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949-2019:中国大阅兵精彩瞬间

2020-08-19

新传奇 2020年30期
关键词:天安门城楼茂林天安门广场

毛泽东:如果真遇到打炮,谁也不许跑  1950年中国大阅兵最壮观的景象,是骑兵部队驾驭近两千匹白色骏马,以六路纵队通过天安门广场(右一)。骑兵将士身着草绿色军服,手握战刀,肩跨冲锋枪,随着马蹄踏出的整齐节奏,威风凛凛、斗志昂扬地走到天安门城楼下,向毛泽东和中央首长行注目礼。

然而,这次阅兵时,毛泽东心情并不轻松。国际形势十分严峻,朝鲜战局迅速恶化。就在国庆节这一天,毛泽东在收到朝鲜领导人金日成发来贺电的同时,又收到了斯大林建议中国出兵援助朝鲜的来电,从而给中国人民提出了必须作出战略抉择的新课题。而此时的国内残余反动势力也蠢蠢欲动。国庆节前不久,北京市公安局报告,破获了一起国外特务图谋在国庆庆典时炮轰天安门的案件,并搜到一门新中国成立前遗留下的旧迫击炮。

在过去革命战争中便有“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气概的毛泽东此时虽然日夜思考对策,却仍镇定自若。在登上天安门城楼前,毛泽东半诙谐半认真地对周围的人说:“如果真遇到打炮,谁也不许跑。”

新中国唯一一次雨中阅兵:雨越大,士气越高昂  1956年的国庆阅兵对全体受阅官兵来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考验——阅兵式在大雨中举行!冒雨游行的群众可以打伞,但解放军不能打伞。阅兵展示的就是身经百战的人民军队的顽强作风、高昂士气和不屈不挠的坚定意志。

据我军第一位队列教授孙国桢介绍,那时阅兵部队集中在北京训练时,白天训练,晚上除了学习还搞文艺活动,看戏看电影。有一次,在中山公园的露天音乐堂看京戏,下起了大雨,他们的队列一个人也不动。只要台上演员不停戏,他们就不动身,以示对演员的尊重。结果同一出戏,连看了三次,三次都下雨,愣是没看完。但这样的作风,演员们都很感动,说:“这就叫解放军!”

“雨越大,将士们的士气越高昂!”孙国桢说,那时的天安门广场、长安街远没有现在这么平整,一场大雨,尽是水洼。但受阅方队经过天安门时,依然步伐整齐、口号雄壮响亮、精神十分饱满(右二)。他们身上蒸发出的热气,形成了一层薄雾。远看,只见铿锵正步将水花踢得四溅!

“小平您好”  对于中国人来说,1984是一个充满亲切与自豪感的年份。1984年国庆大游行中,人们高举“小平,您好”的标语走过天安门(右三)。中国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对领袖的亲切问候,标志着全体中国人真正走出了“十年动乱”的阴影,开始拥有了正常的社会生活和心态。

1984年的中国需要世界重新认识,1984年的人民解放军也需要世界重新认识。于是,坐在天安门城楼上的各国武官,第一次看到了印着五星红旗的洲际导弹。虽然中国早就是拥核国家了,但世界对中国核力量的了解仅限于概念。当这些射程足以覆盖美国和欧洲的庞然大物列队进入天安门广场时,世界发现,中国仍是一个他们不得不重视的国家。据说,阅兵之后,英国武官立即给唐宁街10号(英国首相官邸)发去电报:鉴于中国所展示的战略打击力量,我们有必要重新考虑与中国的外交關系。

右手敬军礼,左手抹眼角泪水  2019年10月1日上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在群众游行“致敬”方阵中,老兵关茂林右手敬军礼、左手抹眼角泪水的一幕格外引人注目。

“方阵还没行驶到天安门时,我的眼泪就已经在眼眶里打转。”关茂林说,“致敬”方阵礼宾车由驻地饭店门口向天安门前进时,在长安街两侧已经集结了其他群众游行队伍,一时间,“向老英雄致敬!向老英雄学习!”的呼喊声响成一片……

“我并不是战斗英雄,没有在战场上浴血奋战的经历。能够参加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典,党和政府的关怀与重视怎能不让我感动?当我看到礼宾车上老一辈党和国家、军队领导人亲属代表与老一辈建设者和亲属代表手中的荣誉牌时,我想说,那些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奋斗终生的功臣,更加值得人民的尊敬和爱戴。”关茂林说,他的亲密战友们,很多已经离世,“他们是走过长征的老红军、老革命,是我的领导、战友,想到他们无法看到这盛世,我的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

以上只是中国大阅兵背后的部分片段。在《中国大阅兵》画册中,类似的瞬间描写数不胜数,比如,1949年毛泽东在西苑阅兵时,一个士兵竟将枪口对准了他;1949年开国大阅兵,空军竟然“违规”带弹受阅;1959年国庆大阅兵,毛泽东最后一次国庆阅兵,也是林彪唯一一次任阅兵首长……我们通过描写图片背后暗藏的小故事,让18次大阅兵(含2019年国庆七十周年大阅兵)中近千张鲜为人知的照片“活”了起来,方便大家领悟深意、读出味道。

好书值得阅读和收藏!即日起,购《中国大阅兵》画册(特惠价298元),赠送红色典藏记事册一本(赠完即止)。

猜你喜欢

天安门城楼茂林天安门广场
一封信推动天安门城楼开放
我的太行
天安门城楼开放30年
雄伟的天安门城楼
天安门城楼正式开放
胜利日大阅兵
漫画长廊
三月的北京
高 茂 林
男儿当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