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龙江省国家森林公园游客对自然教育需求的差异评价

2020-08-18祁雨蒙

经济师 2020年8期
关键词:在校学生国家森林公园游览

●刘 畅 祁雨蒙

一、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逐渐远离了自然环境,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去自然化”生活容易引发亚健康和心理疾病。城市绿化增加绿植覆盖面积,能够缓解空气污染、稳定水土生态,却无法挽回人们心灵的缺失,自然缺失症不再是儿童的专属问题,逐渐呈现出向全年龄段蔓延的趋势。同时,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扭转当前的局面不仅依靠国家的大力投入,也与每一位民众密切相关,提升民众生态保护意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自然教育是当今生态文明建设的创新实践和重要一环,在森林公园等自然园区内开展自然教育,起到充实民众业余生活作用的同时,有利于引导民众树立起生态保护意识。2019年4月下发的《国家林草局关于充分发挥各类自然保护地社会功能大力开展自然教育工作的通知》中,国家提出要大力提高对自然教育工作的认识,建立面向公众开放的自然教育区域,提升自然教育服务能力,打造富有特色的自然教育品牌。黑龙江省自然资源优越,国家级森林公园名目众多,具有长期开展自然教育、建立自然教育品牌的显著优势。但在当下,省范围内仍然存在自然教育服务亟待提档优化的问题,大多数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没能充分发挥自然教育基地的功能。

本文针对自然教育受众需求进行研究。国内对此的研究多将受众根据人口学特征划分出不同人群,并对其需求进行差异化分析。分众理论强调受众群体具有不同的信息及服务需求,认为对受众进行精准定位,能够取得较好的传播效果。对自然教育受众进行群体划分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在国内自然教育蓬勃发展的背景下,采用K-means聚类分析与结构方程二阶因子模型相结合的方式,构建需求偏好评价指标体系,对黑龙江省国家森林公园游客的自然教育需求进行差异化分析,并针对不同游客需求差异提出自然教育优化建议,以期对黑龙江省国家森林公园改进自然教育服务、充分发挥自然教育功能提供依据。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黑龙江省范围内金龙山国家森林公园、凤凰山国家森林公园、香炉山国家森林公园、五大连池国家森林公园的旅游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四个国家森林公园的实地调查走访,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根据不同景区、不同时段随机抽取在场游客进行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70份,无效问卷18份,回收有效问卷252份,有效回收率为93.3%。

(二)变量选择

在调查问卷中,对游客的人口学特征(年龄、职业、月收入、常住地等)及游览行为特征(出行方式、同游者、信息来源、游园时长及游览目的)、需求偏好展开调查。

其中需求偏好方面,在文献搜集与专家咨询的基础上,本文从信息需求、活动需求、形式需求和场所需求这四个维度来构建自然教育需求偏好评价指标体系。上述的四个维度不能直接衡量,需要通过具体指标来反映,基于此筛选20项可观测变量来推导出四个潜在因子,并采用李克特量表进行级数划分,由1至5为不需要到非常需要。样本描述信息如表1所示:

表1需求偏好评价指标体系变量表

(三)数据处理

运用SPSS 23.0进行问卷数据的录入,对问卷中少量缺失的指标使用均值替代法处理。进行方差分析,结果P值<0.05,说明问卷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信度检验采用Cronbach’sα信度系数法,四个潜在因子的Cronbach’sα系数在0.743~0.912之间,说明该调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

(四)研究方法

以所收回的问卷数据为基础进行分析,发现在森林体验人群中存在几个比较典型的类别。为了划分森林体验人群,利用K-means聚类分析方法对被调查者进行分类,将关注特征进行选型独立拆分和0-1重新编码,具体包括:人群基本情况(年龄、同游者)、人群游览行为特征(信息来源、出行方式、游园时长及游览目的)。

为对比各类人群需求偏好的差异,探究各项潜在因子(信息需求、活动需求、形式需求、场所需求)与总需求偏好之间的关系差异,根据需求偏好评价指标体系,本文基于MSQ理论框架进行二阶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

三、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一)聚类分析

在所收回的问卷数据为基础进行分析,发现在森林体验人群中存在几个比较典型的类别。为了能够让不同的人群对国家级森林公园具有较好的体验感,本文通过探究不同类别的人群的需求偏好,以明确目标人群特点,为自然教育发展提供参考。

为找出森林体验人群的特征,利用K-means聚类分析方法对被调查者进行聚类,将关注的具体特征进行选型独立拆分和0-1重新编码,具体包括:人群基本情况(年龄、同游者)、人群游览行为特征(信息来源、出行方式、游园时长及游览目的)。聚类结果如表2所示。

表2基于K-MEANS聚类方法的人群体验聚类结果

(二)结构方程模型构建

本文采用二阶因子构建结构方程模型。二阶因子模型能同时求出指标对一阶因子、一阶因子对二阶因子的因子载荷,标准化后的因子载荷衡量了指标与一阶因子,一阶因子与二阶因子的关联程度,这是传统的结构方程模型所不可比拟的。因此,采用二阶因子结构方程模型能更加真实有效地反映出各因子之间的内在联系。本文中为了进一步探究不同游客各项潜在因子与总需求偏好之间的关系差异,故进行二阶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

表3二阶修正模型检验与拟合优度结果表

如 表3所 示,卡 方=326.31较 小,CFI、NFI均>0.9,RMSEA=0.027<0.05,RMR=0.033<0.05,该二阶结构方程模型具有良好的拟合效度,社会大众、亲子家庭和在校学生的二阶因子结构方程模型结果如表4所示。

