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主探究学习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2020-08-18连美桂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自主探究小学数学

【摘 要】数学是小学阶段的重要学科之一。数学教学中,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方法,探索教学路径,制定多样的教学方案,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自主探究学习法,能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法;自主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20)16-0210-02

自主探究学习法是一种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教师运用多元化教学手段,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对数学课堂的热情,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和综合素质。

1   利用游戏教学,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兴趣

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和学生积极沟通,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行为特征,掌握他们的知识结构和兴趣爱好,从兴趣爱好出发,制定教学方案。小学生处在身心发育的年龄阶段,对事物的理解能力较弱,但都具有活泼好动的行为特点,所以教师可以利用游戏进行教学。游戏深受小学生的喜爱,是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兴趣的有效教学途径[1]。

如在教学《1—5的认识和加减法》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老鹰捉小鸡”这个游戏进行课堂教学,教师扮演老鹰的角色,选5个学生扮演鸡妈妈和小鸡,再在黑板上以简笔画形式画出5只小鸡,老鹰每捉住一只小鸡,就擦掉黑板上的一只小鸡,直到最后教师抓住“鸡妈妈”,黑板上的最后一只小鸡也随之被擦掉。教师利用生动有趣的游戏形式,能使小学生对陌生的数字概念产生生动形象的理解。当遇到不会解的加减法时,学生会自然而然地想到游戏内容,然后用自己熟悉的物体代替数字,最终将问题解决。教师利用游戏进行教学,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数字的认识,提高其加减法的运算能力,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动性。

2   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开发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多媒体教学工具被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调动学生的多重感官,加深学生对课本内容的记忆和理解,开发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如在教学《认识物体和图形》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数字多媒体工具,结合教材知识点制作多媒体课件,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物体和图形,使学生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等物体产生全方位的认识,从而更准确地区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图形。多媒体设备是帮助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有效教学辅助工具,学生在观看多媒体课件画面时,可以调动多重感官,加深对物体和图形的印象。教师以画面调动学生的思维,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记忆知识,使学生在以后运用物体和图形知识时自主回忆相关概念;可以开发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自主探究学习意识。

3   巧设情境,带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热情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情境创设法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也可以为学生创造趣味盎然的学习氛围,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用能力。因此,教师可以结合课本知识,巧設生活情境,使学生的数学能力在情境教学中更上一层楼,激发学生的课堂积极性[2]。

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一课时,教师可以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作为教学道具,使学生对人民币产生初步的认识。然后可以设置一个购物场景:教师充当收银员,讲台就是收银台,把学生的铅笔、橡皮、作业本等物品设置为不同价格的商品,学生作为消费者拿着商品和人民币找“收银员”进行结算。教师在结算时,可以通过故意找错“钱”的方式,测试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程度和换算能力。当学生拿着找错的“钱”找到教师并且说出正确的金额时,标志着学生完成了一次自主探究的训练,具备了一定的人民币换算和计算能力。教师巧设生活情境,将数学教学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能拉近学生和教材知识点的距离,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领悟更多的数学知识,提升学生的数学运用能力和综合素质,使学生具备“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同时将数学知识渗透在日常生活会遇到的数学问题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结合实际应用情境思考的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更多的学习技巧。

4   合作探究,拓展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思维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较低,使得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提高受到了很大程度的限制,过于注重死记硬背,无法活学活用,降低了数学学习效率。因此,新时代背景下,数学教师应该采用合作探究教学法,锻炼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拓展学生的自主探究思维[3]。

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4—5人为一组,开展合作探究学习。然后引导学生利用已知的长方形和三角形等图形,按照画图、裁剪、拼接等步骤得到一个梯形。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可以发挥自己的强项,组内成员也可以对制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探讨和解决。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协作学习能力,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探索能力,深化学生对梯形的理解与记忆,使学生更准确地区分梯形和其他图形的不同之处,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综上所述,自主探究学习法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更透彻地掌握教材知识点,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采取多元化教学手段,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习惯。

【参考文献】

[1]张小华.自主探究学习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分析[J].学周刊,2019(32).

[2]张莉杰.基于自主、探究、合作的小学数学教学浅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44).

[3]范鲁慧.自主探究学习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9).

[4]何李娜.小学数学自主学习法的设计、探索与创新实践[J].上海教育,2019(33).

【作者简介】

连美桂(1971~),女,福建大田人,大专,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数学。

猜你喜欢

自主探究小学数学
借助自主探究式学习,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自主探究 张扬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