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序推进线上教学的策略探析
2020-08-18王静伊
【摘 要】在“互联网+”背景下,线上教学迎来发展机遇。互联网的发展推动着传统教学模式的转变。基于此,本文以物理教学为例,谈谈教师该如何适应线上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三物理;线上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20)16-0134-02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深刻地改变着生活、学习、工作方式,但绝大多数一线教师对线上教学是没有思想准备和经验的。线上教学面临着许多问题:备课时间短,教学任务重,如何远程与学生交流,如何提升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如何深化课堂教学,如何进行课后反馈评价等。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包含生产实践的经验总结,与生活联系密切。线上教学是挑战也是提升物理教学质量的一次机遇。教师除了要掌握线上教学工具的使用方法外,还需要做出如下转变。
1 课前资源整合,知识模块化
从学生发展特点来看,初中生的思维方式正在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自身能力在飞速发展,自我同一性正在构建。为了避免学生在线上虚拟的授课环境中产生无法集中精神或无法找到重难点等问题,教师要避免重复、繁琐地教学,要注重教学资源的整合。第一,物理实验教学是不可或缺的。所以教师除了要精心准备静态资源如文档、PPT以外,也要充分准备动态资源,如视频等,从而利用科学技术将教学可视化、形象化、互动化。第二,教师在备课时需要明确任务型资源、知识性资源、指导性资源、检测性资源等,始终要让学生知道要做什么[1]。任务型资源可以以问题的形式布置给学生预习,从而使学生在线上上课时有问题可依;知识性资源指物理原理、公式等;指导性资源可以是形式多样的,如生活中的现象、根据实验提出的问题或实验视频等,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探索、推理、归纳;检测性资源是课堂练习、观察笔记、小组合作探究性实验等,有利于帮助教师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跟踪学生远程学习状态,从而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
以“汽化”这一知识点为例,教师要明确物理来源于生活,在课前整合资源,课上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汽化现象,使知识形象化,然后引导学生寻找现象中的共性从而理解汽化的本质,并要求学生发现生活中更多的汽化现象。开展线上教学时,教师虽看不见学生,但必须将注意力进一步向学生转移,在备课时以学生为中心,注重资源整合,使知识模块化、形象化,从而更好地明确线上教学内容,把握课堂节奏。
2 课堂教学突出“三性”
从教学环境来看,区别于传统教学,线上教学打破了时空的限制,但学生与教师之间会出现沟通的障碍。这会导致课堂混乱,无法推进进度;会导致学生出现走神、跟不上等问题;会导致教师出现头脑空白,没有线下课堂那种思想活跃、激情澎湃的状态。所以教师应该转变教学方式从而适应线上教学,要突出“三性”,即简洁性、系统性、趣味性。
2.1 简洁性
简洁性包括与学生互动方式的简洁性、语言的简洁性。过于繁琐的线上课堂,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甚至使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
2.2 系统性
知识具有系统性,课堂上教师的教学安排也必须要连贯且具有系统性。如教学“电磁感应”时,如果没有将知识系统化讲解,那么学生听完电磁感应实验,很可能会将电磁的知识混淆。“学不会”是学生不肯学的一大原因,所以线上教学时教师要有意识地注意整节课的安排,这样能很大程度上避免学生混淆知识,而这与线下上课时“行云流水”、润物无声的引导有些许区别。
2.3 趣味性
线上教学时,学生不再遵守线下课堂的规则,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成为线上教学的重要任务[2]。教师要懂得语言的艺术,找到自己与学生生活之间的交点,拉近彼此的距离。如当学生疲惫时,笔者用网络用语“奥利给”激励他们。又如在复习“红外线”时,笔者将这期间的微博热搜词“彩虹屁”搬到了课堂,展示利用红外热效应测量机场流动人员的体温,使学生讨论热情高涨。趣味性不仅仅在于学生与教师之间,也在于学生与学生之间,线上学习让学生之间的交流具有私密性,组织学生讨论也是提高趣味性的手段之一。讨论的话题要具有争议性,要结合生活实际并且难度适中。如在“现代通信”一课中,笔者抛出问题:生活中哪些通信方式使用了卫星通信技术?根据不同的生活经验,学生回答各不相同,有的学生会回答座机,但有些经验比较丰富的学生去反驳并且讲出自己的想法。这样的讨论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此可见,教师要抓住学生多样的特点。线上教学更考验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能力,教师要通过突出课堂教学“三性”,提高课堂效率。
3 课后追踪评价与管理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离不开教师的管理,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判别离不开评价机制。在线上教学中,教师更要注重课后的管理与评价。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教师可以利用较为传统的考查方式,如线上小练等进行检测。还可利用线上追踪、大数据等,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要多与学生在线上联系,便于学生及时反馈。
4 推进生活物理课程
教师要通过线上课程,使学生走进生活,发扬“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基本理念。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家庭小实验(要考虑可操作性、完整性、难度有梯度),如水果电池、浮沉子、密度计、冻豆腐、探究影响声音响度的因素等。可鼓励家长与学生一起完成,从而让学生在学习中提高动手能力,在动手中提高思辨能力。
综上所述,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线上教学必定会越来越受重视。每位一线教师都应该积极面对,转变传统观念,加强自省,让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多样化,使学生获得知识的方式更加自由。要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从而高效开展线上教学。
【参考文献】
[1]楊庆美.基于网络环境的高中物理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实践[C].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20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重庆会场)论文集.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20.
[2]张祝.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科技风,2020(11).
【作者简介】
王静伊(1995~),女,江苏苏州人,本科,一线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