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比较

2020-08-17杨述勇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临床疗效

杨述勇

【摘 要】目的: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半髋关节置换术对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方法:在本院2016年2月-2019年2月间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病患中选择84例进行分组治疗,分为2组,各42例。A组为半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B组为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对比疗效。结果:A组手术时间为(60.3±3.2)min、术中出血量为(102.5±20.9)ml,均明显低于B组(P<0.05)。对比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对比并发症发生几率A组更高,为26.2%(P<0.05)。(选择病人有关)。对比术后1年治疗优良率,差异无意义(P>0.05)。结论: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住院费用低,恢复快。与全髋关节置换术相比较,二者近期疗效相仿,远期,会出现疼痛,关节磨损,活动度有所降低。选择治疗方式时可根据病人年龄,精神状况,体重,身体状况有无基础疾病,骨质质量、髋关节骨关节炎,术前活动量、预期生存时间、患者及家属期望值等综合考虑。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术;半髋关节置换术;老年股骨颈骨折;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68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8-24--01

随着人口老年化,老年人视力减退,身体协调性降低,反应减慢及灵活性较差,骨质疏松,股骨颈骨折成为一种老年人较为常见的骨折类型,以往考虑到老年人身体因素,多选择实施内固定以及保守疗法进行治疗,虽有一定疗效,但调查发现治疗后出现髋关节畸形愈合,跛行,股骨头坏死,很多患者死于长期卧床引起的并发症[1],。随着临床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材料改进,技术成熟得以广泛应用,但目前对于半髋或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选择仍有一定争议。此次研究将在本院2016年2月-2019年2月间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病患中选择84例进行分组治疗,以此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半髋关节置换术对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现做以下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在本院2016年2月-2019年2月间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病患中选择84例进行分组治疗,随机分为2组,各42例。所有患者均确诊为股骨颈骨折,(高血压患者血压≤150/90mmHg,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10mmmol/L,彩超,无心脏瓣膜疾病,无静脉血栓)均符合手术治疗指征,均为自愿参与,患者年龄均≥65岁。A组:男23例,女19例。年龄:68-88岁,合并高血压18例,糖尿病15例,肺部感染5例,偏瘫3例,帕金森病2例,平均年龄为(75.1±1.5)岁。B组:男22例,女20例。年龄:65-81岁,合并高血压10例,糖尿病12例,平均年龄为(72.2±1.9)岁。对比差异无意义(P>0.05),研究可行。

1.2 方法

A组:实施半髋关节置换术,实施硬腰联合麻醉或神经阻滞+喉罩,侧卧位,患侧在上,取患侧髋关节后外侧入路,逐层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钝性分离臀大肌,切断部分外旋肌止点(梨状肌止点),暴露髋关节,将关节囊切开,显露股骨头,在股骨小转子上方1.5cm的位置截断股骨颈,取出并测量股骨头,由股骨近段开髓,髓腔锉扩大髓腔,股骨颈前倾角约15°,试模复位,(选择假体柄及股骨头大小,颈的长短),脉冲枪冲洗,安装股骨柄,据股骨近端形态选择合适生物型股骨柄假体,现骨水泥型假体很少用,可避免骨水泥综合征(术前据X片及CT,股骨近端烟囱型或严重骨质疏松,选择骨水泥型),调整股骨颈长度,安装双极股骨头假体,牵引、外展、外旋患肢使人工关节复位,活动关节,判断肢体长短、是否易脱位,确定满意后,冲洗切口,常规留置引流管。修补关节囊及外旋肌,逐层缝合至皮肤,术中静脉用氨甲环酸氨甲环酸1kg,术毕引流管推注20ml氨甲环酸夹闭引流管,关节腔留置2小时,止血。

B组: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气管插管麻醉后,向健侧侧卧位,切口显露同A组,在股骨小转子上方1.5cm的位置截断股骨颈,取出股骨头,切除后方关节囊,显露及切除髋臼缘增生骨赘及软组织,清除髋臼内软组织,显露马蹄窝,同心圆方式加深髋臼,髋臼锉应保持前倾15°、外展45°,锉除软骨,软骨下渗血为止,试模髋臼,脉冲枪冲洗髋臼,安装适宜型号生物型髋臼假体,保持前倾15°、外展45°,1-2枚螺钉后上方固定髋臼假体,安装高铰链内衬。同A组置换股骨侧假体,人工关节复位,活动关节,确认关节稳定性良好、无脱位、肢體长短适宜,后逐层关闭切口,留置引流管。同理使用氨甲环酸,术后两组均常规进行抗感染,止痛,对症,处理基础疾病,依诺肝素常规抗凝,维持髋关节外展中立位,主被动活动肢体,防深静脉血栓。术后第2天拔出引流管,下床扶助行器行走。

