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电信共享的单锚点竞合策略可行性验证分析

2020-08-19

通信电源技术 2020年10期
关键词:锚点竞合联通

刘 超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上海市分公司,上海 200080)

1 研究背景

按5G网络规划及建设要求,上海联通及上海电信5G网络为联合组网模式。基于5G网络的承载方,它分为电信单锚点共享策略、联通单锚点共享策略和双锚点共享策略。本次验证分析的策略为电信单锚点共享,共享策略如下。

(1)锚点载波:电信共享4G载波作为联通、电信5G用户的共享锚点;

(2)5G承载:电信5G站点作为5G网络承载方;

(3)联通5G用户迁移方式:联通5G用户基于参数竞合策略,由联通4G站点迁移至电信4G共享载波(频点为1 825/100),再通过共享载波建立电信5G双链接,与电信5G双连接后进行业务应用。

电信单锚点竞合策略目标是数据业务可在共享载波内完成,语音业务返回联通进行。语音业务结束后,常态下驻留共享载波。本次可行性试点即是为了验证竞合策略的可行性。

2 单锚点竞合策略

2.1 原理介绍

采用双连接ENDC(LTE4088)+PLMNID(LTE1905)+原地切换(LTE5150)3个功能叠加使用,实现NSA用户锚点驻留。

(1)LTE4088,LTE-NR Dual Connectivity:对终端的双连接EN-DC能力进行判断;

(2)LTE1905,PLMNID and SPID selected Mobility Profiles:通过PLMNID、SPID或两者的组合对终端进行分类,每类终端使用不同的移动性策略;

(3)LTE5150,EN-DC steered Handover:当UE在NSA组网区域初始接入非锚点层,或UE在非NSA组网区域接入非锚点层并移动至NSA组网区域准备切换时,通过UE上报的终端能力识别是否支持ENDC。如果终端不支持ENDC,正常接入或切换完成不会有其他额外判决;如果终端支持ENDC,无需发起A2,UE(连接态)发起A5测量并判决,使UE切换至预设好的锚点频点层,进而让UE优先能双连接。

2.2 参数设置

2.2.1 总迁移策略

数据业务低于A2门限时,基于A5切换至高优先级目标频率;高于A2门限时,则基于用户组连接态负载均衡功能,语音Volte业务,电信侧设置SBHO功能强制切回本网。

2.2.2 用户组选择移动性

开启基于终端能力判定的PLMN分组,区分联通4G和联通5G终端。

2.2.3 用户组空闲态负载均衡

空闲态负载设置100%触发,设定电信锚点优先级最高,完成空闲态重选。

2.2.4 用户组连接态负载均衡

联通5G用户组设iFLBCandPrio=0,负荷大于iFLBHighLoad后优先触发负载均衡,而4G用户负荷大于iFLBHighLoad+iFLBHighLoadStep进行网内均衡,保证联通5G终端有先切出。

3 单锚点竞合试点验证

3.1 区域选择

在奉贤的共享组网区域内,联通设备为诺基亚基站,电信设备为中兴基站。双方完成参数策略及邻区配置后,基于专项目标进行相关功能性定点测试、路测与KPI性能对比。

3.1.1 诺基亚侧

试点区域内除室分扇区的全量4G站点配置竞合参数策略包含业务态和空闲态两种。按站距,全量站点规划并添加与中兴4G共享站之间的邻区关系,使得联通普通站点下的NSA终端优先重选、切换至电信共享载波。

3.1.2 中兴侧

提供4G锚点站作为共享站点,开启共享策略,允许联通NSA终端用户迁移并驻留。

试点区域内共电信共享4G基站42个、联通4G站点98个,电信5G站34个,联通5G站点40个,集中分布在奉贤城区。电信4G仅锚点站共享,因此4G站数量为联通的一半。

3.2 CQT功能验证

完成空闲态、连接态联通5G手机向电信4G锚点重选&切换等测试,如表1所示。

3.2.1 联通NSA终端优先重选至电信共享载波

联通5G终端占用联通4G奉贤图书馆信号后,空闲态,可正常测量并重选至电信扇区。本次重选的目标对象为电信4G共享载波的奉贤图书馆,频点为1 825的扇区。

参数MOPR中1 825、100优先级相同为6.8,RRC释放消息中随机选定的高优先频点为7,另一频点优先级为6(减1)

3.2.2 联通NSA终端优先切换至电信共享载波

在单联通5G终端占用联通4G环城西信号后,连接态上报A4测量切换至电信扇区,切换的目标对象为电信4G共享载波的环城西频点为100的扇区。

目前,切换策略只针对非双连接状态触发,包括后续19B LTE5150功能。如果手机在联通站点已建立双连接情况下,不会触发A4测量事件向电信锚点小区进行迁移。双连接测试下,终端不上报A4事件。

3.3 试点区域遍历问题点分析

本次区域遍历测试共进行4轮,用于对比不同组合下联通、电信侧的5G驻留比及下行业务速率,指标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

