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性护理在凶险型前置胎盘剖宫产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2020-08-17王力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综合性护理围手术期护理剖宫产

王力

【摘 要】目的:探究观察综合性护理在凶险型前置胎盘剖宫产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9.3-2020.3,本院妇产科共收治凶险型前置胎盘剖宫产患者90例,按照双盲法分组,分别给予基础性护理(基础组,患者45例)、综合性护理(综合组,患者45例),在完成护理干预后进行对比。结果:综合组的产妇不良事件、新生儿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基础组(P<0.05)。两组护理前的疼痛评分对比,不存在差异(P>0.05);两组护理后的疼痛评分低于护理前,综合组的疼痛评分低于基础组(P<0.05)。结论:在凶险型前置胎盘剖宫产患者的围手术期实施综合性护理,可有效降低产妇、新生儿不良事件,可减轻产妇的疼痛症状,值得推广。

【关键词】:综合性护理;凶险型前置胎盘;剖宫产;围手术期护理;基础性护理

【中图分类号】R57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8-24--01

女性妊娠期间,胎盘附着在女性子宫切口瘢痕部位变回形成凶险型前置胎盘,该病是导致产妇产后出血、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1]。针对凶险型前置胎盘,临床多根据孕妇妊娠时间,给予剖宫产处理,从而降低孕妇、胎儿的生存风险。但也有研究[2]指出,凶险型前置胎盤的母婴结局在一定程度上受围手术期护理影响。综合性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方案,近年来在临床广泛应用,颇受好评。基于此,本研究探讨分析凶险型前置胎盘围手术期间采用综合性护理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9.3-2020.3,本院妇产科共收治凶险型前置胎盘剖宫产患者90例,按照双盲法分组,每组45例。综合组患者的年龄21-41岁,均值(31.45±2.98)岁;患者的妊娠时间25-38周,均值(31.67±0.44)周。基础组患者的年龄22-40岁,均值(31.41±2.94)岁;患者的妊娠时间25-39周,均值(31.98±0.47)周。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P>0.05,但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其中基础组45例围手术期间给予基础性护理;综合组45例围手术期间给予综合性护理,流程如下:(1)术前护理:指导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左侧卧位,密切监测患者的各项指标,明确患者的阴道出血情况与子宫收缩情况。指导患者住院期间食用清淡好消化的食物,比如新鲜瓜果,保证患者住院期间排便顺利。同时,护士需对患者实施全方位健康教育,纠正患者的错误认知,提高患者对凶险型前置胎盘的认识,稳定患者的情绪状态。并通过心理鼓励、心理暗示以及心理疏导等方法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促使患者配合治疗。在手术前,还需辅助患者完善各项检查,及时做好配血工作,进一步提高治疗方案的针对性与科学性。(2)术后护理:在患者剖宫产24h后,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给予床边心电图连续监护,记录患者的意识、面色、体温、每小时尿量等等。在术后30min,每隔10min观察患者的阴道出血一次,辨别出血量与血液颜色。然后转变为每15min检测一次,连续检测6次后,转变为每2-4h检测一次,直到患者术后24h以后。若患者在术后1h出血量大于100ml,及时上报医生,并近行对症处理,如注射缩宫素等等。在患者麻醉恢复后,需辅助患者活动下肢,指导患者多喝水,减轻血液粘稠度。护理期间,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预防感染。同时,需控制患者家属、陌生人的探视,避免交叉感染。

1.3 观察指标

两组产妇不良事件(羊水栓塞、感染、产后出血)、新生儿不良事件(早产、呼吸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与护理前后疼痛评分,应用数字模拟评分法[3]评估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研究数据均应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新生儿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

综合组的产妇不良事件、新生儿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基础组(P<0.05)。见表一。

2.2 两组护理前后的疼痛评分对比

两组护理前的疼痛评分对比,不存在差异(P>0.05);两组护理后的疼痛评分低于护理前,综合组的疼痛评分低于基础组(P<0.05)。见表二。

3 讨论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变化,剖宫产数量连年增加,导致瘢痕子宫数量连年增加,导致凶险型前置胎盘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严重影响母婴安全。剖宫产是凶险型前置胎盘的最好分娩方案,但通过剖宫产分娩,患者无法避免术中出血、术后出血,若患者不能在围手术期间接受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难以保证患者的分娩效果,无法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甚至会增加术后并发症、不良事件的发生,会威胁母婴安全[4]。

综合性护理属于新型护理方案,在临床应用频率较高。护士可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在患者剖宫产分娩前、分娩后两个时间段进行护理,术前给予健康教育、心理疏导、病情监测等护理干预,可及时辨别患者的异常情况,可提高患者的安全性。在术后给予症状监测、病情监测等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产后出血等并发症,可提高术后护理的安全性[5]。从本研究结果可以看出,综合组的产妇不良事件发生率4.4%、新生儿不良事件发生率6.7%均低于基础组20.0%、22.2%。

由上可知,凶险型前置胎盘剖宫产围手术期间给予综合性护理,可改善母婴结局,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张燕.综合性护理在凶险型前置胎盘剖宫产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及护理满意度分析[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9,26(5):68-70.

李丽,赵孝俊,管小晴.综合性护理在凶险型前置胎盘剖宫产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24):108-109.

熊丽,蒋明珉,何娅娟.综合护理干预在凶险型前置胎盘的应用研究[J].医学信息,2019,32(4):177-178.

李育红,李温霞,赵卫丽, 等.AB型RhD阴性凶险性前置胎盘病人剖宫产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8,16(27):3355-3357.

李么先.50例凶险型中央型前置胎盘的临床护理探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0(15):176-177.

猜你喜欢

综合性护理围手术期护理剖宫产
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在高危妊娠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剖宫产后怎样加强护理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血液透析中应用永久性深静脉留置导管的护理效果评价
综合性护理措施对前列腺炎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干预效果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腹腔镜高龄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心理状况及并发症的影响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38例回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