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咸丰另一面:很想做个好皇帝

2020-08-19

新传奇 2020年30期
关键词:太平军咸丰曾国藩

每次有天灾人祸,咸丰帝都要进行检讨、想法子,他在三年内发了两次罪己诏,向列祖列宗与黎民百姓请罪,同时兢兢业业,半夜处理政事更是习以为常。此外,清朝在咸丰帝死后还存在了半个世纪,其中一个原因是他会用人。

道光三十年(1850年),道光皇帝病危,召集重臣,宣布4年前立下的密诏:皇四子奕詝立为皇太子(即咸丰帝),皇六子奕訢封为亲王(即恭亲王)。道光皇帝万万想不到,他选出来的储君,将成为清朝乃至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掌握实权的皇帝。

遇上最大农民起义

道光选择奕詝,是希望他成为一个贤明之君。咸丰帝在位11年,各地奏折每日如雪片般飞入紫禁城,铺天盖地全是坏消息,无一日安宁。

他即位后第八个月,黄河决堤,洪水肆虐60余州县,田屋被淹,房舍倒塌,遇难者不计其数。几乎与此同时,四川发生了大地震,2万余灾民丧生。咸丰帝最信任的大臣——他的老师杜受田也在外出处理赈灾时突发急病去世,这让他悲痛不已。

咸丰元年(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这场史上最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将清朝拉入了生灵涂炭的深渊。

每次有天灾人祸,咸丰帝都要进行检讨、想法子,他在三年内发了两次罪己诏,向列祖列宗与黎民百姓请罪,同时兢兢业业,半夜处理政事更是习以为常。

关于咸丰帝勤政的记载,晚清大臣张集馨曾在给曾国藩幕僚的信中写道:凡军机大政,有急报,虽深夜,(咸丰)必令内监就榻前跪读。

为了对抗太平军,咸丰帝想尽办法筹钱,他命弟弟恭亲王将乾隆年间铸造的金钟投入熔炉,化成几千条金条,送到前线当军费,同时加大对商人征税。

1853年,太平军攻陷南京城。之后几年,活跃于淮河流域的私盐贩子、游民组成了“捻军”,拥兵10余万;遍布各地的小刀会、三合会等起义,干起反清的老本行;在偏远的云贵高原,还有苗民起义、回民起义、彝民起义。

整个天下乱成一锅粥。咸丰帝陷入了无尽的忧虑,他面对的是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也是清朝立国以来最大的危机。

1854年,太平军占扬州,清军围攻不下,上书皇帝,请求挖开城外的大堤,以水灌城,让太平军与扬州城同归于尽。对此,咸丰亲笔批示:“扬州可缓取,无伤吾百姓。”

无分满汉,用人不疑

咸丰帝没有成为第二个崇祯帝,清朝在他死后还存在了半个世纪,其中一个原因是他会用人。

咸丰帝“治乱世,用重典”,在太平天国起义期间,也处置了一大批失职的督抚大臣,但这更多是为真正的人才登上历史舞台扫清障碍。

咸丰帝采纳大臣的建议,在各地办团练,也就是由地方士绅带头,将本地的农民、佃户武装起来对抗太平军。他说:“朕用人行政,一秉大公,从无分于满汉。”他一口气任命了40多名“团练大臣”,其中就包括曾国藩。

咸丰帝发现曾国藩的湘军办得风生水起,于是讓曾国藩赶紧出兵。湘军初出茅庐,屡败屡战,文官出身的曾国藩现学现卖,在战争中学打仗,失败多次后,夺回了被太平军占领的长江重镇武昌。当咸丰帝翻到曾国藩攻克武昌的战报时,大喜过望,说:“不意曾国藩一书生,乃能建此奇功!”

湘军在此后几年迅速崛起,这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件影响深远的大事。

彻查科场大案

即便当时身处内忧外患,咸丰帝仍有整顿吏治的理想。

刚即位时,咸丰帝就发现大清的官场有不少毛病。他重用肃顺等宗室,对朝中进行了大清洗。肃顺为咸丰帝提出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措施,其中包括削减八旗钱粮。

八旗子弟是“铁饭碗”,全靠领军饷养家糊口,且生活日渐腐败,战斗力也日渐低下。肃顺当上户部尚书后,上书请求把给八旗子弟的救济取消,几乎得罪了全部满清贵胄。咸丰帝对此却故意装聋作哑,默默支持肃顺的改革。

到了1858年,清朝发生了最大的科场案——戊午科场案。这一年,全国各地举行乡试,顺天乡试录取了300名举人。其中,满族人平龄名列第七名。考生们一打听,知道平龄就是一个二流子,竟然还能考中,这背后恐怕有猫腻。于是,有人请求查明此事,咸丰帝就让陈孚恩等大臣前往调查。

陈孚恩一查,发现平龄的试卷果然有问题。当时科举实行“糊名制”,为了避免评卷人碰到认识的考生,还特地分为“墨卷”与“朱卷”,前者是考生的卷子,后者是考官将其答卷抄写一遍,用来评分。平龄的墨卷上错漏百出,到了朱卷上却全被改正了。

陈孚恩等人对顺天乡试中举者试卷进行了全面复查,发现300名举人,有50份试卷出了问题。在咸丰帝的支持下,陈孚恩等人将参与此次舞弊的考生、官员一一揪出来,一直查到内阁大学士、军机大臣柏葰身上。

案发次年,经过陈孚恩等人审理,包括柏葰在内的4名主要涉案官员被判斩首,其他几十人分别被流放、撤职、降级、罚俸。

此后数十年,直到科举被废除,清朝再没有此等大案。

帝国的黄昏

1860年,江南大营溃败,太平军气势正盛。此时,曾国藩与咸丰帝出现了战略分歧。咸丰帝希望曾国藩放弃围攻安庆,率军东下救援江南大营,曾国藩却认为要从长江中游着手,君臣二人一时貌合神离。

这一年,英法联军卷土重来,在北塘登陆,兵临北京城下。北京失守前夕,咸丰以“木兰秋狝”(清朝皇室秋季围猎盛事)为名逃往承德避暑山庄,这是清朝皇帝从未有过的屈辱。

逃到热河行宫后,咸丰帝一改往日的勤政习惯,纵情声色,甚至有一种至今无法求证的说法:此时的咸丰帝有求死的迹象。

1861年7月,咸丰帝在热河行宫走完了自己忧伤的一生。史学界大多认为,咸丰帝死于肺结核。

在咸丰帝之后,清朝最后三代皇帝同治、光绪、宣统皆为傀儡,咸丰帝因此成为了爱新觉罗家族统治中国的最后一位君主,也可以说,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末代皇帝”。

(《道咸宦海见闻录》《苦命天子:咸丰皇帝奕詝》等)

猜你喜欢

太平军咸丰曾国藩
跟曾国藩学修身
推荐书目《曾国藩传》
咸丰帝:当庸人遇见大时代
曾国藩吃牢饭
曾国藩背书
与曾国藩“掰手腕”的咸丰毕竟不是崇祯
徐继畬视野中的太平军在山西
太平军童子营:杀人放火是本业
咸丰:不惜身体爱美女
咸丰妙解写错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