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体中石油类污染物的方法

2020-08-18王丽敏

净水技术 2020年8期
关键词:硅酸法测定正己烷

王丽敏

(山东省威海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山东威海 264200)

随着中国工业化的发展,各种含油污染物通过不同途径进入水体,造成水体不同程度的石油类污染。水中的石油类含量过高,会覆盖在水体表面,影响鱼类和水生生物的呼吸,因此,石油类常作为水质监测中的一项常规指标。2018年10月,生态环境部发布了《水质石油类的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HJ 970—2018)替代原有方法《水质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的测定红外分光光度法》(HJ 637—2012),避免了四氯化碳的大量使用,降低了毒性[1]。HJ 970—2018方法的原理是石油及其产品在紫外光区有特征吸收,带有苯环的芳香族化合物主要吸收波长为250~260 nm;带有共轭双键的化合物主要吸收波长为215~230 nm。一般原油的两个主要吸收波长为225、254 nm[2]。通过正己烷萃取水样中油类物质,经无水硫酸钠脱水,再经硅酸镁吸附后,于225 nm处测定吸光度,石油类含量与吸光度值符合朗伯-比尔定律[3]。

依据HJ 970—2018,针对威海地区水库中石油类测定结果的误差进行探讨,并比较HJ 970—2018和GB 17378.4—2007方法的适用性。

1 紫外法测定威海水库石油类结果影响

在实际测试过程中,往往测得石油类结果偏高,造成假阳性,含有任何在225 nm有吸收的物质都会造成正误差。因此,需分析试验每一步可能引入误差的原因。

1.1 萃取剂的选用

使用的试剂是百灵威农残级正己烷,透光率大于90%,否则正己烷中会有一些芳烃物质,在225 nm处有吸收,影响测定结果。透光率达不到要求时,需要进行脱芳处理[1,3-4]。相关文献表示,使用2 cm比色皿,透光率达到80%即可[5]。

1.2 萃取技术

萃取过程是石油类物质分析中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精密度,若方法不当将导致萃取失败。因此,在萃取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6]。

(1)分液漏斗的旋塞处不可用凡士林、丙三醇等润滑剂,使用的分液漏斗要与测试污水所用的分液漏斗分开使用。因为测试废水石油类所使用的的萃取剂是四氯乙烯,含有碳碳双键,在225 nm处有吸收,会对测定结果产生正干扰。因此,所使用的玻璃器皿应分开存放,避免交叉污染。

(2)分液漏斗萃取之前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并用正己烷反复荡洗,避免塑料、橡皮等材料的干扰[7]。萃取过程要充分振摇,使水中的石油类充分萃取,振荡过程不能过于激烈。若水的浑浊度高时,易产生乳化现象,可以滴加1~4滴无水乙醇,或者增大萃取剂的用量来破乳。

(3)因硅酸镁在冷却、转移和保存期间可能会吸附环境空气中的油,为使得硅酸镁达到良好的吸附效果,根据HJ 970—2018,使用时需加入 6%(m/m)蒸馏水,在此之前先用正己烷冲洗硅酸镁,待其自然干燥后再使用,以降低空白值[8]。实验室空白经处理过的硅酸镁吸附后,扣除试剂空白之后的吸光值,测定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实验室空白吸光值Tab.1 Blank Absorption Value of Laboratory

由表1可知,实验室空白使用的硅酸镁经正己烷处理过后,空白吸光值明显降低。

(4)样品经硅酸镁吸附后,倒入G4玻璃砂芯漏斗过滤,玻璃漏斗底部垫上少量玻璃棉,会出现一些玻璃棉进入比色管,悬浮在正己烷中,使吸光值增加。处理样品时,采用G4玻璃砂芯漏斗过滤,下部加脱脂棉能有效地避免上述影响。

(5)采用硅酸镁对萃取样品进行吸附处理时,可采用振荡吸附和过硅酸镁吸附柱两种方式,采用空白加标比对两种吸附方式的精密度。在500 mL的空白水样中取0.5 mL石油类标准品(1 000 mg/L),分别测定6次,加标回收绝对量如表2所示。

