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82年的守望相助!拉贝后人向中国求援抗疫
2020-08-19张晗
82年前,1937年底,侵华日军制造了南京大屠杀,有一个叫约翰·拉贝的德国人,他召集一群正直的国际友人在南京成立了安全区,这个安全区保護了二十多万中国人。
近日,央视新闻节目中,中国驻德国大使吴恳讲述了这样一场跨越82年的守望相助的故事,事件的主角就是中国人都熟知的约翰·拉贝的孙子托马斯·拉贝 ,在目前全球的抗疫奋战当中,身为医生的托马斯·拉贝向中国求援,而浙江药企得知此事决定免费赠药。
事件还原
约翰·拉贝,是生于汉堡市的德国商人,当时是德国西门子公司驻南京办事处的负责人。南京大屠杀期间他不顾个人安危留守南京,和其他几位国际友人共同建立南京国际安全区,并担任负责人,安全区曾收容解救超过20万中国难民。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里,有一尊约翰·拉贝头戴钢盔、写日记的雕像。其所著《拉贝日记》是南京大屠杀最重要、最详实的史料之一,他被称为“中国辛德勒”。
作为约翰·拉贝的孙子,托马斯·拉贝同时具有“南京荣誉市民”“中国近现代史客座教授”等身份,他在德国海德堡成立了约翰·拉贝交流中心。他曾说,要避免战争,必须与其他国家的人民和平共处,对于曾经犯下的错误深刻反省和道歉,这是德国人战后得到的最宝贵的教训。他还是国际知名妇产科内分泌及生殖专家,是北京妇产医院的客座教授。他多年来致力于中德友好与世界和平,2015年被授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2018年获中国政府友谊奖。
托马斯·拉贝曾经把《拉贝日记》的复印件赠给中国和日本驻德国大使馆,供两国历史学家研究使用。他一直希望利用自己“南京荣誉市民”、拉贝嫡孙等身份,促成南京和广岛这两个饱受战争摧残的城市结为友好城市,推动中日民族和解。
2019年,歌剧《拉贝日记》在柏林国家大剧院开始欧洲首演时,托马斯·拉贝也亲临观看,现场他激动地说:歌剧的内容和对白都还原了真实历史,我代表拉贝家族每个成员对剧组表示深深的感谢。
学生例文
遥远的相似
□浙江省新昌中学 林侃
小患者同护士互相鞠躬致意的照片,和上世纪初杭州广济医院院长梅藤根先生与小患者的鞠躬顺势回礼一瞬的相片对比近日在网上引起了广泛讨论。毕竟这两个镜头相似的不只是构图、姿势和图中角色的身份,而是其中人物通过这个动作所要表达的感情,无论彼时当下,都具有真挚的力量。
霍金先生在接受采访的时候曾说过,最令他感动的事,是遥远的相似性。曾经我觉得那是独属于宇宙天际的浪漫,可看到这两张照片对比时,心底也生出了这种罗曼蒂克——原来这种感动,也存在于我们的身边。而这种遥远的相似,照见的不只是中华文明传统的延续,更是一种患者和医生之间的情感连接,是被治愈者对治疗的感谢,也是治愈者对生命的尊重。我想这个动作值得关注和思考的不只是其本身所代表的礼仪上的蕴含,更是医患关系的一种良性情况——我们看见了治疗这个复杂过程中双方应当持有的态度,不是相互质疑和攻击,而是尽最大努力展露出自己的尊重、努力和信任。只是这种本应在那个时期都应是相似而动人的情感,在不知不觉中逐渐于我们有了距离,乃至要用“遥远”来形容了。
我想这条裂缝,应是从某一方开始用自身利益来代替信任和尊重来作为标椎的那一刻开始的。老照片中广济医院的一位护士曾回忆道:“病人对护士回报以毫无保留的信任和尊敬。当时工作虽繁忙,但大家彼此坦诚,心思一致,不觉得特别辛苦。”可惜虽然现在这个时代技术和知识都比以前更加令人放心,可我们却习惯了在同利益相关者的接触中付出最大程度的小心,信任显得过于宝贵和易碎,没有人愿意承担将它拿出可能带来的风险。而没有了互相之间这种理解和联系,我们所渴望的那种医患关系,永远成了一个遥远的相似。
要填补这条裂缝其实相当简单,双方都要正视对方在治疗过程中的存在,我们已经习惯把去医院接受治疗同一份合同或契约等同起来,却忘记了参与这个交互的双方都不是公式,而是活生生的一个人。当然所有那些规章和程序都应当得到执行和保护,只是在同人打交道时,单纯追求“正确”可能尚不足够,还需要你的心和情感。我想其实这并非苛求,因为孩童们都可以轻易做到,可以去给予他人自己的信任和尊重。
但医患关系的正常化,不应当依赖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一张深情婉转的照片或是借助特殊时期的非常举措。以此为发端,我们要推广的是理解和尊重的氛围,而不是停留在书面上的概念或是某一个例,去让医务工作者得到更多的职业荣誉感和社会认同感,让医患之间的关爱、尊重成为一种社会常态。
梅藤根先生说:“一旦人们欢笑的时候,一切敌意都化解了。”而我想这欢笑的来源便是走廊上相见时的一鞠躬,是无数个这样的小动作和其中包含的信任和尊重,是医生和患者交换的心意,是那一份无比相似却不再遥远的情感。
(指导教师:张晗/编辑:李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