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川省果桑与桑葚果酒产业调研报告(2)
——四川省桑葚果酒产业发展状况

2020-08-18周劲松黄丹丹

经济师 2020年8期
关键词:果桑果酒桑葚

●曲 都 周劲松 胡 澜 黄丹丹

作为中国蚕桑主产区,四川省栽桑养蚕的历史几乎与整个中华文明史同庚。四川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是当之无愧的蚕桑大省,却不是蚕桑强省,还存在资源利用效率低、产品结构单一、产品附加值不高等问题。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丝绸蚕桑业的衰退,既与丝绸加工企业存在企业规模偏小、辐射面窄等有关,又与这些企业缺乏具有市场竞争力和高附加值的产品和品牌有关。果桑产业是四川省目前发展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成为四川省脱贫奔小康、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2019年,四川省委1号文件《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落实的意见》中,明确要围绕现代农业园区发展建设农产品优质生产基地,制定川茶、川薯等四川农业“10+3”产业体系推进方案,川桑与川粮(油)、川猪(家禽)、川茶、川薯、川药、川竹、川果(花椒)、川菜、川鱼10个“川字号”优势特色产业纳入了农业“10+3”产业。果桑为桑树品种选育过程中开发出的新品种,以采摘优质桑葚为主,兼顾桑蚕饲养。桑葚甘甜爽口,营养价值高,富含芦丁、花青素、白黎芦醇等多种活性成分,被医学界誉为“21世纪的最佳保健果品”,是国家卫健委确定的首批“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农产品之一,具有多种食用、保健及治疗功效。四川省的丝绸蚕桑业缺乏强有力的附加产品。桑椹(桑树的果实)在四川省有很大的存量,成熟后的桑椹不利于保存,不利用好就会产生浪费,桑椹果酒是很好的解决办法。四川目前以果桑为原料进行深加工的桑葚果酒生产企业有20多家,2019年全省桑葚果酒产值超过2亿元,年销售额近1亿元(严重滞销)。根据年产能、年产值和年销售额等综合情况,桑葚果酒已经成为继葡萄酒之后的四川第二大类果酒。发展果桑产业,对调整产业结构,延伸蚕业产业链,开发功能型保健产品,提高蚕桑业的附加值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发展高效观光生态蚕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为了打造四川桑葚果酒产区品牌,做大做强做优四川省果桑产业,完成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的建设,2020年4月,在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由四川省葡萄酒与果酒行业协会、四川蚕桑创新团队组织,对四川省桑葚果酒行业进行了一次专题调研活动。此次参与调研的有四川轻化工大学、川北医学院等高校及部分桑葚果酒生产企业管理者共计15人,奔赴攀西地区、川南、川东北、川西等12个县市区,考察调研了全省主要的13家桑葚果酒生产企业。大家深入到车间酒窖,了解桑葚果酒生产企业目前的产能、产量,主要生产设备与工艺,产品研发和项目,市场营销情况,存在的问题等。通过“看、听、问”的方式,收集到的信息全面准确,为四川省果桑及果桑深加工产业的发展贡献出科学的建议。

一、调研的基本情况

1.调研时间及调查地点:2020年4月20—26日,调查地点在四川省攀西地区、川南、川东北、川西等12个县市区。

2.调研企业名称:四川黑金椹阳光农业有限公司(攀枝花盐边)、攀枝花四喜农业有限公司(攀枝花盐边)、四川元坤果业有限公司(凉山德昌)、泸州纳贡庄园酒业有限公司(泸州纳溪)、四川缔铂酒业有限公司(内江威远)、四川外交家酒业有限公司(资阳乐至)、四川上嘉农业有限公司(南充嘉陵)、四川桑乖乖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南充西充)、四川劲椹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南充南部)、阆州圣果酒业有限公司(南充阆中)、四川圣露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绵阳江油)、四川贵斐紫酒业有限公司(绵阳梓潼)、四川尚果鼎椹酒业有限公司(成都简阳)。