表2 两种吸附方式结果比较Tab.2 Comparison of the Results between Two Adsorption Methods

由于两种吸附方式的数值接近,使用t值双侧检验。

由式(1)可知,|t|=2.168>t0.05(10)=1.812,说明两种吸附方式测得的结果存在显著差异。这是因为使用硅酸镁吸附柱方式极易受到污染,且过硅酸镁柱时间长,溶剂易挥发,对环境造成污染,导致试验结果平行性不好。使用振荡方式吸附,在密闭的三角瓶内,可避免溶剂的挥发,重现性较好[1]。

(1)

n——试验次数;

a——置信区间;

f——自由度,f=6+6-2=10。

综上所述,测试水库中石油类时注意以上几点,能很好地解决测试过程中出现的假阳性结果。

2 紫外法测定威海海水石油类方法探讨

2.1 适用范围

HJ 970—2018紫外法适用于地表水、地下水和海水中石油类的测定,取样体积为500 mL,萃取剂为正己烷,萃取液体积为25 mL,使用2 cm的石英比色皿,核定检出限为0.01 mg/L。《海洋监测规范第四部分:海水分析》(GB 17378.4—2007)适用于近海、河口水中油类的测定,取样体积为500 mL,萃取剂为正己烷,萃取液体积为20 mL,使用1 cm 的石英比色皿[9],核定检出限为0.003 5 mg/L。

2.2 方法原理

HJ 970—2018同样也适用于海水石油类的测定,它与《海洋监测规范第四部分:海水分析》(GB 17378.4—2007)石油类的测定原理一致,都是水样经正己烷萃取,于225 nm处测吸光度,石油类的含量与吸光度值符合郎伯-比尔定律。

2.3 萃取技术

HJ 970—2018方法中使用25 mL的正己烷,萃取1次,萃取液经无水硫酸钠脱水、硅酸镁吸附后,上机测试吸光度;GB 17378.4—2007方法中使用20 mL的正己烷,分2次萃取,每次使用10 mL正己烷,2次萃取液经脱水后合并定容至20 mL比色管中,没有硅酸镁吸附这一步,直接上机测试吸光度。

表3 两种紫外法比较Tab.3 Comparison between Two UV Methods

2.4 两种方法对测试海水石油类结果比较

2.4.1 仪器和试剂

752 N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1 000 mL分液漏斗、振荡器、农残级正己烷、优级纯无水Na2SO4、优级纯硅酸镁、50 mL三角瓶、脱脂棉、优级纯盐酸、优级纯硫酸、比色管、25 mL容量瓶、国家海洋监测中心油标准溶液。

2.4.2 曲线建立

根据HJ 970—2018和 GB 17378.4—2007方法配制曲线标准点,以正己烷为参比在225 nm处测定吸光度,以石油类浓度为横坐标,以相应的吸光值为纵坐标,建立标准曲线[3],结果如表4、表5所示,曲线斜率满足方法要求。

表4 HJ 970—2018法测定标准曲线Tab.4 Standard Curve Obtained by HJ 970—2018 Method

表5 GB 17378.4—2007法测定标准曲线Tab.5 Standard Curve Obtained by GB 17378.4—2007 Method

2.4.3 方法检出限

水中石油类的质量浓度计算如式(2)。

(2)

其中:ρ——水中石油类的质量浓度,mg/L;

A——试样的吸光度值;

A0——空白试样的吸光度值;

a——标准曲线的截距;

V1——萃取液体积,mL;

b——标准曲线的斜率;

V——水样体积,mL。

7次空白的试验结果如表6、表7所示。根据HJ 168—2010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检出限计算方法MDL=t(n-1,0.99)×SD,方法检出限MDL均为0.003 4 mg/L,均比标准方法检出限0.003 5、0.01 mg/L低。

表6 HJ 970—2018方法检出限Tab.6 Detection Limit of HJ 970—2018 Method

表7 GB 17378.4—2007方法检出限Tab.7 Detection Limit of GB 17378.4—2007 Method

2.4.4 精密度比较

配制4.00、12.0 mg/L各6个平行样,分别使用HJ 970—2018和GB 17378.4—2007方法测定,相对标准偏差满足方法要求,精密结果如表8所示。

