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肥胖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疗效分析

2020-08-17罗才贵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胆囊切除术老年腹腔镜

罗才贵

【摘 要】: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肥胖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到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77例老年肥胖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根据其手术方式差异将其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其中腹腔镜组47例,开腹组30例,分别观察其术中情况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手术及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均少于开腹组,p值<0.05;开腹组并发症发生率23.33%,高于腹腔镜组4.26%;开腹组患者疼痛评分为6.3±1.5,腹腔镜组疼痛评分为4.1±0.8,腹腔镜组的分数明显低于开腹组(p值<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势,治疗老年肥胖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效果较好。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

【中图分类号】R657.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8-24--02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是由于结石阻塞胆囊管,造成胆囊内胆汁滞留,继发细菌感染而引起的急性炎症[1]。急性期常表现为消化系统症状伴有严重的腹痛,特别是老年人和糖尿病患者,病情变化较快,据统计约1/4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病人将发展成胆囊坏疽或穿孔[2]。对于此类患者临床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随着腹腔镜在临床手术治疗中的应用,其优势较明显,得到医学界的广泛好评,对一般患者而言此手术方式已经作为首选治疗方法。因此,本文将老年肥胖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治疗效果。

1 资料及方法

1.1 资料

本文选取2018年1月到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77例老年肥胖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根据其手术方式差异将其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其中腹腔镜组47例,开腹组30例。纳入标准:年龄≧65岁,体重指数≧28;符合外科诊断标准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所有患者均符合手术指征;患者及家属均同意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年龄小于65岁的患者;有感染性休克、弥漫性腹膜炎、恶性肿瘤、麻醉过敏者,排除合并严重器质性疾病者。

【腹腔镜组】:男:女=27:20,年龄:65-89(69.5±6.9)岁。

【开腹组】:男:女=17:13,年龄:65-86(68.6±5.7)岁。

两组患者一般病例资料统计显示,无明显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值>0.05。

1.2 方法

开腹组采用传统胆囊切除术,术前禁食并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和支持疗法,发病48小时内在全麻下进行手术,与家属签订手术知情同意书。麻醉后进行开腹手术,采用顺逆切结合法和顺、逆切法,切除胆囊组织并置入腹腔引流管。

腹腔镜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前与开腹组相同。全麻后,建立气腹,通过腹腔镜三孔法进入腹腔,依次分离胆囊周边黏连,充分解剖Calot三角区,辨明胆总管,暴露胆囊管、胆囊动脉并分别夹闭,电凝剥离胆囊。应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创面,查看胆瘘和出血情况,无特殊情况不放置腹腔引流管,取出切除后的胆囊。在手术过程中,若Calot三角区黏连无法解剖应考虑癌变可能,无法控制的活动性出血应转为开腹手术。如果胆囊张力过高先减压,周围黏连部密切不可分离的胆囊可适当保留部分后壁,胆囊管过短不好夹闭者可进行胆囊管缝扎。

1.3 观察指标

对患者术中疼痛情况进行评分,总分为10分,<5分为轻度疼痛,5~7分为中度疼痛,8~10分为重度疼痛。记录两组患者手术及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和术后并发症情况。

1.4 统计学

文中计数(x2检验)、计量(t检验)资料用SPSS20.0软件处理,P<0.05表示对比数据有统计学意义,且差异较大。

2 结果

开腹组患者疼痛评分为6.3±1.5,腹腔镜组疼痛评分为4.1±0.8。腹腔镜组的分数明显低于开腹组,统计结果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中,开腹组胆瘘2例,腹腔出血1例,切口感染4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3.33%,腹腔镜组胆瘘1例,腹腔出血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26%,统计结果P<0.05。

3 讨论

对于老年肥胖患者来说其生理病理具有特殊性,由于病情进展较快,老年肥胖患者通常会伴发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慢性疾病,血糖、血脂、血压波动较大,机体免疫力相对较低,再加上手术耐受能力较差,治疗方法选择不当,对预后影响很大[3]。有研究发现开腹手术其切口更大,术后疼痛程度更重,从而会导致患者下床活动时间和胃肠排气较晚,更容易出现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4-5]。腹腔镜手术其切口小、能够使预后时间缩短,感染和其他并发症发生情况也较少。本文中两组对比开腹组的并发症情况高于腹腔镜组,腹腔镜组术中、术后情况均较好。肥胖是开腹术的重要危险因素,由于肝十二指肠韧带和胆囊三角区脂肪大量堆积,解剖关系辨认难度增加,因此在开腹术和腹腔镜中转开腹术中应当注意。经过手术中的观察,发病48小时内的大多数患者腹腔黏连程度均较好,难度和风险均较低。

总的来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势,治疗老年肥胖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效果较好。

参考文献

郭辉滢,王棣祥.不同手術方式下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血清IL-2、IL-4、TNF-α、CRP动态水平及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的比较[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8,25(1):94-98.

欧其阿石.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化脓性胆囊炎110例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8):12-12.

罗启财,郑振华,黄可出.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胆囊炎效果观察[J].白求恩医学杂志,2019,17(4):315-317.

李拉杰,连小艳.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中的疗效分析[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15):52-53.

张乃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疗效[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2017,4(50):9762-9763.

猜你喜欢

胆囊切除术老年腹腔镜
腹腔镜疝修补与传统开放疝修补的比较
腹腔镜在子宫肌瘤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腹腔镜下胃袖式切除术在基层医院的运用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的应用
结合视嗅觉刺激的优质护理对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后康复的影响
浅析腹腔镜治疗用于小儿胆囊结石治疗的临床效果
经脐单孔腹腔镜与传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有效性及安全性比较的Meta分析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文拉法辛联合米氮平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效果及安全性
喉罩全麻在老年下腹部短小手术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