二、调查结果

我国蚕桑产业的萎缩除了国际因素之外,还有产业模式仍然是传统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线长而产品单一、丝绸产品仍然是奢侈品等因素。为此,为了打破这种局面,改变蚕桑产业业态,创新形成多业态,实现蚕桑产业的新突破,近几年来形成了栽桑养蚕、操丝织绸传统产业与“立桑为业”新产业。立桑为业新产业有:果桑产业、茶桑产业、饲料桑产业、蔬菜桑产业、药用桑产业等新的产业业态,为蚕桑产业托展了新的发展空间。桑果的主要用途及产酒分类见图1。

本次调研活动,调研组走遍了川内主要的桑葚果酒企业,同时也调研了几家桑葚加工企业。调研范围包括攀西地区、川南、川东北、川东南、川西等12个县市区,13家重点生产企业。此次调研主要了解重点桑葚果酒生产企业目前经营,包括产能(产量)、主要生产设备与工艺、产品研发和项目、市场营销等情况。

总体情况看,四川省桑葚产业链已基本形成,果桑种植、桑葚加工、桑葚产品流通及副产品利用的生态闭环产业模式已初具规模。通过此次调研发现,目前全省桑葚深加工企业普遍存在以下问题,急需解决:(1)部分生产企业发展方式落后,思维方式落后,运作管理落后,技术组织方式和产业技术链落后。(2)各企业生产设备良莠不齐,部分企业甚至生产设备陈旧、落后,使用酿造白酒的陶缸进行发酵,部分企业尚未实现生产流程全自动化。(3)部分企业生产技术不规范,或者说是不科学,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口味差异较大。(4)加工副产物处理差异较大,部分企业实现副产物全回收,部分企业实现部分回收(如农肥使用、桑茶叶),大部分企业无回收措施。(5)部分企业质量认证情况较差,调研的13家主要桑葚果酒生产企业中,仅2家企业获得HACCP认证、1家企业获得绿色产品认证。(6)大多数企业的营销薄弱,只在当地及周边区域市场销售,销量有限;加之此次疫情影响,绝大多数生产企业库存较多,短时间内无法释放。(7)大部分企业存在缺资金和融资难、融资贵等普遍现象;销售推广、人才引进、品牌效应聚集方面存在困难。(8)大多数企业对于电商、新媒体等技术了解不深、认识不足、想法不多、利用不够。(9)不少企业在桑葚果酒产品的包装上没有体现出桑葚果酒的特色,基本上都是往葡萄酒上靠,包括宣传术语、瓶型、背标上的介绍、香气、品鉴术语等,几乎与葡萄酒一模一样。(10)桑葚果酒产品类型、品种单一,绝大多数都是干型发酵果酒,仅有个别企业是半干型发酵型或配制型果酒,同质化严重。

图1基于13个生产地区的桑葚用途及产酒分类

图2四川地区桑果加工企业分布

图3四川地区桑果加工企业性质

图4四川地区桑果加工企业级别

图5四川桑果加工企业在岗员工数量

桑椹果酒是四川第二大果酒,仅次于葡萄酒,它具备香型、颜色与葡萄酒最匹配;营养成分符合大健康时代要求的两大显著特点。桑葚、桑叶等含有的糖类、醇类、有机酸、微量元素等具有补血、益肾、明目、乌发、抗衰老、降血压、预防慢性肝炎、治疗失眠和神经衰弱等多种医疗保健功能,特别是桑果中的花青素和白藜芦醇。但是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四川省现有的部分桑椹果酒生产企业,产品的品质并不出众:挥发酸含量过高,酒体闻味有一定刺激性,酒体柔和度欠佳;高级醇含量过高,饮用过量易上头;酒体色素粘附性较强,制约消费。

图6四川桑果加工企业经营现状(1)

图7四川桑果加工企业经营现状(2)

图8桑果加工企业产品营销地区

图9消费者对产品接受度自评价

三、对策

1.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行业协会作为党和政府与企业之间的纽带、桥梁,既熟悉了解政策、行业发展趋势,又熟悉了解企业状况,在推动四川果桑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可以大有可为。四川省既需要大力推动蚕桑业附加桑葚产品的研发、关键技术改造与示范及推广的研究,又需要完成以下工作:(1)集合现有企业,完成“四川省行业标准”的制定(已经完成),第二步是完成“四川省强制标准”的制定,第三步是完成“国家标准”的制定。(2)在指导桑椹果酒发酵关键技术改造与示范完成后,再组织对桑叶茶、桑葚浸膏、酵素、滋补膏等系列产品进行集中技术攻关、开发。(3)为全产业链进行规划,比如四川的1919等全国连锁酒类销售企业,也该与川内桑椹果酒生产商达成战略合作,为产品的销售找到出路。

