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T.S.艾略特《荒原》的东西方哲学思想探究

2020-08-18蒋玉霜

文存阅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二元对立荒原

摘要:作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T.S.艾略特是美国最伟大的现代诗人之一。与此同时,他也是一位哲学家。其诗在展现现实面貌的同时也蕴含着深刻的哲思。作为现代诗派里程碑的《荒原》也毫不例外。本文旨在探讨《荒原》中蕴含的东西方哲学思想。

关键词:尼采哲学;二元对立;东西方哲学

著名长诗《荒原》被认为是现代派诗歌的里程碑,20世纪西方文学中的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杰作。一经出版,便备受关注。除了诗人深厚的文字功底,晦涩难懂的用典之外,诗歌中展现的荒原状态即现代人的精神危机恰好契合了现实生活中的人们所处的精神状态。全诗共分为五个部分,分别为《死者的葬礼》《一局棋戏》《火的说教》《水中的死亡》和《雷的说话》。在第一个部分诗人描绘了一个知识分子的精神荒原;第二个部分描绘了贵妇的精神荒原;第三个部分描绘了下层人们的精神荒原;第四个部分是腓尼基水手的精神荒原;诗歌的最后一个部分,诗人提出了不同阶层的人摆脱迷茫、走出精神荒原的途径。笔者认为,五个部分各自成章,看似毫无联系,但实际上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前四个部分分别描绘了不同阶层人的精神生活,突出表现了这样一个思想:在西方世界,无论是贵族还是贫民,知识分子还是平民大众,都深受精神危机的困扰。通读全诗,笔者认为其蕴含着深厚的东西方哲思。

1.上帝已死、永劫同归的尼采哲学

“上帝已死”是尼采重要的哲学论断。对于信仰基督教的西方世界而言,这一论断无疑是一颗重磅炸弹。在尼采眼中,基督教宛若“腐朽的粪便一样的成分”(罗素,2010:394)。笔者认为尼采呐喊着“上帝之死”所反映出的哲学道理在一定程度上与此诗相近。在《荒原》中,来自各个阶层的人们都深陷不同程度的精神空虚之中。这种心灵的迷失很大程度上源于信仰体系的崩塌。这清晰地传达了尼采所信奉的“上帝已死”的哲学观点。对于这种裹挟人们的精神迷失,诗人流露出了深深的忧虑。然而,诗人并没有悲观与绝望。诗人懂得尽管人们过去的精神支柱-上帝不复存在,但人们可以在生活中寻找新的信仰寄托,燃起新的希望。《荒原》除了体现尼采“上帝已死”的哲学观点,也与后者宣扬的永劫同归的思想相契合。尼采是一个矛盾式的人物。在他的哲学著作《善恶之外》中他慷慨陈词,盛赞自由的精神和意志,不遗余力地鼓励人们挣脱已有的一切道德束缚。然而,在他的另一本著作中,他提出了一个让世人倍觉沉重的概念,即永劫同归。他认为人生毫无新意,每个人的生命不过是一段又一段经历的重演。我们人类不过是广袤的宇宙中无足轻重的一粒尘埃。这种永劫同归的哲学思想在《荒原》的第四部分有所体现。诗歌的第四个部分是全诗最短小精悍的部分,主要讲述了一位曾经无比风流倜傥、英姿飒爽的腓尼基人水手,在他死后,一切都化为灰烬的故事。一切荣辱得失、曾经的光环与荣耀都随着他的死去而当然无存。此处,诗人表达的一个哲思就是:无论一个人在世时多么光鲜亮丽,死后一切皆为过眼云烟,在整个人类的历史进程中,个体的生命显得十分渺小。此外,诗人提到腓尼基水手历经青年和老年时期之后,最终进入“漩涡”,暗示生命不过是一段又一段经历的反复循环。与尼采主张的永劫同归不谋而合。

