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期综合疗法治疗面瘫的临床观察
2020-08-17王静许鑫
王静 许鑫
【中图分类号】R5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8-24--01
面瘫属于西医学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以贝尔麻痹最为多见,也有部分因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亨特氏面瘫,是针灸科的常见病,可以说每个针灸科的医生都治疗过面瘫。大多是因为素体正气亏虚,风寒或风热侵袭面部经络所致,一般面瘫经过积极正规的治疗都能痊愈,但是临床也有不少难治性的、顽固性的面瘫,出现后遗症、并发症,这时的治疗难度明显加大。我们也在临床治疗中发现,不同时期的面瘫采用不同的针对性治疗方法,可以明显提高面瘫的治愈率,减少后遗症、并发症的出现。笔者采用分期综合疗法治疗面瘫,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
2015-2016年间镇江市第四人民医院针灸科符合诊断标准的面瘫患者64例,采用随机对照实验方法,将64例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配至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一般情况见表1
2 诊断标准中医诊断标准:根据《中医内科疾病诊疗规范》中“口僻”的诊断标准[1]。西医诊断标准:根据《内科疾病诊断标准》中面神经麻痹(面神经炎)的诊断标准[2]。
3 临床分期标准[3]:急性期(7d以内),静止期(8-14d),恢复期(15d以后)。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分期综合治疗的方法。
具体治疗方法是急性期面部不针刺,远端取穴,外关、合谷、足三里、三阴交、太冲,根据中医辩证,风寒型取穴凤池,风热型取穴曲池,耳后疼痛者,翳风穴附近选取敏感点,做热敏灸。
静止期和恢复期早期,一般病程在一个半月以内者,同时选取面部穴位和远端穴位,患侧完骨、瞳子髎、攒竹、地仓、颊车、四白,双侧合谷、足三里,攒竹、瞳子髎,地仓、颊车加用电针,耳后仍有疼痛者加用热敏灸,直至耳后疼痛消失,面部红外线电磁波治疗仪照射。
恢复期的后期,一般一个半月以上者,面部取穴减少,根据症状每次选取患侧3-4个穴位,双侧合谷、足三里、三阴交,足三里加用温针灸,面部电针刺激量宜小不宜大,出现患侧面部肌肉抽搐时,停止电针治疗,选取健侧相应的穴位,嘴角抽搐选取夹承浆、地仓、迎香,眼周抽搐选取太阳、四百等,以平衡阴阳,患侧面部感觉僵硬者,针刺结束后面部行闪罐疗法,拔罐松紧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闪罐后患侧面部发红发热。
对照组:急性期不给于针灸治疗,急性期结束后患侧完骨、瞳子髎、攒竹、地仓、颊车、四白,双侧合谷、足三里。攒竹、瞳子髎,地仓、颊车加用电针,面部红外线电磁波治疗仪照射。
十次为一个疗程,一个疗程结束后休息2-3天,分别统计两组治愈需要的时间,四个疗程后统计最后治疗效果。两组患者在针灸治疗期间正常服用营养神经的药物。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评判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
3.2 结果
4 讨论
中医认为面瘫的发生原因主要是正气不足,腠理空虚,卫外不固,此时风寒、风热之邪气乘虚侵袭人体,使面部经脉瘀阻,气血不和,筋肉失养,进而出现面瘫。面瘫是针灸疗法的适应症,针刺面部穴位可以改善面部气血循环,促进面神经的恢复,热敏灸能够促进早期茎乳孔附近炎症物质的吸收,缓解面神经受压。西医认为针灸治疗最好在急性期后开展,早期不要进行针灸治疗,然而我们的临床经验发现:对于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针灸治疗,是越早治疗效果越好。早期面部不针刺,在远端选取祛风散邪,扶助正气的穴位,乳突部有疼痛者加用艾灸。艾灸的使用能有效缓解乳突附近的疼痛,本研究结果显示:在不同时期采用不同的综合治疗方法治疗,通过辩证的方式进行灵活的加减,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本病在发病一周后开始进入恢复期,少部分患者病情较轻,15天左右既能恢复,但大多数的患者需要治疗1~3个月,6个月以上未恢复者,一般不能痊愈,会留下一些后遗症。如:面肌痉挛、倒错等等。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患者对针刺的反应,每次针灸应观察病人的体征,一段时间治疗后,效果不明显,应考虑更换处方,部分病人面部针刺后症状迟迟不见好转,此时因考虑病人体质,综合多方面信息,减少面部穴位,选取胃经,脾经上的穴位,辅助正气,增强自身恢复能力。如果出现面部肌肉不自主抽动,应立即停止患侧的针刺,选取健侧相应的穴位,平衡阴阳。面部感觉僵硬,针刺结束后可加用闪罐治疗,或对面部进行麦粒灸、隔姜灸,面部灸疗时一定注意安全,避免烫伤,留下瘢痕。分期综合疗法充分体现了中医治病辨证论治,因人制宜的思想,因此效果更好,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刘娟、杨白燕.平衡阴阳针刺法治疗面瘫倒错23例.中国针灸,,2017,37(10):1045-1046
[2] 龚婷英.热敏灸治療周围性面瘫疗效观察和护理探讨.按摩与康复医学,2017,8(2):40-41
[3] 颜妮王鹏琴.三睑法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后眼睑闭合不全70例疗效观察.湖南中医杂志,2018,34(2):73-74
[4]王声强、王子臣.周围性面瘫针刺临床路径的研究.河北中医药学报,2017,32(4):5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