四川省葡萄酒与果酒行业协会应在政府部门的支持和牵头下,组建一个服务于产区各个企业的专家技术团队,保障种植和酿造品质;策划组织各类推广活动,带领桑葚果酒生产企业到国内外进行交流、学习,加强区域间的合作;组织桑葚果酒生产企业参加国内外果酒评选大赛,抱团参加国内外的果酒展览会,增强四川桑葚果酒的竞争力;针对桑葚果酒酿酒师、品酒师、侍酒师分别组织实施人才培训活动;完善政策支持、法律咨询、信息共享等体系建设;组建果桑产业研究院,开展科研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从事产区课程的研究并编制相关书籍;做好行业运行监测,掌握行业发展动向;构建良好协同机制,积极向政府部门提出政策建议和意见,强化政府、协会、企业三方联动,共同推动川桑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强宣传推广力度,引导新兴消费习惯,发挥协会优势向社会普及桑葚果酒基础知识,加强行业发展新信息、新成果、新产品宣传推广力度;制定行业标准,推广和打造产区品牌等。

2.推动企业之间跨行业、跨领域合作,抱团发展,促进桑葚产业的整体发展。桑葚果酒品种要多种多样,既要有发酵果酒,也要有蒸馏果酒、配制果酒,以满足市场日益增长的多种需要和选择。但是,最重要的是把发酵果酒发展成为支柱产品。桑葚本身的养身保健功效,无需宣传就能得到百姓的认可,但对于桑葚果酒,首先需要满足消费者对口感、香味、色泽、酒精度的感受。因此,在继续做好单一的发酵桑葚果酒基础上,鼓励企业发展混酿产品,增加新的品类,丰富产品线。

桑葚产业目前已有比较完整的产业链,包括桑葚果、桑葚果干、桑葚茶、桑葚饮料、桑葚酒、桑葚食品等。此次调研发现,部分桑葚果酒企业已用桑葚果干、茶等作为果酒促销品使用;同样,桑葚其他产品也可以用桑葚果酒作活动促销品。同时,从事果桑产业链的企业应抱团发展,包括桑葚果酒在内都需要一个慢慢培育市场的过程,大家应该相互交流、资源和技术共享,共同把果桑产业的蛋糕做大,共享这个产业做大后的福利。此外,每家企业应该因地制宜,把控好原料优势,建立产业联盟;逐步完善建立现代的企业管理制度,进行自我提升,包括技术改造、项目创新、产品开发、市场拓展等;在生态、环保、文化上的定位应更准确一些;在宣传上更科学化、功能化,统一标准、统一声音,对行业需要走的路有一个清醒的思路。

栽桑养蚕是四川传承千年的传统产业,也是四川的资源优势。近年来,不少地方大量栽种果桑,个别地方甚至已经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但是,后期如何将从种植化为企业的收益、农户的收益,这是当前必须面对的问题。果酒酿造市场的价值大约有2000亿,整个行业的主要发展趋势将向着高质量、价值导向型发展。当前,果酒处于一个新的发展期,市场将随着新主流群体的到来而实现高速发展。近年,果酒市场增长一般在18%左右,高于酒业整体增长率的5%左右,预计果酒未来平均每年增长将达到15%以上。毫无疑问,将果桑进行食品、保健品、饮料果汁、酒和其他产品的深加工,统筹整体发展果桑产业是唯一的出路。因此,必须抢抓机遇,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大力实施“三品”(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战略,发挥产业优势、区域优势、环境优势、文化优势,把川桑相关产业做大做强做优。

猜你喜欢

果桑果酒桑葚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盐边县果桑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果桑篱架匍匐式栽培技术
桑葚
用桑葚干解酒,靠谱吗
摘桑葚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果酒中的有机酸
果酒年消费量正以15%的速度递增
果桑新品种引种试验及性状分析
红树莓果酒主发酵工艺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