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父母会出现共情偏差?
2020-08-19吴在天馒头姐
吴在天 馒头姐
什么是共情?在亲子关系中简单来说,就是设身处地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问题。虽然只有一句话,但其实包含两个层面。
首先,我们要听到孩子在说什么,看到孩子的情绪是什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知道孩子的角度到底是什么。其次,我们要看到孩子的需求是什么。孩子可能不知道怎么表达,也可能羞于直接表達,从而借助言语、情绪和动作等来传达自己的需求。也就是说,情绪、言语等只是表现形式,背后的需求才是关键。
前面提到的错误姿势虽然表现各不相同,但根本的问题在于父母往往没有同时做到以上这两点。有的直接否定了孩子的情绪,有的虽然看到了情绪,却没有看到背后的心理需求。语言和情绪的背后,指向的都是某种心理需求。
马未都曾在节目里说起他和儿子小时候的一段经历。他带儿子去逛商场,儿子看到某个玩具非常想买,但他不同意,说今天不能买。孩子就趴在橱窗边,盯着玩具对他说:“爸爸,你要是我,你就知道我多么想要这个玩具了。”马未都说,儿子的这句话让他内心为之一动,但又因为已经说了今天不能买,就只好硬撑着。于是,儿子哭了起来。看到儿子哭,马未都也生气了,不允许他在外面哭。回家后,儿子一进门就开始号啕大哭。马未都就问他哭什么,儿子说:“我要是将来长大当了爸爸,决不让我的孩子受这么大委屈。”
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我们否定孩子的情绪,见不得孩子哭,是因为我们无意识中会觉得没有把孩子带好。为了不让孩子哭,避免因为孩子的表现而让自己陷入尴尬,我们就会威胁孩子,给孩子讲道理,或满足孩子提出的现实需求,希望以这样的共情快点解决问题,而不是真正要去了解孩子。
就像孩子之所以有情绪,其实也并不仅仅是想要那个玩具,而是希望父母能够知道他有多喜欢这个玩具,他希望父母能和自己在喜欢这个玩具的层面上达成一致。也就是说,有了这个一致,父母可以因为各种原因不给孩子买玩具,孩子也能接受。但如果父母对孩子的需求、感受持漠视的态度,他就会觉得很委屈。然而,很多父母共情的时候仅仅是在买和不买上做工作,而没有听到孩子背后的情感需求。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父母学了共情的方法但依然无效的原因。因为不管自家孩子的具体情况是什么,父母只是把学来的那一套搬过来而已,嘴上说着:“宝贝,你是不是很难过?”心里想的却是:“赶紧的,别闹了!”其实,父母有没有真的在共情,孩子是可以敏锐地察觉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