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
2020-08-19刘迎霞十堰市郧阳区中医院湖北十堰442500
★ 刘迎霞(十堰市郧阳区中医院 湖北 十堰 442500)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病,以上腹痛、上腹胀、早饱、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发病机制不明,目前认为包括神经胃肠病学和脑—肠互动等多方面的异常,助消化、抑酸、护胃、改善胃动力等是西医治疗的基本原则。中医辨证论治治疗FD疗效颇佳。笔者于2017年11月—2018年8月使用香砂六君子汤、旋复代赭汤加减治疗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20例,疗效满意。兹报道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病例资料 收集2017年11月—2018年8月期间就诊我院的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香砂六君子汤组、旋覆代赭汤组和香砂代赭汤组,每组均有30名患者。对照组,男性21例,女性9例,年龄22~68岁,平均(49.07±12.58) 岁,病程 1~15 年,平均(4.65±2.94)年。其中,餐后不适综合征(PDS)21 例,上腹痛综合征(EPS)9 例。香砂六君子汤组,男性20 例,女性10例,年龄19~65 岁,平均(49.90±12.97)岁,病程 0.5~14 年,平均(4.71±3.16) 年。其中,PDS 20例,EPS 10例。旋覆代赭汤组,男性19例,女性 11 例,年龄 20~66 岁,平均(48.90±12.67) 岁,病程1~14年,平均(4.53±3.22) 年。其中,PDS 18 例,EPS 12例。香砂代赭汤组,男性23例,女性7例,年龄20~69岁,平均(50.28±12.77) 岁,病程0.5~15.5年,平均(4.72±2.96) 年。其中,PDS 18例,EPS 12例。4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病程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罗马IV功能性胃肠病》中功能性消化性不良诊断标准[1]:①餐后饱胀不适、早饱感、上腹痛、上腹烧灼感;②排除器质性疾病基础上,没有可以解释上述症状的功能性疾病;③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6 个月,近3个月满足以上标准。(2)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脾虚气滞型诊断标准[2]:主症:①胃脘痞闷或胀痛;②纳呆。次症:①嗳气;②疲乏;③便溏。舌脉:舌淡,苔薄白,脉细弦。具备主症2 项,次症2 项及以上,结合舌脉,即可诊断。
1.3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中医及西医诊断标准者;同意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4 排除标准 年龄<18 岁及>70 岁者;有器质性疾病者;伴有精神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的患者;妊娠期妇女;不愿参与研究的患者。
1.5 治疗方法 对照组:多潘立酮片(吗丁啉,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10003),10 mg,口服,3次/日,餐前30 min服用。雷贝拉唑肠溶片(鼎诺,晋城海斯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125),20 mg,早餐前空腹口服。在对照组基础上,香砂六君子汤组加服香砂六君子汤,药物组成:木香6 g、砂仁6 g、半夏15 g、陈皮15 g、太子参15 g、白术10 g、茯苓15 g、甘草5 g;旋覆代赭汤组加服旋覆代赭汤,药物组成:旋覆花12 g、代赭石30 g、太子参15 g、半夏15 g、生姜9 g、甘草5 g;香砂代赭汤组加服香砂六君子汤和旋覆代赭汤,药物组成:木香6 g、砂仁6 g、半夏15 g、陈皮15 g、太子参15 g、白术10 g、茯苓15 g、旋覆花12 g、代赭石30 g、生姜9 g、甘草5 g。加减:痞满明显者,加紫苏梗10 g、香附10 g、姜厚朴10 g;苔厚、便溏者,加车前子20 g、藿香15 g、薏苡仁30 g;伴有食滞者,加焦三仙15 g,内金15 g;伴有焦虑、抑郁、紧张者,加合欢花6 g、玫瑰花6 g;腹痛明显者,加醋元胡10 g、川楝子10 g;气滞日久,瘀血内停者,加三七3 g、蒲黄10 g、五灵脂10 g。中药汤剂均由我院代煎,日1 剂,水煎300 mL,早晚分2 次温服,5 d为1 个疗程,持续治疗4 个疗程。治疗期间,所有患者忌辛辣肥腻食物,不得服用其他药物。