根据测试指标和log分析,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单联通5G驻留比优于单电信,电信5G驻留比偏低;

(2)联通卡单电信的5G驻留比低于电信卡单电信;

(3)双开通时,存在业务质量影响。

3.3.1 电信5G驻留比偏低

原因分析。在关闭联通5G双链接的测试log中占用电信4G enb 20个,其中占用电信5G双链接的为14个enb,6个未占用5G。

(1)电信对端开放的共享站点较少,目前中兴锚点配置策略只开放本站4G作为锚点站;

(2)电信侧由于X2资源的配置受限,导致锚点站数据配置不全。已知的共享站点中,电信4G共涉及37个enb。前期联通提供的388条规划邻区中,电信反馈已配置的仅有220条,且存在13个电信4G enb整站未配置联通侧邻区。

处理措施。在当前电信X2资源受限的情况下,诺基亚可通过S1切换,但是S1切换当前存在两个问题:(1)切换时延增大,预计增加50 ms,整体感知略有影响;(2)当前诺基亚的基站版本仅支持关闭QCI 9双链接配置下的S1切换,此配置下基站完全失去双链接功能;当中兴站点存在弱覆盖回切到此配置下的基站上时会完全无法占用5G,影响感知。不关闭QCI 9的S1切换策略,需诺基亚基站版本升级至19B。因此,建议中兴更换板件,支持多条X2配置。

3.3.2 联通卡单电信的5G驻留比低于电信卡

表1 CQT功能验证

表2 指标统计结果

原因分析。单电信ping测试拉网时,5G驻留比为39%。关联通5G双链接后,5G驻留比仅为22.4%。究其原因,在于当前联通的基站版本不支持双连接状态下业务态切换。当联通5G用户占用联通5G网双链接时,基于当前的负载均衡竞合策略,无法在完成对电信4G共享锚点的业务态迁移。只有占用单联通4G时,负载均衡的业务态迁移策略才生效。

处理措施。在站点版本升级到19B后,可通过调整A2起压模门限,通过4G异频切换的方式完成对电信4G共享锚点的业务态迁移。

3.4 竞合后双网路段性能评估

根据测试log分析,联通卡单联通时达到79.8%;双方5G同时开启双链接时,5G驻留比为85%,其中电信5G占用仅为8%。而在联通卡、单电信5G的测试中,5G占比为34.1%(电信的5G为28.7%),去除联通已占用的8%路段,在双链接情况下联通卡未占用的路段为20.7%。

结合联通卡单联通、联通卡双链接的两轮测试log,分别对双链接下已占用的电信8%、未占用的电信20.7%进行数据对比。

4 总结评估

4.1 竞合参数组有效性

根据参数实施效果,竞合参数配置后,在有电信共享载波覆盖的区域:

(1)联通5G用户可基于竞合参数,通过空闲态或业务态顺利迁移至电信共享载波的4G网络;

(2)占用电信4G共享载波后,可与电信5G建立双链接;

(3)建立双链接后,语音、数据业务均正常。

4.2 竞合策略可实施性

根据前期拉网测试结果和双方的竞合参数迁移效果,需根据电信共享载波分布位置、分布数量、信号质量整体评估来具体定义竞合推行策略。

4.2.1 电信共享载波及5G站点连续覆盖区域

联通5G站点可退网处理,采用单电信5G组网,基于共享策略进行数据侧迁移。

4.2.2 电信共享站有覆盖、强干扰区域

建议电信对端将造成干扰的非共享站点进行共享。如果无法共享这些站点,建议保留联通5G站点进行信号补充。对干扰区域涉及的共享站点,修正到联通的切换门限,提前切入联通。在占用联通网络的5G双链接时,不会发起对电信共享站点的信号迁移。如果联通的5G双链接保留,将不再继续切入受干扰的电信站,减少掉线风险。

4.2.3 电信共享站弱覆盖、无覆盖区域

电信共享站弱覆盖区域,建议保留联通5G站点进行信号补充。在电信信号基于弱覆盖迁移回联通4G网络时,可与联通5G建立双链接,保障用户体验。以联通的诺基亚设备作为打底网的主网覆盖,调整联通低速区域策略,使用电信站点进行增补,发挥联合组网优势。少量诺基亚的弱覆盖、低速率区域,使用中兴的设备作为补充。当中兴出现弱覆盖或低速时,回切诺基亚。

猜你喜欢

锚点竞合联通
艺术史研究的锚点与视角
——《艺术史导论》评介
论法条竞合与想象竞合的区分
5G手机无法在室分NSA站点驻留案例分析
5G NSA锚点的选择策略
风起轩辕——联通五千年民族血脉
5G NSA组网下锚点站的选择策略优化
联通发展历史,理解函数概念
银行理财子公司:开辟大资管竞合之道
一张图读懂联通两年混改
微信搭台“联通” 代表履职“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