教学大纲的编制、在线教学平台的搭建以及团队管理等,将有力推动中医药研究生境外合作办学教育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惠,刘霞.论“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医药国际化发展带来的契机[J].亚太传统医药,2019,15(8):10-12.

[2]舒朝普.中医药:“一带一路”经贸合作新重点[J].中国外资,2019,25(15):79.

[3]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概况[EB/OL].(2019-9-30)[2019-10-08].http://www.bucm.edu.cn/xxgk/xxjj/index.htm.

[4]何波,王桂胜,陶政宇.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课程教学的调查与分析[J].数字印刷,2019,5(3):20-24.

[5]杨肖.来华预科留学生学习适应调查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8.

[6]尚慧琳,张涛.国际化背景下理论力学全英文教学实践与探索[J].大学教育,2019,8(7):47-49.

[7]于春艳,董志恒,王丹,等.临床医学专业英语授课留学生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探讨与实践[J].中国科技信息,2013,25(1):141,143.

[8]袁晓琳.以国际化视野助力中医发展——教育部来华留学英语师资培训(中医药学)的反思[J].中医药导报,2017,23(10):120-121.

[9]王剑军,陈肖鸣,胡臻,等.医学留学生教学管理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2010,18(6):1215-1217.

[10]戴庆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中医妇科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实用妇科内分泌(连续型电子期刊),2019,6(34):197.

[11]汤秀芝.面向国际开办中医药远程教育[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4,2(3):8-9.

[12]苏传琦.MOOCs:中医药远程教育适应性的思考[J].计算机时代,2017,24(8):55-57.

[13]汤秀芝.面向国际开办中医药远程教育[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4,2(3):8-9.

[14]邱坤.基于“互联网+”智慧教室建设与教学管理研究[J].电子商务,2019,25(10):82-83.

(2019-10-28收稿 责任编辑:王明)

基金项目:北京中医药大学教育科学研究课题(XJY17020)——基于面授与在线教学相结合的境外合作办学中医硕士研究生教学模式改革与应用作者简介:张倩(1983.11—),女,博士研究生,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中医药研究生教育,E-mail:zq172002@126.com通信作者:张立平(1963.11—),女,博士研究生,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中医学、中医药研究生教育、中医国际交流合作,E-mail:lpzhang@bucm.edu.cn

猜你喜欢

中医药研究生英文
伍小东研究生作品选登
蔡智及其研究生作品选登
中医药走遍全球再迎变革
沈铭存研究生作品选
首部中医药综合性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诞生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屠呦呦获奖向世界证明中医药价值
英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