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实施信息化质量追溯的现况调查

2020-08-17李德铨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问卷调查信息系统质量管理

李德铨

【摘 要】:目的分析通过在消毒供应中心开展护理质量控制对于减少院内感染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1月~2019年10月本院消毒供应中心工作的工作人员12名,消毒供应中心自2018年1月起开展护理质量控制,之前均为常规质量控制措施,对比实施前后的无菌物品检验合格率与患者的院内感染发生率。结果实施护理质量控制后消毒物品的检验合格率为99.50%,显著高于实施之前的94.50%,P<0.05;护理质量控制管理前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为1.80%,管理后下降至0.20%,且P<0.05。结论通过在消毒供应中心积极开展护理质量控制,可有效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

【关键词】:中心供应室,医院;信息系统;质量管理;护理管理研究;问卷调查

【中图分类号】R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8-24--01

引言

消毒供应中心属于临床医院的特殊部门,主要是为临床医院各科室提供无菌器械,又为临床无菌器械周转的主要物流中心。消毒供应中心与各个科室的联系密切,而工作质量的高低与医院感染、医疗质量均有密切关系。故此,积极提高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对降低院内感染率有重要意义。有相关研究指出,运用PDCA系统实施质量管理干预,可以有效保障消毒供应中心设备管理质量。PDCA系统为临床广泛应用的质量管理体系,具备标准化、科学化。PDCA系统是由著名统计质量管理专家戴明(美国)提出,共包括4个阶段:具体为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总结处理(Act)。本次研究工作旨在探讨探讨消毒供应中心设备管理中质量管理工具的应用。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7年1月~2019年10月本院消毒供应中心工作的工作人员12名,根据护理质量控制开展的前后顺序进行分组,并分别抽取措施实施前后200件无菌消毒医疗器械,工作人员性别比,男∶女=3∶9;年龄24~43岁,均值(32.4±0.2)岁;工作年限2~16年,均值(7.5±0.4)年。实施前后工作人员的一般资料以及所抽取的消毒供应中心医疗器械种类等方面比较中P>0.05。

1.2 方法

1.2.1 岗位设计

依照业务需要,设计了下收下送、质检、回收分类、腔镜清洗、普通清洗、普通包装、手术包装、敷料包装、专科包装、发放、灭菌及仓管等岗位,明确岗位权责。

1.2.2 管理追溯系统说明

消毒供应追溯管理系统通过信息化科技、条形码科技之类的方式,对回收、清洗、包装、灭菌、发放灭菌包生产过程与流转状况进行全程追踪治理,记下处置时的所有业务流程,若灭菌包的品质有问题,可第一时间从打印在包上的条形码上快速查找到此包的各个环节,并追踪到具体的负责者,同时对重要关节负责者的操作加以品质管控。

1.2.3 品质管控

追溯系统对重要的工作节点开展品质管控。回收员亦或打包员在触及陌生物件时,可于系统操作界面给器械包扫码,操作界面就会生动地展现相应的器械包、包里物件与检查关键所在,便于业务人员检查及鉴别、确认物件。消毒员对物件开展灭菌时,依据物件的性质与特征,选取多种灭菌装备,扫描不同种类准备灭菌物件包上的条码标签,确定灭菌流程,开始灭菌。如果灭菌方法不一样的物件被扫描进相同的灭菌程序时,就会出现警报加以提醒。灭菌完毕,一定让消毒员扫描工牌,察看灭菌物件合格与否,不合格的不能放进无菌库,扫描不合格包条形码,即形成不合格包数据库,归至清洗完毕形态,留着再次检查包装。发放区员工发放物件时,扫描物件包上的条形码,若是失效包,那么相关讯息会显示其没有放到无菌库,不能发放;若发放的数量和回收的数量不一致,那么就会显示个别发放亦或显示发放数量大于申领的数量,第一时间提示发放者准确发放。发放植入物时,外来器械管理界面提醒开展生物检测,检测合格之后才能发放。

2 结果

2.1 无菌物品检验合格率比较

实施护理质量控制后消毒物品的检验合格率为99.50%,显著高于实施之前的94.50%,且比较中P<0.05。

2.2 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对比

护理质量控制实施前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为1.80%,实施后下降至0.20%,且组间比较中P<0.05。

3 讨论

在消毒中供应中心的实际运行中通过开展护理质量控制,严格依据操作规程对医疗器械进行清洗与灭菌,有利于确保医疗器械的消毒灭菌质量,这对于提升院内感染控制率至关重要。从本次的比较结果来看,通过在消毒供应中心开展护理质量控制后,无菌物品的检验合格率较措施实施之前显著下降,并且患者的院内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这也提示,积极开展护理质量控制有利于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也有利于预防院内感染。目前,随着临床越来越普及运用手术治疗方法,临床各个科室对医疗设备清洗质量有了更高要求。相关临床研究结果显示,规范清洗消毒流程为有效确保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医疗器械供应质量前提。虽然,目前常规医療设备清洗消毒流程有一定效果,但未能满足临床实际要求。因此,积极优化医疗设备清洗消毒流程十分重要。PDCA循环管理为临床常用质量管理手段,借助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等循环性、持续性改进质量。相关临床研究表明,在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中采用PDCA循环管理具有重要作用。落实开展PDCA循环管理方法,对目前现状作综合分析,并结合分析结果,制定科学性质量控制目标计划,开展实行梯级管理,建立相关质量控制记录,从而使回收过程、处理过程、供应过程和使用过程均“环环相扣”,同时,加强工作人员的责任感、责任意识,以促进各个科室沟通交流,以保障各个工作流程均畅通运行,从而有助于提升临床工作效果及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翁昌芳,张亚梅.区域管理结合专项小组在消毒供应工作质量持续改进中的作用[J].大家健康(上旬版),2017,11(12):20-21.

温永芬,曾德春,马开利,等.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对临床工作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7,34(9):651-652,655.

刘翠萍.CSSD质量管理工具在消毒供应中心管理的应用效果[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8,29(8):1015-1016.

陈思,喻船丽,朱娟,等.PDCA持续改进方法在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中的应用[J].医药前沿,2018,8(4):357-358.

朱玉华,沈碧玉,钱云娟,等.目视化管理在眼科显微贵重器具处理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0(29):67-69.

猜你喜欢

问卷调查信息系统质量管理
基于信息系统的计量标准管理
基于项目化+翻转的物流信息系统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
信息系统管理在社会中的应用
基于项目管理的企业年度重点工作管理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分众传播与受众反馈
高校“院任选课” 情况调查及问题解析
大学生对慕课的了解和利用
入厂抽样检验规程的编制
浅谈在公路桥梁施工环节的质量管理及控制
信息系统运行质量评估的研究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