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利用传统文化促进初中道德教育

2020-08-19周美花

青年时代 2020年18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德育

周美花

摘 要:教师在进行初中阶段教学时,除了需要帮助学生学习必要的理论知识,也应注重学生的思想品德塑造。而在当前的教学中,初中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常被忽略,一些家庭和学校缺乏重视导致初中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本文针对初中生的德育情况展开分析,并就如何利用传统文化促进德育提出了具体策略。

关键词:传统文化;德育;初中学习

一、引言

由于初中生处于青春期,其在面对一些问题时会产生逆反心理,而这个时期各种不良因素也会对初中生形成诱惑,所以家庭和学校要采取措施积极引导初中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利用传统文化促进初中德育的意义

(一)提升学生的爱国情愫

对国家的认同感从古到今一直都植根于人们心中,爱国教育在各个时期都应当提倡,而传统文化在爱国教育方面能够让学生体会到古代文化的精髓,感受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特别是爱国主义诗人和英雄的光辉事迹,能够在学生的心里加深烙印,通过不断加深爱国主义传统文化学习,能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让学生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初中学生在学习压力下,把全部精力都放在文化知识的学习上,这使得学生内在精神世界空虚,许多不良思想乘虚而入,最终导致学生整体素质低下,而开设传统文化课程可以更好地满足初中生的精神需求,提高学生自身文化认知。此外,如果初中生得到了良好的品德教育,就会在平时以充满阳光的精神去处理生活和学习上的各种问题。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道德

成绩不是决定学生未来的唯一要素,如果学生拥有较高的成绩但品德素质低下,其也无法获得良好的发展,这是因为一个学生在言谈举止上的道德品行对他整个成长阶段都有重要的影响,健康的道德品行能够增强学生的抗挫能力,学生会将自身行为和社会责任紧密联合,以道德来约束自己的社会行为,从而在社会上获得良好的赞誉。

三、利用传统文化促进初中德育的具体策略

(一)营造传统文化学习氛围

初中生学习传统文化的难点在于其不通晓历史背景,这导致大部分学生即使把文章背会,也会感到文章内容晦涩难懂,无法真切地感受文章中所要传达的真谛。因此,学校要利用自身优势资源,开展一些传统文化学习活动,把课本的内容具体化,为学生学习营造传统文化历史背景和学习氛围,保证学生能够零距离接触到传统文化,感受传统文化的精髓[1]。

例如,学校可以开展以传统文化为核心的主题教育活动,让教师带领学生到有孔子元素的地方进行现场演绎,如果没有,教师可以把孔子浮雕以PPT的形式展示出来并安排学生进行表演。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别扮演孔子和他的学生,来一次周游列国的旅行,安排每组学生表演一个《论语》中的故事,或者给各位同学讲解浮雕中的故事及其所表达的意义。《论语》中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如果学生能够在表演中将孔子的思想表现得淋漓尽致,就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文化知识水平和道德修养。

另外,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多观看一些爱国主义题材的电影或是爱国书籍,了解其中描述的各种英雄的品质,让学生对民族英雄产生敬佩之情。学生一旦产生了敬佩之情,自然而然就会受到爱国教育,在爱国行为上也会向英雄学习,提升自身的民族自豪感。此外,学校也可以利用优质的资源建设传统文化场所,让学生身穿汉服朗诵诗词,展开读书交流会,构建现代和古代文化交融的平台。

(二)利用礼仪文化约束学生的行为道德

传统文化侧重礼仪,很多圣贤都是在礼仪的约束下才具有较高的行为规范,所以礼仪文化在德育中可以很好地促进学生进行自我规范,保证学生形成文明礼貌的好习惯。如今,有的初中生不尊重长辈,处处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去尊重他人,缺乏对身边亲人的宽容,所以教师在授课时要引导学生把学到的行为礼仪运用到实际生活中,鼓励学生对自己的日常行为修养进行评价,让学生明白人与人之间的诚信是良好的社会美德[2]。

例如,教师可以把关于礼仪的传统文化故事上传到网络平台上,让学生在网络平台上展开分析和讨论。同时,学生也可以把自己所做的关于礼仪的事情上传到网络平台上,并结合现在社会上的部分现象进行评价。教师可以在此时引导学生构建出个人的礼仪和诚信框架,同时每天把关于礼仪和诚信的视频上传到网络平台上,让学生根据传统文化视频写一篇读后感,要求学生把学习传统文化的心得及其对自己的影响描述下来。比如:学生阅读孔子的《论语》里仁篇时,要理解孔子所说的“忠和礼”是对事对人的行为准则,学生在为人处世时,要想起孔子的言论,以此为准则去实行。当学生完成教师所布置的任务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所写的读后感加以分析,指导学生如何判断出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美德行为,循序渐进地使学生形成礼貌诚信的优良习惯。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礼仪文化,是对一个人品行的基本塑造,一个学生文雅的举止和言行势必会影响周围学生积极向上的态度,时间久了,学生就会逐步接受这样的礼仪文化,这对学生今后的人生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家庭学校双方共同教育

