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做了一名湘雅医生应做的事”
2020-08-18于花
□ 于花
——专访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普通外科主任、大外科副主任裴海平
一身利落的白大褂,脸上总挂着微笑,一开口温暖的话语很自然地就拉近了和患者的距离:“阿姨,您是哪里不舒服啊?这样维持多久了呢?”初见裴海平,他正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门诊给患者看病,诊室外还有许多慕名前来的患者正在排队等候。
从医30余年,心里始终装着患者
忙碌,是医生工作生活的常态。裴海平每天早上七点前赶到医院,开始一整天的工作,查房、看门诊、做手术……一天工作12个小时都是常事,除了当天值班的医生,他总是最晚一个离开病房的人。
面对每一位患者,裴海平都会耐心询问病情,查体、评估,认真解答患者和家属提出的问题,有时加班到深夜,还不忘再到病房看看。“我们要把每一位患者当成亲人,想患者所想,急患者所急,为他们提供温馨、细心和耐心的服务,这样才会赢得患者对我们的尊重和信任。”裴海平从医30余年,心中始终想着患者。
裴海平在结直肠癌、胃癌、胃肠道间质瘤、炎性肠病等疾病方面有深入的研究及丰富的临床经验,仅2012年至今完成的手术就有5000余台,疗效优良,湘雅医院普外胃肠专科的走廊墙壁上挂满了患者赠送的锦旗。
50岁的杨爹爹(化名)做完手术后,七八天肛门未排气排便,十分苦闷难受。经检查诊断为术后炎性肠梗阻,没有手术指征,不宜进行手术治疗。裴海平查阅了大量的医学文献,并结合其他疾病方面的治疗经验,提出了高压氧治疗炎性肠梗阻。裴海平陪同杨爹爹到高压氧治疗间进行治疗,并全程守在高压氧舱外。经过该方法的治疗,杨爹爹肛门恢复排气排便。“为你们严谨认真、尽职尽责的服务精神点赞!”目前,这个高压氧治疗方案已在湘雅医院进行了推广,被广泛运用于治疗术后炎性肠梗阻。
患者的满意总是给裴海平带来极大的欣慰。“做好医生不轻松,需要付出很多辛劳。我热爱医生这个职业,每天竭尽全力为患者解除痛苦。很多时候要做一整天的手术,回到家都凌晨了,但第二天来到医院查房看到患者术后效果很好,感觉付出再多也是值得的,这也是我坚持下去的动力。”
履践致远,行走在普外胃肠专科前沿
“做普外胃肠专科医生,不是靠一把手术刀就能解决问题的。”这是裴海平经常说的一句话。曾有一位70余岁的低位直肠癌老年女性患者,辗转多家医院,医生都说需要切除肛门,做人工肛门和大便改道。老人不甘心如此。后来在湘雅医院普外胃肠专科门诊,裴海平接诊了该患者。在详细了解老人的需求和获得信任后,经与患者本人及家属充分沟通,裴海平建议采取当时国内外都少有人选用的多学科综合治疗方案,即放疗联合局部切除治疗,最终既成功根治了患者的肿瘤,又帮助患者保住了肛门,极大地提升了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今年是这位患者术后的第10年,肿瘤无明显复发转移。现在,这种直肠癌的多学科治疗模式已经被写进国家的诊疗规范。
裴海平对结直肠癌肝转移,特别是对结肠癌的部位差异性及诊疗模式的个体化,有较深入的研究。2006年,裴海平在国内外率先开始左右半结肠癌差异研究,并发表数篇专业论文,获湖南省科技进步奖。同时,裴海平率先在湘雅医院内应用多学科团队模式诊治结直肠癌,大大提高了医院结直肠癌的诊治水平。目前,该诊疗模式在国内已发展得相当成熟,也被写进了裴海平参与制定的《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中。
笃学力行,引领年轻医生成长
作为普通外科主任,裴海平除繁忙的医疗工作外,还长期从事教学科研工作。近年来,裴海平已培养硕(博)士研究生25名。在年轻医生眼里,他是一丝不苟的“模范导师”。
在日常的带教中,裴海平对学生和医生要求严格,事无巨细,悉心指导。他每次查房都要求医生汇报病历并提问,每周安排业务学习,提高年轻医生的临床基本操作技能水平和临床思维能力。作为胃肠领域的专家,他还经常强调:“做医生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责任心,患者来找你看病就是对你莫大的信任,甚至把生命都交给了你,所以再严重的情况,都要想办法治疗。同时,我们要对自己有要求,要有不断精进医术的意识,要以患者为书本,通过临床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为患者提供更好、更负责的治疗。”
在与裴海平的交谈中,只要谈起治病和医学,他就会侃侃而谈,而对自身取得的成就,他却轻描淡写地说:“我只是做了一名湘雅医生应做的事。”人们常说,医者仁心。在裴海平的身上,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他耀眼的成绩,更是一位医者带给一个个患者及家庭的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