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分析

2020-08-18蔡李平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高效课堂教学方法小学数学

蔡李平

【摘 要】小学生是较为特殊的群体,他们性格活泼,对任何事物都具有一定的好奇心和探究兴趣。正是因为他们的这一性格特点,才会成就高效的数学课堂。但前提是教师通过有效方式和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数学的热情,并且很好地维持住这种探究的热情。高效课堂的构建一直是数学教师的美好憧憬,笔者希望可以探讨一些教学策略,让憧憬逐渐变为现实。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20)16-0225-02

要想构建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就需要在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投入大量的课堂教学资源,创新课堂教学的方法,尽量缩短课堂教学的用時,切实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让学生从原来的不懂到懂,从枯燥学习到快乐学习,从低效探究到高效思考,这样学生的整体数学学习质量才会得到提升。以下就是笔者对高效课堂的构建分析,对于其中的不足,还望同仁斧正。

1   端正数学教学态度,激发学习兴趣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对于本学科的教学,要端正教学态度。第一,要重视数学教学,以学生的综合、健康发展为第一要务,不能过于强调数学理论、概念的死记硬背,也不能在追求学生考试分数的基础上,对学生实施大量的“题海战术”。俗话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重视数学教学,并不等于追求考试分数,忽视课程改革。要知道新课程改革早已明确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教学意义。第二,要树立公平、公正的教育意识,不要带着“有色眼镜”看待学生。当学生感觉受到教师不公平的对待时,就会存在“敌对”意识。而学生一旦扰乱课堂教学,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就会变得极其困难[1]。所以,数学教师要多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学生心理活动,然后因势利导,设计一些具有趣味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可以切实参与到数学的思考和探究中。如在教学“圆的周长”时,为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以在说讲的基础上结合一些趣味的肢体动作,如“大家来思考一下,生活中的汽车、自行车或者火车,为什么它们的轮子都是圆形的呢?”学生不解地摇摇头,教师继续启发,“大家来看,我现在坐在圆形车轮的汽车上(教师模拟蹲坐的姿势,然后平稳向前推进),现在再来看,如果我现在将车轮换成正方形,那么我坐在汽车上的样子应该是这样的(模仿汽车坎坎坷坷地走过一段路的姿势)……”学生看到教师动作的前后对比后,就会明白“圆形”在生活中的一个利用价值,继而集中精神学习“圆的周长”的相关知识。创建具有趣味的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

2   利用多媒体教学,构建“数形结合”情境

“数形结合”思想是数学教学中的常用方法。以往的“数形结合”多是采用教师当堂绘画的方式,这种方式虽然可以起到一定的解释、说明的效果,但是,由于教师的绘画能力参差不齐,以及画图时间也要占据课堂一部分时间,因此,综合来看,其教学效率并不高。而在教育面向现代化、信息化的今天,结合多媒体教学设备,可以让“数形结合”教学情境的作用发挥到极致。它所设计的“图”与“文”可以融合在一起,形成动态的课件,继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优化教学过程[2]。

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如何引导学生寻找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呢?怎样启发学生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呢?如何诱导学生绘制轴对称图形呢?对于这些问题,笔者以为,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几幅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如“天安门城楼图片”“飞机模型图”以及“脸谱图”等,然后再在这些图像上标出对称轴的位置和数量,这样学生就会明白哪里对称、为什么会对称。因此,利用多媒体教学,既能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也能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图像审美意识,让素质教育改革落到实处。

此外,小学数学教师还可以合理应用“数形结合”思想帮助学生分析问题,从而让学生掌握这一数学思想。之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凭借自己的“数形结合”思维探索数学知识。如对于小学生来说,“两车相遇”的路程、时间和速度的问题,是学习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对此,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到讲台上利用计算机的绘图软件画一画甲车的行驶速度、行驶路程,然后画制出乙车的行驶速度和行驶路程,再用两地的路程除以两车的速度之和就可以得出它们的相遇时间。采用这样的教学方式,一来检验了学生课堂听课的效率,二来也培养了学生自己运用绘图分析和理解的能力,有助于打造高效的课堂教学环境[3]。

3   留意学困生的动向,渗透心理辅导

每个班级几乎都存在学困生,他们的整体学习成绩并不理想,总是很少参与到班集体活动中。与其他学生相比,他们几乎长期处于被忽视、遗忘、孤立的地带,久而久之,其心理就容易滋生“阴暗面”,从而与教师和全体学生为敌[4]。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一名合格的教师,不仅要懂得教育学,更要懂得心理学。”教师应该多关心学困生,可以对其进行一定的心理辅导,帮助他们重拾对学习和生活的信心,这样整个班级的氛围才会更加融洽,数学教学的整体质量才会得到有效提升。如针对学困生可以开展“一帮一”活动,让班级中的学优生帮助学困生,从数学的基础知识入手,定时检查他们的作业完成情况,监督他们完成每日的基本口算训练,随着其基础能力的增加,再有针对性地制定解决问题的试题训练。这样学困生可以在学优生的帮助下重新找到学习的信心,而学优生也可以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实现知识的进一步巩固和能力的提升,从而缩短教学中的“两极分化”,构建高效的数学教学课堂。

总之,小学就好像是人生长跑路上的一个起点。教师在数学实践中,应当善于利用小学生的心理及生理特点,一步一步地调动学生的思考和探究兴趣,让学生快乐地学习数学,养成良好习惯,形成开放思维,进而构建高效而富有乐趣的数学课堂,推进素质教育改革的落实。

【参考文献】

[1]朱新元.基于微课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2).

[2]杨舒媛.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2).

[3]黄益萍.“让学引思”理念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黑河教育,2020(1).

[4]李小国.浅析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学周刊,2019(22).

猜你喜欢

高效课堂教学方法小学数学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