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头颈CT血管造影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责任血管检出效果及诊断意义分析

2020-08-17许超蔺亚莉刘春霞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头颈造影缺血性

许超 蔺亚莉 刘春霞

【摘 要】目的:探究头颈CT血管造影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责任血管检出效果及诊断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9年4月来我院接受疾病治疗的62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患为研究对象,为其开展头颈CTA检查,分析结果。结果:受试者血管斑块共计1108个。非钙化斑块检出率为31.6%、钙化性斑块检出率为60.3%,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颈内动脉颅内段为钙化斑块主要占据位置;大脑中动脉为非钙化斑块主要占据位置。本组病患动脉狭窄检出概率为79.5%。结论:针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患来讲,利用头颈CTA检查有助于确定受试者责任血管,该法有助于判定血管狭窄水平以及斑块性质。值得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4D-CTA;急性缺血性卒中;责任血管;诊断效果

【中图分类号】R7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8-24--01

和以往相比当,前我国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发生概率有所上升。在早期,对受试者实施行之有效的诊断和治疗,能够降低因疾病引发的致残率以及死亡率。现如今,中外关于急性脑卒中诊治指南之中仅确定了CT平扫为疑似脑卒中病患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式【1】。而CT血管造影以及CT灌注等方式在指导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方面,作用还没有被完全肯定。结合实际情况,全面探究头颈CTA针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责任血管检出效果和诊断价值情况。现将具体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4月-2019年4月来我院接受疾病治疗的62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患为研究对象,在此其中女性共计296例、男性共计328例,年龄均值为62.39±1.65岁。患者距离发病平均时长为(22.31±12.36)h。所有受试者符合卫计委最新出版的关于此类疾病临床诊断标准。

排除样本:肝肾功能不全者、心肺功能异常者、自身免疫系统疾病者、心源性脑梗死病患、晚期癌症者、拒绝参加实验调查者。

1.2 方法

本实验利用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的西门子SOMATOM Definition Flash设备为受试者开展头颈CTA检查。病患取仰卧位,告知其稳定呼吸频率、不要吞咽。自病患的主动脉弓朝向头顶方向开展扫描工作。以5ml/s的速率为受试者注射总剂量为60ml碘海醇40ml的0.9%NS溶液,方式为经肘部静脉注入。层厚1.25mm、管电压110kv、管电流设定为280ms。为受试者开展螺旋扫描,利用容积显示多平面重建和最大密度投影,对有关数据加以分析查看责任血管以及斑块分布情况。

1.3 观察指标

测量血管断面最狭窄位置和远端正常血管直径情况,分析血管狭窄详情

狭窄率计算方式=(1-受试者血管横断面最狭窄位置直径处/远端正常血管直径)×100%。

斑块性质诊断具体标准为:结合经检查得出的具体头颈CTA图像,测定斑块密度。把斑块分为混合斑、钙化斑与非钙化斑三类,详细判定原则为:

钙化斑块CT≥130HU;混合斑块CT值在60~129HU之间;非钙化斑块CT值在60HU以下。

1.4 统计学原理

实验利用SPSS20.0专业统计学软件,对数据内的技术资料开展x2检验分析,当p<0.05时,证实相关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受试者斑块分布详情

通过相关检查,可以发现受试者血管斑块共计1108个。非钙化斑块检出率为31.6%、钙化性斑块检出率为60.3%,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颈内动脉颅内段为钙化斑块主要占据位置,占据总数的59.6%;大脑中动脉为非钙化斑块主要占据位置,占据总数的30.3%。

2.2 受试者责任血管分布详情

本组病患动脉狭窄检出概率为79.5%。其中大脑中动脉责任血管占据42%、基底动脉为4.2%、椎动脉为17.0%、大脑后动脉占1.9%、颈内动脉占34.9%。

3 討论

和以往相比,当前我国医学技术有所发展。在这种情况之下,代谢综合性疾病的发生概率也有所上升。致使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人数逐年升高【2】。在以往,临床在对此类疾病开展临床诊断过程中,一般为受试者实施经颅多普勒或者全脑血管造影进行检查,虽说能够取得些许效果。值得说明的是,全脑血管造影为有创始检查,患者依从度不高,并且该项检查非常容易引起诸多并发症。加上操作偏复杂,所耗时间长,因此该项方式的临床应用受到了一定限制。

与之相比,头颈CTA检查方法能够有效判定大脑侧支循环建立情况。另外值得说明的是,其也可以被应用于开展颈动脉支架成形术以及颈动脉内剥脱术的术前评估等等。另外也可用于测定栓子信号与脑动脉自动调节情况。并且值得说明的是,头颈CTA能够明确反映出受试者脑血管当前状况,有效判定脑动脉狭窄程度侧支循环详情,另外也可展现出周围相邻骨结构与血管之间的关联性【3】。

本组实验研究结果证实,头颈CTA检查能够精准判定受试者责任血管具体范畴以及狭窄水平,方便医生尽快掌握当前病患实际状况。本文利用该法对受试者实施了检查,发现动脉血管狭窄检出率达79.5%。绝大部分患者存在血管狭窄或闭塞情况,其中又以大脑中动脉为责任血管的病患居多。

脑动脉粥样硬化为造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病因。这种情况会令患者的病情更为严重。在此同时受试者合并内膜受损。如果情况严重,会引致其发生脑缺氧,进而死亡。

本组研究证实钙化斑块共计1108个,其中以钙化斑块居多,主要分布在颈内动脉颅内段之中。

总而言之,针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患来讲,利用头颈CTA检查有助于确定受试者责任血管,该法有助于判定血管狭窄水平以及斑块性质。其具有良好的临床诊断价值,因此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武娟,张明耿,谢小晓.TCD与CT血管造影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颅内动脉狭窄临床诊断效果比较[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9,10(21):48-49+51.

张燕.CT血管造影联合CT灌注在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应用[J].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2019,5(04):361-363.

刘明珠,邱昭宏,廖瑞真.彩超与CT血管造影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比较[J].医疗装备,2019,32(12):24-25.

猜你喜欢

头颈造影缺血性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超声造影在鉴别诊断胆囊壁弥漫增厚性疾病中的应用研究
脑脉泰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临床研究
诺欣妥治疗缺血性心肌病致心衰的效果分析
发泡胶个性化头枕+头颈肩热塑膜在固定鼻咽癌患者调强适形放疗中的应用
超声造影对肝硬化合并小肝癌的早期诊断价值分析
美国FDA:批准HPV9价疫苗用于预防头颈癌
超声造影和x光造影区别?
山医大一院“一站式”头颈、冠脉联合扫正式上线
如何看待CT冠状动脉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