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在扶贫路上的“那”个人
2020-08-17刘威许乐
刘威 许乐
时值七月,正是盛夏时节。克东县蒲峪路镇建华村的路边,一排排柳树已有数米高,风吹作响,树叶上蘸满了浓郁的陽光。
午后,73岁的村民王淑荣从自家菜园摘了一盆黄瓜,兴冲冲地来到村部,想让村干部们尝个新鲜。当她路过驻村干部办公室时,不由得停下脚步,向屋内看了一眼:“唉,一个月前小那还在这儿办公,我家园子里的菜还是他帮着种的。如今,人竟不在了——白瞎那么好的孩子了!”
王淑荣说的“小那”,就是那君尧。一个多月前,那君尧突发呼吸、心跳骤停,抢救无效,永远倒在了脱贫攻坚的岗位上。
“他把单位当‘家”
33岁那年,那君尧被调入齐齐哈尔市机关事务管理局,此后在物业服务中心的岗位上摸爬滚打了近10年。
“细致、耐心、脾气好……”齐齐哈尔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副局长柴永华对那君尧如此评价,“他干起活来从不拈轻怕重。”
家人、亲朋回忆起那君尧时,“细致、耐心、脾气好”也一直是常被提及的“关键词”。
从事后勤保障工作多年,那君尧让同事们收获了很多感动。把这些感动拼接在一起,一个热心肠的“东北汉子”形象呼之欲出。
2011年,那君尧转岗担任车库管理员后,便给自己定下一个“规矩”——车辆管理要做到“早检查、日巡查、晚清查”:早晨上班高峰期间,要对进库车辆进行检查、疏导,确保车辆安全入库;白天不定时巡查,及时排除安全隐患;傍晚下班时对留库车辆进行清查、统计,做好停放登记备案。管理车库那些年,那君尧及时排除的安全隐患不计其数。
2017年,那君尧负责党政办公中心广场的巡视工作。“上班时天未亮,下班时夜已深”,遇到节假日,那君尧还经常主动放弃休息,确保广场安全使用。
“单位成了他的‘家,家反倒像个‘旅店。”那君尧的妻子刘芳回忆起过去的点滴,难过得泣不成声。
2019年机关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后,机关事务管理局要对全市办公用房进行调整。按照局里的统一部署,那君尧协助物业服务中心主任李宇红,参与市政府6、7号楼涉改单位办公用房的调串工作。
时间紧、任务重、要求严、标准高,怎么办?那君尧给出的答案是:“五加二”“白加黑”。
“他这人,有股子拼劲儿!”经过几次接触,李宇红对那君尧如此评价。那段时间,那君尧白天跑单位、搞测绘、做统计,晚上学政策、订计划、做方案,与用房单位及时沟通协调,并随时向领导汇报工作进展。腾退办公用房71间,总面积达2218.37平方米……那君尧用实打实的作风,得到用房单位的一致好评。
“你也不是领导,为啥这样拼命?”有些朋友不理解。他们认为,这些工作太过“普通”,应付一下也就可以了。但那君尧却觉得:“既然干了,就要把工作干好!”在刘芳的记忆里,丈夫在说这句话时,脸上呈现出少有的严肃。
“他是我们‘自家人”
那君尧去世后,同事们在他的上衣口袋发现几页纸,上面写满了村里的大事小情、国家的相关政策。驻村八个多月来,这几页纸成了那君尧的“贴身法宝”,一有空闲,他就掏出来翻看、琢磨。
建华村是合并村,共有10个自然屯,各屯之间相距较远,情况相对复杂。2017年年末,虽然建华村整村实现了脱贫,但因病、因残致贫返贫的农户比例仍然很高。回忆起2019年10月刚参加驻村工作队时的情景,那君尧在一篇学习笔记中写道:“我既然来到建华村,就一定要让群众全面脱贫,不获全胜决不撤退!”