四、三类人群需求差异评价

根据游客需求偏好二阶因子模型标准化系数对基础保护技能、养生休闲项目等20个观测变量进行排序,如表5所示。

(一)社会大众

林荫景观步道(x18)、植物园(x20)、旅游相关信息(x6)、健身运动项目(x7)、山林栈道(x19)、森林浴场(x20)与养生指导(x4)这七项的标准化系数均达到0.8以上,其中有四项指标均属于场所需求,且场所需求在总需求中是最重要的,路径系数为0.97。这反映了社会大众群体在游览森林公园的过程中更偏好享受游览过程,获得旅游体验;另外,由于社会大众群体中老年旅游团的占比较大,因此对户外健身、养生活动及养生指导类信息有较高的关注度。

表4森林用户需求偏好二阶因子模型标准化系数

表5游客需求偏好二阶因子模型标准化系数排序表

社会大众是本次调查中人数最多的群体,这一群体年龄分布较为广泛,大多为50~70岁的老年人,往往呼朋引伴跟团出行,且游览多为放松身心、亲近自然等娱乐目的,与之相对应,社会大众对旅游相关信息及园区自然环境更为关注。因此,对社会大众的自然体验教育内容主要为感受园区内的自然生态环境,了解基础的环境保护知识,在旅途中放松身心,建立起对自然的热爱与亲近,从而养成爱护环境的习惯。

(二)亲子家庭

展览讲座(x14)、基础保护技能(x2)、文字宣传册(x15)、教育游学项目(x10)、山林栈道(x19)、生态科普知识(x5)与健身运动项目(x7)这七项的标准化系数均达到0.8以上,其中活动需求占比最大,路径系数达到0.98;其次是场所需求,此类场所锻炼身体、亲近自然及科普作用突出,符合亲子家庭开阔视野拓展知识及对孩子进行生态环境教育的教育需求。这反映了亲子家庭一般对具有儿童教育意义和增进亲子关系的服务项目较为偏好。

亲子家庭这一群体的人员构成较为特殊,一般为家长带领儿童出游,游览目的也是围绕儿童相关,如陪伴家人、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对孩子进行生态教育等,对获取生态知识及接受自然体验教育的态度更为积极主动。因此针对这一群体,应在提供轻松舒适的游览体验的基础上,增添多样化知识传播方式,如文字、宣传册等图文声色并茂的信息载体以及趣味化亲子活动等,寓教于乐,从而满足亲子家庭出行需要,同时起到科普文化基地的作用。

(三)在校学生

基础保护技能(x2)、展览讲座(x14)、文字宣传册(x15)、山林栈道(x19)、生态科普知识(x5)与宣传视频(x16)这六项的标准化系数均达到0.8以上。其中信息需求是最重要的,路径系数达到0.89;相比较而言,场所需求重要性比较低,这是由于在校学生的出游形式大多为有组织的研学和课外拓展活动。

在校学生来到园区的目的更明显地指向获取知识、接收信息,这一群体往往参与了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组织的研学活动,年龄在12至22岁不等,但大多数为初高中学生。活动范围广,停留时间短,对标识解说和系统讲解的依赖程度高。对于此类群体,应充分发挥园区生态教育功能,提升园区解说服务水平及线路规划科学性;对研学项目的设计也应与具有相关知识的专业人员进行对接,确保知识传递的准确性和丰富性。

(四)横向比较

在校学生对展览讲座、文字及视频宣传形式的重视程度明显高于亲子家庭;且标识及语言解说的路径系数明显高于社会大众和亲子家庭,说明在校学生对此类信息含量较高的形式载体更为青睐,在校学生希望从游览中获得更多知识。由此可见,三类游客群体获取知识主动性由强到弱分别是在校学生、亲子家庭、社会大众。

社会大众对森林体验自然教育的需求偏好,多集中于放松身心且娱乐性相对较高的服务项目,亲子家庭及在校学生在信息需求中都对基础保护技能和生态科普知识等内容更为偏好,符合其获取更多知识及技能的游览目的。但就横向比较而言,亲子家庭对教育游学等活动项目的需求更加明显。由此可见,娱乐需求由高到低分别是社会大众、亲子家庭及在校学生。

另外,户外探险项目在这三类人群中间受重视程度都很低,这体现大多数出游者对较为刺激的户外项目兴趣不大,自然体验的安全性和稳定受到了大多数人的关注。

五、小结

在聚类的基础上对社会大众、亲子家庭及在校学生的需求偏好进行横向及纵向比较,分析得到三类人群对在森林公园中接受自然教育的需求偏好差异,得到三类人群的个性特征,且从横向比较了解到:获取知识主动性由强到弱分别是在校学生、亲子家庭、社会大众;娱乐需求由高到低分别是社会大众、亲子家庭及在校学生。因此,黑龙江省国家森林公园要提升服务水平,充分发挥自然教育功能,就要因人制宜,根据不同游客的自然教育需求对其进行针对性内容设计,以满足不同游客的自然教育需求。

猜你喜欢

在校学生国家森林公园游览
绘画作品选
绘画作品选
银川地区10~18岁青少年在校学生意外伤害流行病学现况调查
来,一次游览七个世界
东台黄海国家森林公园:以绿之名,拓荒出“养心”景致
游览乘法大观园
基于文本挖掘的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形象感知研究
美术馆游览指南
三门江国家森林公园旅游产品定位及其市场开发策略
论岘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的历史由来和文化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