学校的教育是学生品德素养提升的关键所在,这主要是因为学生一天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里,但一个家庭对学生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学校可以利用学习文化知识的契机督促学生了解祖国的优秀文化,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而家长在生活中可以引经据典,把一些生活中的例子讲解给学生,并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3]。

例如,家长可以对老一辈尽孝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让学生感受到孝道。其次,也可以在劳动中培养学生独立生活和学习的能力,如家长可以在某一特定的日子里让学生为家长做一顿饭,洗一次脚,并把这些表现记录在册,在生活上引导学生勤俭节约,对每个人都要保持谦恭,不骄不躁。家长可以把学生在家的表现反馈给教师,教师则可以在班级里对表现良好的学生进行表扬,以此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更良好的表现。在学校,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品德小组,每个小组互相督促,对不良行為予以扣分,对良好的品德行为予以加分。学校可以利用家长会拓展家长对传统文化和品德教育内容的认识,让家长明确家庭教育是终身教育,要求家长以身作则在家庭中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行为,对学生言传身教,这样可以保证学生在生活中感受到传统文化底蕴。

(四)以社会实践让传统文化和德育相互融合

教师想让学生切身感受传统文化的内涵,最好的方式就是让学生亲自参与到传统文化的传播中。目前,在德育工作中,教师对学生进行理论宣讲所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很多学生无法领悟其中的深意,对此,教师需要组织学生参与实践,以实践的方式让学生领悟到传统文化所表达出的深意[4]。

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业余时间去做一些富有高雅情趣的事情,并帮助学生掌握培养高雅情趣的途径,以此驱使学生培养高雅的兴趣爱好。教师也可以通过资料向学生展示古人的琴棋书画以及名诗名词,让学生体会具有高雅情操的古人的心境。如教师可以介绍陶渊明因为性格正直而被多次贬官,但即使这样他还是作出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优美诗句,他始终对未来抱有坚定的期望,无论受到何种不公平的态度,他都会积极地面对生活。教师可通过陶渊明的例子教导学生热爱生活,从身边发掘生活的情趣。此外,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讨论哪些是庸俗的生活情趣,哪些是高雅的生活情趣,遇到困难该如何对待生活?教师在引导学生寻找高雅生活情趣时,可以发动学生多做公益,定期去敬老院看望老人,以实际行动来体会孝道。

(五)利用信息平台向学生渗透传统文化

处在初中年龄阶段的学生对社会事物已经有了基本认知能力,所以对初中生的传统文化教育要注重初中生的心理变化,让初中生更好地捕捉到传统文化的精华。且教师要从实际出发,利用好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全方位向学生渗透传统文化概要,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帮助学生在生活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一些利益关系上,这一阶段正是初中生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之时,教师需要以传统文化为导向,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教育,可以让学生通过网络平台表达自己对所学传统文化的感悟,塑造正确的利益观,消除学生心中的拜金主义。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自我评价活动,让学生记录自己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并鼓励学生用手机将生活中出现的品德问题上传到班级网络平台上,这样可以使学生正视自身不足,及时改正问题。教师可以引用《田忌赛马》的故事,鼓励学生只要下功夫肯動脑,下等马一样可以战胜上等马。其次,教师可以在网络平台上开展互评活动,让学生之间互相评价,让学生每天都能发现全新的自我,不断弥补自身的不足。教师可引用文学家苏轼的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告诉学生面对自身问题是困难的,但还是要勇敢地面对自己,正视自身的不足。教师要引导学生向古人学习,胸怀谦卑,克己修身,尊师重道,和同学之间建立良好和谐的关系。

四、结语

利用传统文化来促使初中生提升思想品德是当前教育的侧重点,但教师在引入传统文化时,一些学生由于思想不成熟容易走偏,所以纠正学生的思想和塑造学生的品德要双管齐下。此外,传统文化学习是一个长期过程,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还需要教师和家长共同坚持和督促,为学生营造一个优质的大环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实现自我道德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颖.如何利用传统文化促进初中德育教育[J].考试周刊,2017(70):81-82.

[2]覃泽江.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传统文化教育[J].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7(41):56.

[3]刘仁生.浅谈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J].课外语文,2017(16):168.

[4]李方岚.班主任如何利用传统文化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J].科学咨询,2018(24):90.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社区盛开德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