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校课程思政教学的开展

2020-08-19彭毅

青年时代 2020年18期
关键词:教学开展课程思政高职院校

彭毅

摘 要:随着我国持续深入的改革开放,西方文化大量涌入,社会文化逐渐呈现多元化,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的教育受到全社会高度的重视。建构及完善课程思政的教学开展,培养当代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四个自信”,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情操、文化素养及综合素质,对大学生的职业发展将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学开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讲话时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课程思政”就是在大学教育、教学中政治思想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依托和借助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课、通识课等课程而开展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教学、教育实践活动。“课程思政”是发挥各门学科课程的育人功能;是发挥教师学科课程教学的育人责任;是挖掘智育、体育、美育各学科课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是正确树立大学生的科学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是提高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培养正确的政治思想和良好的社会德育意识。

一、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意义

“课程思政”是2014年出现的概念,是为了解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黨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并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更是明确提出: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其方式是开发利用相关各学科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以充分发挥所有各门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的完善和经济的飞速发展,如今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出现不均衡的状态。所以我们对“课程思政”的涵义、理念及问题与对策,要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课程思政”是各高校教育、教学的基础,也是提高政治思想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和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上是一致的,学校以教书育人为根本,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本质要求。“立德树人”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教育事业的核心,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面贯穿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发展新局面。

二、课程思政课的重要性

当今的世界竞争日益激烈,各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加之资本主义国家采取西化政策,企图通过文化侵略的手段来侵蚀我国青少年的思想,阻碍我国的发展。因此大学课程思政课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课程思政,可以进一步理解为依托、借助于专业课、通识课等而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或者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寓于、融入专业课、通识课的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历史课程思政,在提高学生对历史的知识学习和认识的过程中,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把学生培养成能够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与政治觉悟,能够知法、懂法、用法,成为“法制中国”的高素质建设者。

课程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渠道和基本环节,它不仅在学科德育工作中,还在整个高校德育工作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学生在大学时期树立正确的三观非常重要,能够锻炼自己的意志,促进个人全面发展,增加个人魅力,能够明白社会的需要,承担自己的责任,为社会主义的发展和国家的进步做出贡献。在历史思政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进一步在国家的发展和个人的前途上思考人生,培养具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中国新时代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三、课程思政课的开展

在教学全过程中,将课程思政贯穿于整个教育体系,建构有力、有效、协同的课程思政教育格局。结合相关专业课程中的人文科学部分,提炼国家精神、民族性格、社会文化等思想、历史、政治元素,培养学生在专业方面的荣誉感、职业使命感、社会责任感。从教学内容上进一步整合和凝练本专业课程中的育人资源,寻求相关专业知识与思政德育方面的知识相结合,从教学的组织形式、课堂的管理形式,确保学生的专业培养和道德培养目标相得益彰。

(一)备课环节

教学活动是以教学的目标为导向,而备课是教学的过程的重要阶段,是整个教学环节的基础,也是决定整个教学的关键因素,要紧密结合实际教材的内容,遵循教学的基本规律,因材施教,科学地、准确地延伸课程思政内容。在融入课程思政课过程中,课程思政融入的具体内容、融入的时间、融入的结合点等,必须始终围绕教学目标的实现而进行,以便在完成教学实效的同时,提高课程思政的教育、教学效果,达到课程思政教学的

目标。

(二)教学环节

首先要抓好课堂教学环节,课堂教学具有专业性、先导性、基础性,所以能更好融入思政的内容,要讲深讲透,要根据教学的具体目标、学生的特点,选择有针对性地融入的内容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忌泛泛而谈,这会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同时在理论讲解的基础上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教学环节相结合,如社会调查,师生对话,专题研究;观看录像,阅读原著,课堂讨论;辩论,写读书心得,观看录像;自主学习部分章节,社会热点问题调查;事件分析,写读书笔记等。这样更能增进学生之间的理解、鼓励、认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课堂教学奠定良好的环境和基础。

(三)教学设计

科学选定教学内容后,则要思考如何更好的引入新内容、以何种内容和情境来呈现,选择何种的教学媒体、运用何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等进行科学的教学设计,这样才能奠定课程思政课的教学基础。

四、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高校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的育人资源,文化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紧密结合,在校园内部构建思政教育氛围,对大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具有潜移默化的引领作用,打造符合时代精神和社会发展的校园文化体系,满足当代大学生探究欲,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四个自信”。首先,高校在建构思政教育系统中,要积极举办各种富有教育性、思想性以及趣味性的校园活动,采取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将思想政治教育导入专题讲座、课堂讨论、学术讲座、学术报告、演讲中。同时,加强民族传统文化的校园建设,增强课程思政的感染力,强化教学效果,在宣传栏、走廊、教室、食堂、宿舍等,张贴名人、名言,综合利用图片、视频、动漫、音乐、警句、书法语录、诗词歌赋等,使学生在平时的生活、学习过程中,也能通过视觉、听觉综合提高自我的思想意识、法律意识、道德意识和价值理念,从而激发大学生的爱国情感和责任意识,远离不良诱惑。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对课程思政课的重视程度,将个人的人格魅力和修养作为素质培养的核心目标,更好地培养大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五、教师队伍

着力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教师本身应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结合社会热点来施教。同时要求教师具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拥有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审美标准,通过教师自身的素养,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来影响学生,从而提升大学生个人的人文素质、认知水平和审美判断能力。

总之,课程思政对大学生具有思想引领和素质提升的作用,尤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社会文化呈现多元化,信息技术和网络文化也给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和价值理念带来巨大的冲击。在此背景下,高校需要认识到思政教育的价值和作用,对教育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抓住建构思政教育系统的着力点,将思政教育渗透和融入学生的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方式,为学生创设优质的生活环境、学习环境和成长环境,为我国输送更多的现代化、高素质人才,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陈小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5,17(6):52-56.

[2]习静.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领导科学,2019(7):封2.

[3]吴昊,朱明伦.基于易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融合的实践与展望[J].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60-64.

[4]程为民,熊建生.当代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状况分析[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6(4):68-71.

[5]李国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14(7):65-69.

[6]谢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研究[J].文教资料,2016(23):56-58.

猜你喜欢

教学开展课程思政高职院校
浅谈如何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浅谈学生作文自主评价有效性教学开展的策略
试论高中生物资料分析教学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