1.6 疗效评定 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制定的《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症状评价量表推荐Likert消化不良严重程度评价量表。包括单项症状疗效评定及总体症状疗效评定。依据患者症状积分,计算疗效指数,评价临床疗效。证候疗效指数应采用尼莫地平法计算,疗效指数=(治疗前症状积分-治疗后疗效症状积分)/治疗前症状积分×100 %。疗效指数≥70 %判定为显效,疗效指数为30 %~70 %判定为有效,疗效指数≤30 %判定为无效。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均采用平均数±标准差(),其中计量资料运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四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对照组中显效13例,有效10 例,无效7 例,总有效率76.6 %。旋覆代赭汤组中显效11 例,有效14 例,无效5 例,总有效率83.3 %。香砂六君子汤组中显效10 例,有效16 例,无效4 例,总有效率86.6 %。香砂代赭汤组中显效17 例,有效11 例,无效2 例,总有效率93.3 %。四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香砂代赭汤组优于其他三组,香砂六君子汤组与旋覆代赭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优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临床疗效比较( ,n=30) 例
2.2 四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中医主要症状总积分比较 治疗前四组患者症状积分、中医主要症状总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四组患者症状积分、中医主要症状总积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香砂代赭汤组明显低于其他三组(P<0.05),香砂六君子汤组与旋覆代赭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 2。
表2 治疗前后症状积分、中医主要症状总积分比较( ,n=30) 分
2.3 四组患者治疗后症状改善时间及3月内复发率 治疗后四组患者各症状均减轻,香砂代赭汤组症状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其他三组(P<0.05),香砂六君子汤组与旋覆代赭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均短于对照组。3月内复发率香砂代赭汤组明显低于其他三组(P<0.05),其中,香砂六君子汤组与旋覆代赭汤组3月内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治疗后症状改善时间及3月内复发率比较( ,n=30) d
3 讨论
FD的药物治疗,应用最多的是质子泵抑制剂(PPI)和促动力药。PPI能够高效快速抑制胃酸分泌,可以有效改善FD总体症状。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抑酸作用强且时间长,且独立于细胞色素P450,可作为临床首选PPI药物。但是,PPI对缓解动力障碍样消化不良的症状是无效的。促动力药作为FD 的经验性用药,可以直接或间接刺激胃肠道平滑肌收缩,促进胃排空[3],加速小肠和大肠传输,可明显改善上腹饱胀、早饱等餐后不适症状[4]。中国指南/共识推荐促动力药可作为 FD 特别是餐后不适综合征的首选经验性用药,国内较常使用的促动力药主要是多潘立酮、莫沙必利等,多潘立酮是目前临床使用最广泛的促动力药物之一。
FD属祖国医学“痞满”“胃脘痛”“嘈杂”等范畴。目前认为FD主要从肝脾胃论治,脾虚是发病的基础,肝郁是发病的条件,胃气不降是引发诸症的原因。病理表现多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以脾虚为本,气滞、血瘀、食积、痰湿等邪实为标。因饮食、劳倦伤脾,脾失健运而反侮于肝,肝失疏泄横逆犯脾,则脾失健运,胃失和降,故可见上腹胀满、餐后不适、早饱、嗳气、恶心等症状,故FD患者多表现为“脾虚气滞”证候。理气健脾,和胃降逆法为治疗脾虚气滞型FD 的基本大法。香砂六君子汤出自《古今名医方论》,具有益气健脾之功。太子参甘平,健脾补气生津,较人参更适合脾胃气虚患者;白术燥湿健脾,茯苓健脾渗湿,与太子参相伍,加强补脾益气之功;半夏降逆散结;木香、砂仁、陈皮行气和中;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旋覆代赭汤出自《伤寒论》,是和胃理气的经典方剂。旋覆花“主结气,胁下满,补中,下气”;代赭石质重而沉降,善镇肝胃之冲逆,《长沙药解》谓其能驱浊下冲,降摄肺胃之逆气,除哕噫而泄郁烦,止反胃呕吐;生姜和胃降逆。两方均能调节胃肠功能,缓解胃脘痞满、闷胀不舒、嗳气、恶心等症状。两方合用,可以加强药物功效,共凑健脾益气、调中和胃、降逆止呕之效,进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香砂六君子汤能有效促进胃排空,改善FD患者胃动力[5];旋覆代赭汤具有增加胃动力[6]、止吐[7]、抑制胃酸分泌[6,8]等作用。而且多项研究表明应用旋覆代赭汤无明显不良反应[5]。两方合用,FD症状改善时间、治疗时间、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单纯使用西药、旋覆代赭汤、香砂六君子汤,但是未达到两方疗效叠加的效果,表明两方能协同起效,这可能与两方作用机制相似有关,具体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综上,旋覆代赭汤合香砂六君子汤治疗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满意,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