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视域下高校实验室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2020-08-18潘晓铭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教学科研信息化

【摘 要】作为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场所,高校实验室承载着重要的教学任务,也面临着繁琐的日常管理和安全运行工作。在信息化建设背景下,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高校实验室的管理和发展创造了有利机遇。本文简要分析了高校实验室的信息化建设。

【关键词】信息化;高校实验室建设;教学科研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20)16-0015-02

一般来说,高校实验室的信息化建设是利用现代管理理念,借助信息化技术,在融合实验要素和实验服务水平的基础上,提升实验利用率和教学科研效率的系统工程。当前,在推进信息化建设的大背景下,如何推进高校实验室信息化建设,是值得研究和关注的问题。

1   高校实验室信息化建设现状

1.1  信息化建设已被高校广泛关注

当前,国内广大高校普遍借鉴了国内外实验室信息化建设的成功经验。2012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发布《关于进一步开展“十二五”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工作的通知》之后,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项目的实施,对国内高校积极开展教学实验改革、加大信息化建设投入力度,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信息化建设程度作为教学示范中心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中的一个部分,目前受到了国内各高校的普遍重视。

1.2  部分高校实验室信息化建设已经初具规模

目前国内部分实力雄厚的重点高校已经开发了多个集成多种功能的实验教学综合管理系统,这是高校实验室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尝试和可贵经验。其中清华大学开发的集教学实验管理、网上预约教学、教务管理为一体的综合实验选课系统,是国内实验室信息化建设所获得的第一批成果之一,受到国内高校的普遍认可;而四川大学开发的教学实验选课系统,经过多年的实践,已经推广到国内多所高校。

1.3  国内信息化建设水平相较国外先进水平仍有差距

目前国内高校的实验室信息化建设水平较国外先进水平仍有一定差距。很多信息化设备未能得到充分利用,并且出现重复购置现象;实验室开放力度不够,综合效益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实验室的管理体制还不够科学规范,有待进一步完善。如温州大学目前的基础网络环境和基础服务体系,为该校的实验室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必要的基础和条件。该校已经全面覆盖高速光纖传输网络,建立起了完整的校园服务网络体系。从整体上来说,该校相对注重实验室的信息化建设,也为此提供了较为充分的支持,这使得目前该校的实验室信息化建设已经基本成熟。

2   高校实验室信息化建设趋势

2018年4月,《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正式发布,明确了深入推进“三通两平台”、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构建一体化“互联网+教育”平台的主要任务。如何让现代信息技术和虚拟仿真技术为新时期高校实验室建设提供新动力,成为各校关注的焦点和热点。

2.1  信息化建设能够有效推动实验室教学改革

信息化建设的推广实施,尤其是现代教育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产生的实验远程教学、虚拟实验仪器、仿真实验室、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等,能够为实验室教学带来全方位的变化。

一方面,对于学生来说,实验远程教学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虚拟实验是对教学内容的拓展,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仿真实验室是现代多媒体技术对传统的实验教学手段的有效补充和拓展;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能够为理工类或机械类实验室提供教学演示或操作演示,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另一方面,对于教师来说,信息化教学手段能够有效、及时帮助教师获取学生的反馈,有助于教师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模式,创新实验内容和教学方式。还能够促使教师逐步引导学生掌握更高层次的创新能力、设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实践能力。

2.2  信息化建设能够有效提升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水平

对于理工类院校而言,实验室由于含有多种高温、易燃、易爆、腐蚀、辐射等危险物品或操作设备,容易产生隐患,极易酿成安全事故。因此,实验室安全是校园整体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高校实验室的信息化建设水平,有助于提升实验室的整体安全水平。在注重实验室安全建设方面,国外已经有了较为具体的成功先例,如目前在英国、美国、加拿大、新加坡等国的高校中普遍推行的EHS管理体系,就是利用信息化建设手段,综合区域管理、人员分级、风险管控、培训授权等多层次、多方面内容的有效实践。在全套信息化手段和软硬件系统的辅助下,高校相关人员能够利用这套系统,有效保障实验室的正常运行,并能够根据信息记录和结果检查,提升实验室的安全管理质量[1]。这套系统是由跨国企业推广使用至高校实验室管理的,在长时间的实践运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我国高校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2.3  信息化建设能够为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带来便捷