1.3 观察指标

①手术时间。②术中出血量。③并发症发生率。④住院时间。⑤术后1年治疗优良率[2]:采用Harris评分标准进行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评价,得分超过90分为优,得分超过80分为良,得分超过70分为可,得分低于70分为差。

1.4 统计学处理

实验数据采用SPSS20.00软件进行处理,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例(n)、百分率(%)表示计数资料,X?值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的比较

对比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结果显示差异显著,A组更低(P<0.05),住院时间的对比则未见明显差异(P>0.05),见表1。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几率的对比

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几率显示B组更低(P<0.05),见表2。

2.3 两组术后1年治疗优良率的对比

对比术后1年治疗优良率,差异无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老年人身生理机能往往会出现衰退,身体较差,基础疾病较多,多合并贫血,慢支炎肺气肿,高血压、糖尿病,偏瘫,帕金森病等慢性疾病,对手术、麻醉耐受性减低,增加围术期风险。股骨颈骨折是一种老年人较为常见的骨折类型,保守治疗,长期卧床,肺部泌尿系感染,褥疮等并发症危及生命,甚至死亡,疼痛,翻身困难,不便于护理,骨折后愈合慢极易出现股骨头坏死、骨折畸形愈合,出现跛行等情况,给患者带来较大痛苦,影响生活质量。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近年来临床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常用疗法[3-4]。半髋关节置换术不磨挫髋臼,手术难度小,对患者的创伤也较小,手术时间短且术中出血量较少,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也相对较低[5]。费用较低。此次研究结果也显示A组手术时间为(60.3±3.2)min、术中出血量为(102.5±20.9)ml,均低于B组。但该组并发症发生几率为26.2%。并发症相对较多,(与选择高龄,体弱,基础疾病较多病人有关)。患者疼痛不适(骨性髋臼与金属股骨头不能完全匹配,行走对软骨磨损)。对比术后1年治疗优良率,差异不明显。相对而言,全髋关节置换术对患者手术创伤较大,术中对髋臼一起置换,术后可更快恢复负重活动,舒适度较好,较故与半髋关节置换术相比二者住院时间差异不明显。远期全髋置换比半髋,舒适度较好,不适感较少,磨损率较低,关节活动度较好,使用年限较长。

综上所述,半髋关节置换术对老年股骨颈骨折病患的创伤更小,手术时间短,费用较低。与全髋关节置换术相比较,二者近期疗效相仿,选择治疗方式时可根据病人年龄,精神状况,体重,身体状况有无基础疾病,骨质质量、髋关节骨关节炎,术前活动量、预期生存时间、患者及家属期望值等综合考虑。半髋置换术主要适用于年龄大,精神较差,基础疾病较多,无髋关节骨关节炎,预计生存10年内,翻修机会较少,经济基础较差。否则,患者较年轻,身体较好,体重较重,术前活动较大,有髋关节骨关节炎,对手术耐受较强,选用全髋置换术。在临床工作中,医生要对患者全面综合评估,选择适宜于患者的手术方式,使患者更快更好的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资料

黄环宇.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对比分析[J].中外医疗,2019,38(33):51-53.

明立阳,张存祥.全髋和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比较[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29(17):112-113.

赵德稳.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应用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比较[J].医药前沿,2019,9(16):92-93.

单海龙,朱孝南.用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半髋关节置换术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比较[J].当代医药论丛,2017,15(20):123-124.

陳振,程宏涛.半髋关节置换术与全髋关节置换术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预后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4(35):66-67.

猜你喜欢

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临床疗效
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并发症预防及其护理措施探讨
全髋关节置换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有效性与安全性分析
加味桃红四物汤口服减少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低分子肝素钙用量的临床观察
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半髋关节置换术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中的疗效差异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研究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