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榫卯:木头凹凸间的 精妙建筑世界

2020-08-19冯慧宁

中国-东盟博览(旅游版) 2020年8期
关键词:榫卯吊脚楼侗族

冯慧宁

不用一颗钉子、一滴胶水就能造出一座3米长木桥;一块梨花木,划线、凿锯,一捏一提,宛如变形金刚般还原出2600年前的“鲁班凳”;5天时间里,凭借着40余年的木匠基本功搭建出了微缩版世博会中国馆……这些内容让居住在广西梧州小山村里的阿木爷爷的木工短视频在海外平台累计了近2亿的播放量。“他的脑海自带CAD设计系统”,视频中的阿木爷爷将中国传统的榫卯结构运用自如,因此被称为“现代鲁班”。

任何一个作品在阿木爷爷手中都需要经过锯、磨、凿、钻等10多道工序,道道繁琐复杂,榫卯结构在其中承接了关键作用。榫卯,是在木头构件上采用凹凸部位相结合的一种连接方式,凸出的部分叫榫,凹进的部分叫卯,在木头上打磨出这两个部位之后,可以不使用钉子、螺丝等金属物件加固连接,这种结构体现出中国古老的文化和智慧。

中式榫卯,在“师徒制”传承中发展

榫卯结构,它的出现如同中国汉字一样源远流长,甚至更加漫长。7000年前,河姆渡人就开始使用榫卯结构建造房子,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榫卯结构从木建筑的运用逐步发展到生活家具的制作中。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大融合,

各民族间的交流越发密切,榫卯结构的应用途径也越发多样。隋唐时,国富民强,思想开放的社会氛围让榫卯结构出现了更多的连接类型。到了宋代,美学发展的巅峰时期,榫卯结构被赋予人文气息,并去繁从简作为一种实用元素融入到园林、桥梁、家具的细节中。发展至明清时期,榫卯在各方面的制作技艺精湛且成熟,榫卯结构的类型也达到了100多种。

其实,榫卯并不是中国特有的结构工艺。木材是全球最原始的建筑和家具材料,因此,榫卯是属于全球性的技艺。但从7000年前就开始发展的中式榫卯,至今仍有许多屹立不倒的历史建筑证明其实用性,并让中国的榫卯技术在世界建筑、家具史上占据一席之地。

中式榫卯从诞生到发展,工艺的延续,大多是依靠木匠“师徒制”的口传身授。这种利用木头间的凹凸来连接构件的方式在中国一代又一代的能工巧匠手中被不断地推演、传承再推演,从而留下燕尾榫、螳螂头榫、回间直榫、透榫等百余種连接方式。这些连接方式放在近现代仍然值得深入考究。

以北京故宫为例,作为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皇宫建筑群,自建成600多年以来,北京故宫已经历过大大小小200多次地震,但每一次地震后的故宫建筑都安然无恙。遵循力学原理,实用性强,不易锈蚀又方便拆卸的榫卯结构在其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因为榫卯连接产生的木材特性,可以让家具建筑随着热胀冷缩的变化而变化,有效减轻地震带来的损坏。

另外,在建造过程中,榫卯结构在庞大的故宫建筑群中发挥着催化剂的作用,它有效地加快了北京故宫的建造速度,让金碧辉煌的皇宫只用了14年的时间便在1420年的中国大地上拔地而起。当时,参与皇宫建筑的设计师动用了全国各地工匠的力量,多地同时开工,将建筑所用的部件、柱梁设计打磨好之后,运到北京,再利用榫卯结构拼接安装,这如同现代工业般的流水线零件生产,蕴含了多少中国古人的智慧与思考,尚待后人研究商榷,但可以看到的是,人们对于榫卯结构的灵活运用已经是民族融合下的工艺常态。

民族大融合下的榫卯结构

在疆域辽阔的中国大地上,榫卯结构在使用木制品的民族中几乎达成了一致的文化共识。即使是在较为偏远的西南少数民族族群中,也诞生了各自发展又相互影响的少数民族榫卯建筑文化,它们共同构成中国建筑文化的重要部分。

现居在贵州、广西、湖南一带的侗族,自称为“Gaeml”,在侗语里意指为“被大山阻隔,被森林遮盖的人们”。“无木不侗乡,侗寨必楼桥”的侗族在群山环抱之中建造起侗族鼓楼与风雨桥,这类独具侗族特色的建筑采用木结构重檐的门梁屋檐,不用一颗铁钉,全以榫卯连接,综合了中国木结构建筑的井干式、穿斗式和抬梁式工艺,成为侗族文化的中心载体。

而在苗侗相依的广西一带,半干栏式建筑——苗寨吊脚楼也在侗族榫卯结构的建筑美学的影响下,产生了同质化的形态演变,使其融合为能够适应山高坡陡和阴雨多变的居住气候的最佳生态建筑形式,并在搬迁中发挥着意想不到的巧妙作用。

2017年,融水的梦呜苗寨搬迁工作正式动工,这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从“九万大山里搬出来的生态苗寨”。对于当地的苗族人来说,易地搬迁不只是收拾金银细软这般简单,而是真正地搬房子。那些原本在大山深处的苗家吊脚楼仿佛早有先见之明一般,整体采用全木制结构,苗族师傅从上到下对吊脚楼进行拆解,将以榫卯结构相连的木头做好标记后一根根拆下搬运到新址。到达新寨子后,师傅们能在10天至半个月左右的时间内利用榫卯结构再次拼接还原苗寨吊脚楼。还原的工序和600年前人们修建故宫的步骤大同小异,分为上下两层的吊脚楼使用柱子作为支撑,每根柱子的上截柱头都凿有“十”字眼的接口,此接口便是榫卯,因此负责还原的师傅们只需要按照标号,像搭一个大积木一样,轻而易举就能分毫不差地将其复原。

榫卯结构让苗寨吊脚楼的柱子、穿枋和横梁形成了稳定支撑的作用,达到平衡。同样的力学原理在广西贺州富川瑶族地区的马殷庙中也有所体现。

贺州马殷庙是一座百柱庙,始建于1413年,即与北京故宫诞生于同一历史时期。马殷庙共有各类圆木柱120根,其中中堂大立柱22根,两厢立柱54根,吊柱及其他托柱44根,全殿百柱抬梁,榫卯结构,无一铁钉。始建于明朝的百柱庙沿袭着宋代建筑的美学特色,采用过梁、斗拱式建筑结构,并用月梁、驼峰、托脚、叉手、榫卯组建屋架,庙内石刻精美典雅,汉族、瑶族文化内涵并存,极富艺术价值。在中国南方较为偏远的瑶族地区,保存如此完好、规模如此庞大、年代如此久远的木结构建筑极为罕见,榫卯结构在其间所经历的风雨岁月考验更是不言而喻。

榫卯结构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透过凹凸之间,所能看到的是人类对同一种材料运用的共同思考;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木匠工艺下师徒制的传承与发展;是民族大融合状态下的相依相存相影响;是阿木爷爷学木艺40年厚积薄发的文化再现。榫卯的凹凸之间,连接着民族与精妙的建筑世界。

猜你喜欢

榫卯吊脚楼侗族
Stilted houses in harmony with nature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吊脚楼
榫 卯
侗族大歌在音乐课堂中的意义
山城吊脚楼
Master carpenter becomes a YouTube sensation 阿木爷爷成“油管”网红
侗乡学子爱家乡
侗族生境模塑下的侗族大歌
苗族民居吊脚楼的再生设计
侗族大歌文化内涵研究
吊脚楼“直木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