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诗歌语言的赏析策略研究
2020-08-18苏芳香
苏芳香
摘 要:古典诗词具有丰富的美学内涵,其语言、诗情、情景、色彩蕴含着巨大的美学价值。诗词教学应引导学生在推敲文字中“审”美、情景吟诵中“审”美、绘景传情中“审”美、领悟诗情中“审”美,使其在诗情画意中受到“审”美教育,促进他们的创造力、想象力等方面的发展。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诗情画意;审美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11-20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16-0043-02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古典诗词读来字正腔圆、铿锵有力、娓娓动听,吟诵起来抑扬顿挫,有着强烈的节奏感,充满音韵美。这只是诗词美的一个比较浅显的方面,诗词的美绝不仅限于此。“诗词之美,美在色彩的应用,美在景色的描绘,美在意境的统一……”。小学课本中的古典诗词多是千百年来争相传颂的经典之作,既适合小学生阅读欣赏,又包含很高的审美价值。
部编版语文教材增加了许多古诗词的相关内容,仅要求其背诵诗词已经满足不了学生发展的需求。重视国学并抓住古诗词这一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古诗词的诗情画意中“审”美显得尤其重要。诗词“审”美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还可以使学生获得审美的体验与熏陶,提高学生美学的创新能力。
一、质疑炼字,在推敲文字中“审”美
王安石一首《泊船瓜洲》传颂千古。特别是“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一个“绿”字用得极为传神,被历代文人誉为字词锤炼的典范。因为“绿”字为全诗增光添彩,使其大为生色。“绿”原是形容词,在诗中活用为动词,就是吹绿、变绿的意思,在语法上是使动用法。“春风又绿江南岸”是说春风使江南岸变绿了。
“绿”字不仅把春天写得生机勃勃、绿意盎然、色彩鲜艳,还形象生动地活化了春天。诗人这种“移觉手法”用得巧妙。人们能感受到和风拂面,靠的是听觉和感觉。在“吹面不寒杨柳风”的春天,春风却是悄然无声的,现在用“绿”字绘春风,将难以捕捉的风动态化了。透过诗句,读者仿佛能看到春风吹过江南两岸,绿意勃发,一片新绿,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绿”字似乎成了诗中无可挑剔的“诗眼”。
看起来“绿”字无可替代。但是,江南岸仅仅只是一片绿色吗?笔者曾经漫步于翠屏湖畔,发现除了绿色的草,还有各色野花,红的、黄的、紫的……争奇斗艳,赏心悦目。这一现象引发笔者反思,因此,在教学《泊船瓜洲》时,笔者引导学生尝试“挑战”王安石:“诗人在写这首诗时,先后用过‘到、如、过、满……,经过一番斟酌,最后才选定‘绿字。此诗歌的创作故事被传为美谈。今天我们也来当一回诗人,想一想,还有哪些字比‘绿字更好?为什么?”
学生找了一些“绿”的近义词。
“我覺得可以换成‘翠字。”
“绿可以换成‘画。”
“为什么?”
“因为春天就像一个大画家,他把大画笔一挥,江南岸就冒出一大片花花草草,姹紫嫣红,可美了。”
“老师,我觉得‘艳字也可以,因为春天是艳丽的,色彩鲜艳的……”
学生思维活跃,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说“彩”字好,因为春天是五颜六色的;有的说“香”字好,因为春风吹过,花香弥漫;甚至有一个学生说换成“浓”字,因为春天是浓郁的,绿得浓,花香浓……一个“绿”字引发学生思维的大碰撞,让学生的灵感火花闪现。在这节课中,学生不仅发现了诗歌语言的精确美、凝练美,感受了诗歌的意境美,还想象了春天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创造了美,并且丰富了诗歌的色彩美和内涵。多彩的、缤纷的春天,才是学生心目中的春天。一个“画”字让五颜六色的春天画面动态感十足,充满动态美。一次质疑就是一次“审”美教育,学生徜徉于古典诗词的意境中,于字词推敲中感受了诗词的动态美、色彩美和意境美。
二、平仄有序,在情景吟诵中“审”美
不管是何种句式的古诗词,都平仄有序,简短精练,朗朗上口。诗词的语言美,首先是指语言的音乐美。例如,《渔歌子》一词句句押韵,节奏和谐,韵律婉转,乐感极强。语言风格清新质朴,色彩明丽而不矫揉造作,融合一种出淤泥而不染的古代文人的淡泊、高洁的高情远意。正如南宋严羽《沧浪诗话》所说:“大家之作……其词脱口而出,无娇柔妆束之态。”宋词更是一种可以和乐歌唱的古诗词,就是吟诵起来也朗朗上口,婉转和谐,富有音乐感,听来音韵悦耳悠扬,让人感受到均匀和谐的节奏美。
怎样让学生学会欣赏这种美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不同的情景下进行吟诵。比如,荡舟江面出没风波时吟诵,坐在船上悠闲自得地打着拍子吟诵,欣赏鳜鱼怡然游动时吟诵。学生在此启发下表演划桨时吟诵、撒网时吟诵、收网时吟诵的情景,不同风格的《渔歌子》在此尽情演绎,学生在想象吟诵中“审”美,兴趣盎然。
三、虚实结合,在绘景传情中“审”美
虚实结合是古诗词重要的艺术手法之一,“实”是诗人描写的客观存在的实体形象部分,而“虚”是指实体形象所暗示的抽象的空白形象。该表现手法通过实景的描写让读者联想到虚景,给人无限的遐想与回味。
人们常用“虚由实生,实仗虚行,以实为本,以虚为用”来分析诗词中的虚和实的关系。其实,这里的虚是指情、志、理,即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事喻理;而实是指情、志、理所依托的景物。李白所写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通过描写别时之景寄托着李白对亦师亦友的孟浩然依依惜别的深厚情谊,是抒情。写景是实,抒情是虚,对这种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的写法,小学生难以理解。教师在教学时应多加引导,可以借助多媒体展示画面:岸边杨柳依依,江上沙鸥点点,白帆随着江风渐行渐远,消失在蓝天尽头……接着深情叙述:“不忍别,终须别。你看,人有情,景也含情,孟夫子登船离岸,李白伫立在江边。”
教师引读:
江风鼓起白帆渐行渐远,李白——
白帆消失在水天相接处,李白——
教师配音描述:“一江春水,流淌着友情,此时,在李白的眼中,只有孟浩然所乘的白色帆船了。他久久伫立着,深情凝望着……”
教师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李白看着驶向蓝天尽头的白帆,水天一色,他在想什么?心里还在默默地说什么?此时,杨柳、沙鸥也仿佛受到了感染,有什么表现呢?”