一方面,在实验室内部管理工作中,信息化既可以改变传统的纸质统计和管理模式,有效保存历史数据,更新现有数据,减少错误的发生,同时也可以降低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另一方面,利用信息化手段,可以对实验室内部环境进行严格的监控。特别是对实验室内部的温度、湿度、光照度等要求尤为严格的理工类、机械类实验室来说,信息化手段能够做到及时、准确和有效的监控。

如温州大学拥有多个省部级、市校级机械类实验室和实践教学平台,包括智能制造工程实验中心、激光加工机器人重点实验室、工程训练中心、浙江省现代制造虚拟仿真实验中心、机电工程实验教学中心等,用于服务本校的机电工程、工业工程、车辆工程等相关专业的实验实践教学和兄弟院校同类专业的实验教学与教师培训,并辐射至合作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培训。因此,该校在实验教学工作方面,十分注重借助实验远程教学和虚拟实验室技术,这样不仅不用花费大量资金添置设备,减少了资金消耗,也解决了传统实验室教学中学生考试不便的问题。通过近些年的教学实践,机械类实验室的信息化建设已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自身的优势。在实验室的日常管理方面,温州大学在建设微信服务平台、校园网络预约系统、资产与采购管理平台的基础上,建设了包括基础信息浏览、新闻动态与公告发布、登录与权限管理等功能在内的完整信息化建设体系。这既方便了实验室的日常管理,也为实验室的安全运行提供了有效保障。

3   高校实验室信息化建设的途径

3.1  強化信息化管理目标

要想长远、健康地开展高校实验室信息化管理建设工作,就要明确实验室管理的目标。合理的规范、梳理和整改,是必要的前提。就目前我国高校实验室的情况而言,这个目标可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建立跨高校、跨实验室的网络实验整合中心,实现网络实验资源的信息共享。这样既可以增加各高校之间实验室人员的交流和沟通,又能够最大化地避免实验设备的闲置和老化,减少资源的浪费。二是整合传统的分散式管理模式,在网络教学的基础上,通过信息化平台,减少实验室设备的浪费[2]。

3.2  加大信息化建设投入

广大高校应当加大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力度,不断完善实验室信息化建设的技术标准,将实验室建设纳入高校的总体建设布局中,长远布局,同步发展。同时,广大高校也应当根据自身的特点和特殊情况,选择最适合本校情况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实验室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是在先进的数字技术基础上,融合了管理科学、计算机技术的综合性系统。目前,许多院校都在建设属于自己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但是各个高校或者实验室的情况不尽相同,因此不能简单照搬其他学校或其他实验室的信息化管理系统,而应当在借鉴其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加以改良和创新。

3.3  提升信息化安全水平

针对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要树立起以预防为主的观念,在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立之初,就要将实验室的安全工作作为实验室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各高校应当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制,针对本校的实际情况,结合本校实验室安全信息化管理的需要,从观念意识、管理制度、技术手段等方面切实提升信息化安全水平[3]。

3.4  培养信息化人才队伍

实验室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是影响实验室能否正常而稳定运行的重要条件,是影响实验室能否稳定安全运行的直接影响因素。因此各高校应当注重培养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素质,充分调动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可以通过技术交流、定期培训等手段,以提升实验室工作人员的信息化工作水平。

综上所述,高校实验室信息化建设的程度,对实验室的工作效率、管理效能和运行模式,产生着深刻而广泛的影响。推进实验室信息化建设,能使广大高校实验室的专业教学科研工作稳步提升,充分与国际接轨;能为我国科技创新人才培育提供良好的基础保障和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韩方珍,曹咏,冯蜀茗,肖媚燕,徐东风.中外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现状分析启示与对策[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8).

[2]汤文莉.高校实验室信息化管理问题及对策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9(12).

[3]陈亮.基于高校实验室信息化管理建设途径的研究[J].信息与电脑,2019(8).

【作者简介】

潘晓铭(1980~),男,浙江温州人,硕士,温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实验师。研究方向:先进制造技术、实验室建设与管理。

猜你喜欢

教学科研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2017年《农业信息化》1—12期总目录
中小学教师为什么不热衷科研
高职教学科研基层组织建设研究
小学教师胜任力及其提升策略研究
论职校教师如何开展课题研究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设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