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云金杆菌等多种药剂对稻纵卷叶螟的田间药效比较

2020-08-19陆秋生陈桂华顾士光朱建文裴义玮

上海农业科技 2020年4期
关键词:卷叶螟杀虫悬浮剂

陆秋生 陈桂华 顾士光 朱建文 裴义玮

(上海市金山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201599)

近年来,上海市金山区水稻生产上稻纵卷叶螟的发生呈逐年平稳但局部为害较重的态势。同时,为保护农田生态环境,水稻生产整体上受到了化学农药减量政策的影响,尤其是对水稻生长中后期的药剂选用要求极为严苛。在此背景下,笔者于2019年在金山区亭林镇周栅村进行了若干种生物农药和化学农药防治稻纵卷叶螟的田间药效比较试验。现将相关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试验防治对象为稻纵卷叶螟。供试水稻品种为“秀水519”,栽培方式为机穴直播,于2019年6月3日播种,每667 m2种植密度为22万株左右。试验田总面积为4 669 m2,水稻成片种植。

供试药剂为300亿孢子/g球孢白僵菌可湿性粉剂(山西绿海农药科技有限公司)、10%多杀霉素悬浮剂(江苏邦盛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100亿孢子/mL短稳杆菌可湿性粉剂(江苏镇江润宇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60 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美国陶氏益农公司)、30亿PIB/ mL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江苏克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5%多杀·茚虫威悬浮剂(江苏克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6 000 IU/mg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江苏东宝农化股份有限公司)、苏云·稻纵颗可湿性粉剂(江苏东宝农化责任有限公司)、10%甲维·氯虫苯甲酰胺水分散粒剂(江苏东宝农化股份有限公司)、14%甲维·茚虫威悬浮剂(江苏长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14个处理(每667 m2药剂用量):(1)300亿孢子/g球孢白僵菌可湿性粉剂36 g,(2)10%多杀霉素悬浮剂20 mL,(3)10%多杀霉素悬浮剂30 mL,(4)100亿孢子/mL短稳杆菌可湿性粉剂60 mL,(5)60 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30 mL,(6)30亿PIB/mL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35 mL,(7) 30亿PIB/mL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45 mL,(8)15%多杀·茚虫威悬浮剂12 mL,(9)15%多杀·茚虫威悬浮剂16 mL,(10)16 000IU/mg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200 g,(11)苏云·稻纵颗可湿性粉剂100 g,(12)10%甲维·氯虫苯甲酰胺水分散粒剂25 g,(13)14%甲维·茚虫威悬浮剂20 g,(14)不用药对照(CK)。各处理不设重复,小区随机排列,每处理区面积为333.5 m2。

1.3 试验实施

施药时间为2019年8月19日,施药时水稻为拔节孕穗期,长势中等偏上,稻纵卷叶螟为卵孵高峰期。按照试验设计,采用3WBD-18型背负式电动喷雾器,全株均匀喷雾用药1次,每667 m2药剂兑水量为45 L。

1.4 试验田土壤与试验期间气象资料

试验地土壤为青紫泥,微酸性,有机质含量为3.5%。施药当天(8月19日)为阴天,施药后14 d内以阴天为主,整个试验期间无恶劣气候因素影响本试验结果。

1.5 调查方法与数据分析

于施药后7 d、15 d,分别调查各处理区的残留活虫口数和卷叶数。调查时,每处理区定3点,每点调查20穴。计算公式:卷叶率(%)=(卷叶数÷调查总叶数)×100;杀虫效果(%)=[(对照区施药后百株活虫数-处理区施药后百株活虫数)÷对照区施药后百株活虫数]×100;保叶效果(%)=[(对照区施药后卷叶率-处理区施药后卷叶率)÷对照区施药后卷叶率]×100。

试验数据用SPSS 26进行统计分析,其中防效数据经反正弦转化后进行方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安全性观察

经施药后7 d、15 d目测观察,各药剂处理区的水稻均无药害症状出现,说明各药剂在本试验剂量下均对水稻生长安全。

2.2 药效分析

由表1可知,施药后7 d,在杀虫效果方面,处理(7)、(8)、(9)、(10)、(12)对稻纵卷叶螟的杀虫防效较好,均为100%;处理(4)、(5)、(6)、(13)对稻纵卷叶螟的杀虫防效也较好,均在90%以上;处理(3)对稻纵卷叶螟的杀虫防效最差,仅为36.67%,显著低于其他药剂处理。在保叶效果方面,处理(6)、(10)、(12)的保叶效果较好,均在80%以上;处理(3)的保叶效果最差,仅为22.94%,极显著低于其他药剂处理。

由表1可知,施药后15 d,在杀虫效果方面,处理(9)、(10)、(12)对稻纵卷叶螟的杀虫防效仍为100%,持效性较好;处理(6)、(7)、(8)、(11)对稻纵卷叶螟的杀虫防效也较好,均在90%以上;处理(1)对稻纵卷叶螟的杀虫防效最差,仅为12.88%。在保叶效果方面,处理(10)、(13)的保叶效果较高,分别为91.80%、98.92%;处理(6)、(9)、(12)的保叶效果也较为理想,均在80%以上;处理(1)的保叶效果最差,仅为8.78%,显著低于其他药剂处理。

表1 各药剂处理的药效分析

3 小结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以16 000 IU/mg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和14%甲维·茚虫威悬浮剂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较好,这两种药剂的速效性和持效性均较理想,可在金山区水稻生产上作为防治稻纵卷叶螟的高效药剂进行大面积推广应用。值得注意的是,16 000 IU/mg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作为生物农药,对生态环境友好,且与绿色防控、有机水稻生产等模式的适应性更好,值得深入研究其在实际生产中的具体应用技术,以进一步提高该药剂的使用效益。

猜你喜欢

卷叶螟杀虫悬浮剂
太仓市近年稻纵卷叶螟发生情况及防治进展
含壳聚糖氨基酸肥料与悬浮剂混合使用下悬浮率的研究
棉大卷叶螟识别与为害症状
0.5%藜芦碱可溶液剂与20%乙螨唑悬浮剂配合应用 防治柑橘红蜘蛛药效试验
农用杀虫灯在我国的研发及应用分析
4种不同品牌杀虫灯对遵义烟田昆虫的诱杀效果
“杀虫专列”
40%氰氟虫腙·甲氧虫酰肼悬浮剂防治稻纵卷叶螟田问药效试验
小学生发明杀虫剂
艾法迪防治水稻稻纵卷叶螟药效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