而事实上,那君尧自走村串户、了解情况开始,很快就受到村民的欢迎。
秘诀无他,唯有用心。
“小那这人,没有一点儿架子。”“他和我们说的都是‘掏心窝子的话。”短短几天,村民们便把那君尧视为“自家人”。
在驻村工作队队长刘丙亮的带领下,经过走访调查,驻村工作队大致摸清了建华村的情况,并将发展“小院经济”“消费扶贫”等产业作为巩固脱贫成果的有效举措。
也正是在这个思路下,那君尧随驻村工作队一起,多次外出考察食用菌、香菇、秋葵等种植项目,借助建华村地域优势和农户种植习惯,通过垫资方式免费为贫困户提供40斤豆角种子、165斤黏玉米种子,发动贫困户种植高品质油豆角21.5亩、黏玉米55亩,户均可实现增收1200元……
在驻村工作这段时间里,那君尧挨家挨户遍访不下四轮,加班加点是工作常态。访民情、抓防疫、忙业内、录数据、解民忧……台灯下,有他谋划村集体产业的身影;小园中,有他帮村民采摘豆角时的爽朗笑声。
今年临近春节,那君尧代表单位为152家农户每户送去40斤大米、一口电饭锅。见那君尧满头大汗,68岁的村民韩淑霞让他坐下歇一会儿。“大娘,我不累,还有好多家没去呢!”那君尧憨厚地笑着说。
建华村的村民不会忘记,短短八个月时间,那君尧帮村民救过火,替老人搬过白菜,给孩子们送过文具……因为那君尧与工作队的积极努力,他们的生活悄然发生着变化。
“他的牵挂太多太多”
“6月7日是周日,那哥本应回家休息……”时至今日,刘丙亮仍不住地自责,“那哥太‘恨活儿,和我说扶贫立项材料还没梳理好,坚持要留下来。”
当天上午9点多,村部负责收发工作的金树森看到工作队驻地房门没关,想和那君尧唠唠家常,可“一进门就看到小那瘫坐在椅子上,咋叫都没反应,送到医院也没能救回来……”
得知那君尧去世的消息,建华村的村民纷纷涌向医院,想送他最后一程。待妻子刘芳匆匆跑到克东县医院时,在大脑一片空白之际,也深深地被震撼了——好多没见过面的村民争着与她握手,一边安慰她,一边自己止不住流泪……
就在前一天,刘芳听丈夫说要留村工作,在深感失望的同时只能叮嘱一句:“按时吃饭,当心身体……”没承想,“当心身体”这句话竟一语成谶——那君尧的牵挂太多太多,唯独忽视了自己的身体。
今年春节期间,那君尧因探亲期间疫情防控要求,不得不滞留在讷河。当了解到附近两个街道防控任务很重的情况后,他便主动联系讷河市通江街道办事处,成为一名疫情防控志愿者。
那段时间,那君尧每天要打上百个电话,对购买退烧、止咳药品的群众逐个登记,对不理解的居民耐心劝解。
“每天晚上工作结束,他的嗓子‘着了火似的疼。”刘芳心疼丈夫,想让他找机会休息两天。可第二天,那君尧还是哑着嗓子走上防控一线。
即便后来回到齐齐哈尔的家中,那君尧仍放心不下讷河的“战友们”。通过微信工作群交流时,那君尧总惦念着大伙儿吃没吃上热饭,建议为夜间值守的志愿者借来反光背心保障安全……
“在我们眼里,老那从未离开,一直都在!”办事处的战友们至今还不时点开以前的语音信息,那君尧的声音一如往常那样亲切。
“前一阵,那哥正着手计划引进秸秆压块燃料项目,没想到,这成了他的未竟之事……”怅然之余,刘丙亮也下定决心,“不能让他失望,工作队不会让这件事落空!”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建华村,这片那君尧奋战过的热土,将永远铭记他的名字、他的心血。
人物档案
那君尧,1976年出生,2010年1月调入齐齐哈尔市机关事务管理局物业服务中心工作,2019年10月担任克东县蒲峪路镇建华村驻村扶贫工作队队员。2020年6月7日,那君尧在扶贫岗位上突发呼吸、心跳骤停,猝然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