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匿名化”,基层治理可能“软骨化”
2020-08-19
日常浏览新闻,读者常会看到“主要领导干部”“相关负责人”“相关工作人员”等称谓表述。而这背后多是记者在基层采访时碰到的尴尬:不管是正面报道还是负面新闻,记者经常会被告知“千万别让人知道是我说的”“领导可能嘴上不说,但会给我小鞋穿”。不少基层干部敞开心扉、讲真心话的前提就是“不提名字”。有媒体报道,在基层,干部“匿名化”倾向正在加剧。
梳理干部“匿名化”的表现,大概可以分为三类。一种是“让功型”,正面报道或者涉及经验型调研报告的,多让领导露脸,采访对象甘愿被“顶替”;一种是“平衡型”,宣传部门担心个别领导会因为多了谁或少了谁的名字而“有意见”,故保险起见,以“相关责任人”出现;第三种是“自保型”,反映问题的自然希望隐去自己的名字,或者曾经参与建设却认为正面典型经不起时间考验的也不想露出自己名字。
究其原因,一是基层干部对反映问题存在后顾之忧,二是地方考核评价机制不健全。前者主要表现在,干部担心谁反映问题谁解决问题,就会变成“接锅侠”,就像“迎风吐口水,吐自己一脸”。还有一种担心就是问责泛化,一旦具名反映的问题引发舆情,就难免造成相关责任人被问责,更何况自曝家丑者还可能被“晾起来”。后者主要表现在有些地方干好干坏取决于主要领导的评价,于是有这种露脸的机会,不抢领导风头,把功劳算到领导头上,给领导“争光”就成为约定俗成的共识。
对于干部“匿名化”现象,不能熟視无睹,因为这背后折射出一些地方基层政治生态与治理体系的关键部位发生了淤堵难疏的情况。从本质上看,基层干部不管是主动被“顶替”还是被动匿名,都是唯上唯权、不敢担当。一旦信念有滑坡、思想有包袱,行动就会瞻前顾后。基层治理“软骨化”,就愈发加剧基层问题在不良政治生态中“固化”。应对“匿名化”现象,领导带头树立“反映问题是为了解决问题”的理念是先导,营造良好政治生态是关键,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是要津,创新设计听取意见建议的方式是重点。
(据人民网8.12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