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忽高忽低的高血压该如何调控

2020-08-17张泽峰

心理与健康 2020年8期
关键词:王叔伤病高血压病

张泽峰

王叔一向性格开朗爽快,为人大方厚道,是一位很容易相处的老人。可是,他在60岁那年突然遭遇了一场车祸,经过奋力抢救后,生命是保住了,但是行动不便,生活自理困难。这场大祸似乎一度改变了王叔叔的性情。他常常心情烦躁,逢人就唠叨自己的病情,稍不如意,就会发脾气,要不就伤心落泪。虽然家人千方百计用好药良方为他医治,但他的血压始终是忽高忽低,病情时轻时重,恢复得很慢。

王叔出现这种心理变化是正常的事,尤其是一些慢性病,影响了他的生活自理能力,长年拖累子女、长久受病患折磨的老人,更容易出现焦虑、忧郁、烦躁、孤独、失落、无望、无助、恐惧、怕死等不良心境。这些心理上的病态,往往是病人自己觉察不到或不能自我调理和控制的。而且,面对人们的劝慰,病人会自己狡辩道:“这也由不得我自己啊!”

心理因素对高血压的影响

高血压表面上看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实际上是心、脑血管病变的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高血压病的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不良心理因素的影响通常不大容易引起人们注意,但这也是导致高血压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如心理压力过大往往会造成交感神经兴奋过度,从而引起心动过速,火气增大,天长日久血压就会升高;如人在烦恼不安、大发雷霆时,体内去甲肾上腺素和儿茶酚胺会大量分泌,导致全身小动脉收缩痉挛,外周阻力增加,钠潴留,最后导致持久高血压。

适当的“发泄”有利于缓解

生活中会有种种的困惑和烦恼,追求的失落、情感的伤害、工作的不顺、伤病的纠缠等,这些都会导致忧郁、恼怒、哀伤、愁怨之类的不良情绪,时常无情地啃噬着人们的心灵,妨碍人们正常的学习、生活、工作。既然心灵不可能是一泓永远平静的湖水,当翻涌浑浊的波澜时,需要的则是正确的疏导和宣泄。人如果持续产生不良情绪而不能及时宣泄,则很容易诱发各种疾病,特别易引起神经衰弱、冠心病和高血压。

由于情绪活动受大脑皮层的调节,并与丘脑、垂体及脑干网状均有密切联系,这些部位又恰恰是人体内脏器官和内分泌腺功能的控制中枢;因此,由于外刺激而引起的情绪变化,会直接刺激这些中枢部位,机体内会因受到这些刺激而产生相应的物质,如果刺激持续,这些物质由量变到质变,便导致疾病。

比如一个人因为悲伤但又不能通过哭予以发泄,身体上的某些疾病就会加重,这个观点现在已经被证明。曾经进行过这样的调查,给一些成年人测量血压,并询问他们如何处理情绪,比如是否哭泣過。结果87%血压正常的人都说他们偶尔有过哭泣,而那些高血压患者却大多数回答从不流泪。由此看来,让人情感抒发出来要比深深埋在心里有益得多。

家庭关爱很关键

王叔是因为伤病缠身造成不良情绪导致的高血压,所以其亲属应当给他更多的理解和关怀,帮助他从心理和身体的病态中尽快解脱出来。要让他感觉到身边随时有人关心他的病情,千方百计地为其治疗。这样可以增强他战胜伤病的信心,使其感受到周围的关爱和温暖。在他病情有所缓解时,有意要自己活动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时,应适当鼓励他自己做,不要因其动作迟缓而阻止。因为即使晚辈出于好意的劝阻,也会使他增添其无用被嫌弃的自卑感。老人为儿女操劳了大半辈子,一旦因病而不能继续劳作,反而由别人来照顾,这种落差是老人痛苦的根缘。此时,他自己能做一点事,并得到别人的鼓励和认可,其心理便会稍许平衡一些。

平时老人爱唠叨,情绪稍有波动,家人也应该耐心听,让他有机会宣泄,减少孤独感、寂寞感。老人若能进行一些简单的康复锻炼,一定要积极支持,并尽量陪伴其左右,让他有安全感和自信心。当病人对自己的病情疑虑重重,爱往坏处想时,应及时正面疏导,耐心解释病情。言语要分寸得当,让他感到可信。用爱心和诚意进行家庭关爱,会起到药物所达不到的效果。

猜你喜欢

王叔伤病高血压病
急诊中西医结合治疗对高血压病眩晕患者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高血压病
军令状
你可曾听到我的呼唤
青少年游泳运动员伤病及防护的研究
近两次乒乓球比赛器材的变化对运动员伤病的影响
莫让伤病成为一种恐惧
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40例临床观察
村里有个饿死鬼
永世难忘的美丽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