2.诗歌中二元对立的拆解

不同于笛卡尔的二元对立学说,现代哲学提倡解构——即二元对立的消解。作为一首现代诗,《荒原》亦主张二元对立的溶解。在诗歌的第一个部分《死者的葬礼》中,“生”“死”这一传统意义上的二元对立体被拆解。诗歌中,叙述者反复强调一种“不生也不死”的状态。在这样一种情况下,生与死的不是一个完全对立的概念,即生与死之间还有别的状态。如此一来,生与死的这一两元对立体被消解。有关生与死对立关系的消解在诗中的第五个部分也有体现。“我们曾活过而今却垂死”。这样一种二元对立的消解更好地突出了处在精神荒原中的人们那种麻麻木不仁、醉生梦死、半死不活的状态,从而极大地深化了诗歌的主旨。除了对“生”与“死”这个二元对立的拆解,诗人也对其它二元对立体进行了解构。诗歌中“过去”与“现在”,“真实与虚幻”的对立关系显得模糊不清。《死者的葬礼》中描绘的“不真实的城”却真实地再现了伦敦城的景况。这种真实与不真实关系的破除使读者游走在真实与虚幻之中,淋漓尽致地呈现了生活在荒原中的人们的精神状态——麻木、混沌,引人深思。

3.诗歌中折射出的佛教思想

《荒原》中有好几处地方折射出了佛教的睿思。众所周知,基督教宣扬禁欲主义,而源自东方世界的佛教更是将禁欲主义发扬到了极致。诗歌中的整个第三部分就是一幅欲望世界的众生图。诗人形象细致地描绘并且抨击了女办事员、商贩们纵欲的糜烂生活。纵观全诗,读者们不难发现尽管诗人内心沉重,但他并未彻底地绝望。而是在绝望中燃起了一丝新的希望。这丝希望便是来自宗教的救赎。《荒原》第五部分以四个梵语词结尾,前三个意为“舍予”,“慈悲”,“克制”,充分体现了东方佛教思想对《荒原》创作主旨的影响。当欲望之火在整个西方世界如洪水猛兽般肆虐时,诗人是清醒的。他明白,人们的困境是信仰缺失和过度的物欲所致。于是,他向佛陀虔诚地祈祷,寄希望于借助佛教的智慧来扑灭这场欲望之火。最后一个梵语词“shantih”出自佛教的经典之作《奥义书》,意为“平安”。在梵语中接连唱颂三遍“shantih”,意为内心平和,即能够平和地接纳“我”“你”“他”。在《荒原》的结尾处诗人将其重复了三遍,表达了其对人们走出精神荒原的美好希冀。在这里,艾略特向佛教发出了呼救之声,寄希望于佛教宣扬的慈悲为怀、乐善好施、克制、利他的精神能够引领西方人慢慢走出荒芜贫瘠的精神荒原,从而拥抱平和和安宁。

《荒原》中蕴含的东西方哲学思想对于生活在现代的我们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现代社会是多元的,看待生活的视角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不能再用过去那种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二元对立思想看待当今社会的各种现象,而应以一种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去对待万事万物,而不能做无脑的喷子。再者,生活在物欲横流的现代商品经济社会,我们随时都有可能精神迷失。所以我们需要佛教所倡导的“舍予”“慈悲”“克制”的理念来警惕自我不被欲望所俘获,从而拥有更加平和的心境。总而言之,东西方哲学思想渗透在《荒原》的字里行间,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挖掘。

参考文献:

[1]Nietzsche,Friedrich.BeyondGoodandEvil[M].Edinburgh:CambridgeUniversityPress,2002.

[2]艾略特.荒原.赵萝蕤译.外国现代派作品选:第1册(下)[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

[3]罗素.西方哲学史[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4]尼采.尼采谈人生权力意识[M].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04.

[5]汤永宽.是瓶子还是笼子关于《荒原》题辞的译文[J].外国文学评论,1998(01).

[6]张剑.艾略特与印度:《荒原》和《四个四重奏》中的佛教、印度教思想[J].外国文学,2010(01):42.

[7]曽艳兵.“我既不是活的,也未曾死”-论艾略特的《荒原》[J].东方论坛,2003(03):21.

[8]朱梦娜.《我们气候的诗》的哲学主题[J].时代文学,2014(06):126.

作者简介:

蒋玉霜,女,汉族,湖南永州人,硕士,邵阳学院,助教,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猜你喜欢

二元对立荒原
荒原童话
在荒原上
三月的风
福尔摩斯·银色马(下)
《小城畸人》中二元对立的消解
《美丽人生》中的二元对立
荒诞与现实——《纽约提喻法》结构主义分析
《长腿叔叔》中女性主义代表
论迟子建《世界上所有的夜晚》的人文关照与生命美学构建
寓言《黑羊》的二元对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