表8 HJ 970—2018和GB 17378.4—2007法测定精密度Tab.8 Pricision Obtained by HJ 970—2018 and GB 17378.4—2007 Methods

由表8可知:HJ 970—2018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在1.5%~2.3%;GB 17378.4—2007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在1.6%~2.9%,均满足方法的要求。

2.4.5 准确度比较

本次使用标准物质,生产厂家坛墨质检,标样批号B1904151,真值为(12.5±0.7) mg/L,相对误差满足方法要求,如表9所示。

由表9可知,HJ 970—2018方法的相对误差为-0.8%~2.4%,GB 17378.4—2007方法的相对误差为-2.4%~2.4%,都满足方法的要求。

表9 HJ 970—2018和GB 17378.4—2007法测定准确度Tab.9 Detection Accuracy Obtained by HJ 970—2018 and GB 17378.4—2007 Methods

2.4.6 加标回收率比对

向500 mL实际水样中加入一定量的标准使用溶液,配制加标浓度为0.1 mg/L的样品各6份,按照HJ 970—2018和GB 17378.4—2007样品前处理和分析的全部步骤测定,并将各测定结果换算为样品中的质量浓度,相关数据如表10所示。

由表10可知,两种方法的加标回收率均在90%以上,准确度满足方法的要求。

表10 两种方法加标回收率比对Tab.10 Comparison of Standard Recovery Rates between Two Methods

2.4.7 实际样品对比

分别在威海国际海水浴场1号和2号两个点位采样,采样体积为500 mL,分别用这两个方法测试,每个点位采平行样,如表11所示。

表11 两种方法试验结果对比Tab.11 Comparison of Experimental Results between Two Methods

由表11可知,GB 17378.4—2007方法测得的石油类数值高于HJ 970—2018的结果。可能是因为国际海水浴场的两个点位人为活动较多,特别是夏天,很多游客来海边度假旅游,动植物油含量会多些。GB 17378.4—2007方法中没有硅酸镁吸附这个步骤,不能消除动植物油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同时,监测了威海地区8个海水点位,均远离海边,人为活动较少。为了比较两种方法的准确度,HJ 970—2018结果多保留一位小数,测试结果如表12所示。

表12 石油类结果比较Tab.12 Comparison of Petroleum Results

由表12可知,7号点位的测试结果均小于检出限。表12中1~8号点位使用这两种方法测得的结果较一致,说明远离岸边的点位几乎可以忽略动植

物油对测定结果的影响,两种方法均适用。

3 结论

(1)通过对萃取剂的选择和萃取技术的优化,很好地解决了HJ 970—2018紫外法测定威海地区水库中石油类结果偏高的问题。

(2)同时,与GB 17378.4—2007方法比较,HJ 970—2018和GB 17378.4—2007线性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9,样品加标回收率均在90%以上。HJ 970—2018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5%~2.3%,相对误差为-0.8%~2.4%;GB 17378.4—2007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6%~2.9%,相对误差为-2.4%~2.4%,说明HJ 970—2018和GB 17378.4—2 007具有一样的精密度和准确度。通过实际样品比对,对于近海岸海水浴场,GB 17378.4—2007不能排除动植物油类对测定结果的影响,HJ 970—2018能够较准确地测定近海岸海水浴场石油类,因此,HJ 970—2018适合海水石油类的测试。

猜你喜欢

硅酸法测定正己烷
正己烷在不同硅铝比HZSM-5分子筛上吸附的分子模拟研究
水热法制备环境障涂层用硅酸镱粉体的性能研究
溶剂解析气相色谱法对工作场所空气中正己烷含量的测定
ICP-OES法测定钢和铁中微量元素
无水柠檬酸辅助合成硅酸锆薄膜及其抗氧化性能研究
正己烷-乙酸乙酯共沸物萃取精馏工艺模拟研究
HPLC法测定桂皮中的cinnamtannin D-1和cinnamtannin B-1
UPLC法测定萹蓄中3种成分
基于传感器的正己烷检测与风险评估系统的设计
聚硅酸/聚丙烯酰胺复合絮凝剂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