此情此景,学生一定能够感悟到年轻浪漫的李白送别亦师亦友的孟浩然,别情离意也充满了如诗如画的美。这种难舍之情借助虚实结合的艺术表现手法给学生留下了一种若有若无的感觉,留给学生无穷的想象余地。此番“审”美让别情离意在诗情画意中得以体现,而诗的艺术韵味,如茫茫水天,悠然旷远。
四、色彩缤纷,在领悟诗情中“审”美
古诗词中用语言描述色彩的表现手法多样,最常用的是对比鲜明的色彩表现手法,诗人通过强烈对比、和谐映衬手法的融合运用使诗词更具色彩美。
《渔歌子》描写水乡风光,借理想化的渔人生活自道其隐居江湖之乐,寄托了作者爱自然、慕自由的情趣。词的开头两句就勾勒出了一幅色彩明丽清新的“江南春景图”。“西塞山前”点明地点在太湖附近。这里的春景如何呢?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白鹭飞翔图”“桃花流水图”“鳜鱼戏水图”。学生先想象这群白鹭在西塞山前飞翔的样子,再想象肥嘟嘟的鳜鱼在水里自由自在地玩耍嬉戏的情景。教师启发学生边想象边叙述“在黛色的山峦前,洁白如雪的鹭鸶翩翩飞翔,如霞似粉的桃花争奇斗艳,清澈碧绿的江水欢畅流淌,鲜美名贵的鳜鱼潜游水底”。就这样,教师借助语言这个媒介,让学生走进一幅“桃红、水绿、鱼肥、鹭飞”的清新艳丽、境界开阔的画卷中。
诗画相兼的张志和不仅寄情于景,以画入词。他还将动静相宜的五种事物相互嵌合:黛山、鹭飞、水流、花漂、鱼潜。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相济。这幅“烟波垂钓图”是泼墨画,是写意画。张志和似泼墨挥毫,又似不着一筆。简约的十四字构成水墨淋漓的画面:青山绿水、白鹭飞翔、桃花纷飞、青黄游鱼。色彩之丰富、明丽在古典诗词中极为少见,而且浓淡相宜。“白鹭”与“桃花”在着色上一冷一暖,对比鲜明。“青箬笠,绿蓑衣”中的“青”“绿”相邻,在绘形绘色中充满了和谐安宁的美,并简明勾勒渔夫最具代表性的形象特征——戴笠披蓑。“斜风细雨不须归”对渔父来说,不正是他对美的发现,对美的执着追求吗? “不须归”正是他的内心体验——由于陶醉在清丽秀润、如诗如画的江南春色中,所以不避风雨,流连忘返。不仅是“不思归”,还是上升为“审”美评判形式的“不须归”。
此词的“审”美教育应在教学中先指导学生品析词句,感知词的内容;再抓住白鹭飞、鳜鱼肥等江南特有的美景让学生领悟如山水画般的优美意境。而如何让学生感悟到词人寄情山水的情怀呢?课堂上,教师可以扮演一个采访者,以采访渔翁的形式,让学生在灵活有趣的一问一答中感悟词人“不须归”的理由:表面上是景美、雨小、鱼肥,实际上是不再留恋仕途,向往自由、怡情山水、乐享隐居之情趣,从而使学生与此词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五、结语
在所有文学作品中,最富有审美性的显然是诗歌。苏雪林说:“诗乃美文之一种。”古诗词绘就的诗情画意、逸美超脱的意境、色彩缤纷的画面,都能引领学生走进古代艺术殿堂。在古诗词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让学生在诗情画意中徜徉,陶冶情操,从而受到美学熏陶。
参考文献:
[1]吴晓凤.略谈古典诗歌中的虚与实[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2010(4):139-140.
[2]周承伟.谈古诗词中的虚和实[J].云南教育·中学教师,2008(4):38.
[3]陈 颖.品诗学文,感悟真情——《黄鹤楼送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J].小学教学参考·语文版,2009(10):46-47.
[4]腊金萍.论岑参边塞诗的奇特峭拔之风[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5):204-205.
[5]朱光潜.诗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6]黄超萍.小学诗歌分阶段教学研究[J].黑河教育,2020(6):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