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党员,如何扛起“人民至上”的责任担当
2020-08-17许乐
许乐
前不久,一位“90后”民警“吼”群众的新闻赢得网友的广泛称赞——6月30日凌晨,云南省彝良县遭遇暴雨,河水水位暴涨。从5时到8时,29岁的民警许世雄一边沿街大喊预警,一边和其他民警疏散群众。警车被滚石砸了,扩音器进水损坏了,都没有让他停下,最终许世雄靠着“人肉嘶吼”,生生把大家都喊起床了,使200多人成功转移,而他自己却累到说不出话。
这暴雨中的一声声“嘶吼”,还获得了央视新闻主播的点赞:汛情来时,怎么去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那就是要夯实责任。这个“夯”字,拆开来就是“大”“力”两个字。只有每一个岗位在每一次关键时刻都像这位民警小伙一样用上“大力”,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才能在守护群众安全时力大无穷。
在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全面小康决胜之年的关键节点,在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情况下,如何扛起责任担当,进而真正书写好“人民至上”的新时代答卷,是每一位党员干部的“必答题”。
内化于心:绷紧“贴心为民”这根“弦”
5月21日,一则“七旬老人摆摊遇城管”的视频引起网友广泛关注:在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一位七旬老人挑着扁担占道卖樱桃,正在执勤的执法人员发现后,立刻上前收起老人的物品。周围行人以为老人要被处罚,纷纷上前说情,没想到执法人员直接上演了“神反转”——不是没收老人的东西,而是挑起扁担一路快走,为老人在市场中寻到一个摊位,并帮老人安置好。
视频中执法人员的柔性执法获得大量网友的点赞,有网友称“这才是人民的城管”。此举带来的不仅是感动,更折射出基层党员干部工作理念的转变。
群众之事无小事,把事情做到群众的心坎里,需要更多的信心、决心和耐心。这背后,实际是将“人民至上”理念内化于心的过程。
《解放军报》曾刊载这样一则故事:1947年,国民党将领胡宗南率兵占领延安之后,自认最得意的举动之一,就是在延安开设了一个“为人民服务处”。服务内容包括发放赈济、免费治病、代写书信等。服务处挂牌那天,异常热闹——因为张贴的通告说,延安城内不管男女老幼,只要来就发给救济金,或布二尺,或米二升。“为人民服务处”门口拥挤了几天后,胡宗南发现,这样发展下去实在难以承担,更重要的是民众还是不说国民党的好话。
不难看出,三心二意、半心半意甚至虚情假意的“为人民服务”,是欺骗不了人民群众的。践行“人民至上”理念,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是明确几项规定那么简单,应该实实在在地内化于心。
国防大学政治学院尹义高撰文指出,只有把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想明白,把“为什么人、做什么人、靠什么人”研究透,才能准确定位自己,保持与人民群众的“鱼水关系”。
也就是说,党员干部不论处于何种岗位,都要时刻把“人民至上”理念深植于心,树立“误不起、错不起、等不起”的危機感和紧迫感,经常想一想工作中离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多大差距、离人民群众满意还有多少距离、离人民群众期待还有多少工作要做。
躬身践行:结出“为民解忧”这颗“果”
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时,寒风凛冽,江城封闭。
在党中央的号召下,340多支医疗队、4.2万多名医务人员“逆行”荆楚,奔赴战“疫”一线;约4万名建设者从八方赶来,与病毒竞速,创造了10天左右建成两座传染病医院的“中国速度”!
在感动全国的“逆行”身影中,有一张张按着红手印的请战书,还有一次次“火线入党”时高举的右拳……
事不避难,义不逃责;民之所向,我之所往。越是关键时刻,越能检验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
“人民至上”是具体的、现实的,而不是抽象的、空想的,必须落实到解决问题的实际行动中。如何将“人民至上”理念外化于行?除了在危难之时勇于挺身而出,在日常工作中“为民解忧”也是一项重要参考指标。
对此,重庆市万州区龙驹镇太吉村的村民们有着切身感受。2019年国庆节前的一个上午,龙驹镇党委书记张凤政带领班子成员到村里开展走访座谈,鼓励村民提建议。
“我来提一个。能不能给我们修一个滚水坝?”村民郎洪玉坐在角落,第一个发言。
原来,郎洪玉所说的滚水坝,是连接该村200多名村民到河对面场镇的一条出行要道。每年一到汛期河水上涨,群众只能蹚水过河,不仅出行不便,还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张凤政当场承诺:“回去后立即研究落实。”国庆假期之后一上班,镇党委班子立即召开专题会研究,并现场走访查看、论证。几个星期后,滚水坝项目方案正式敲定,并迅速修建完成。
一条滚水坝,不仅解了群众出行难题,也暖了群众的心。
显然,只有把群众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彻底解决了,他们才会真心认可。否则,不管表态的调门多高,只开花不结“果”,老百姓的困难迟迟得不到解决,不仅没有凝心聚力的积极作用,还会增加群众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反感情绪。
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上海师范大学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研究员吴宁认为,践行“人民至上”理念要求,必须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要始终把人民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解决群众关心的就业、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食品安全、社会治安等实际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
人民评判:用好“人民满意”这把“尺”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指出:“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
对于这份“答卷”,“时代楷模”廖俊波是这样看的:“分数应该由老百姓去打,但我始终在积累,始终走在路上。”“让群众去打分”,是廖俊波政绩观的集中体现,反映出的是“权为民所用”的政绩观。
“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时”。廖俊波从乡镇长到副市长,主政为官不过20年,但他不断以“画家”“魔术师”“救火队长”的身份去创造奇迹,在“困境中出新招”,仅用两年时间,就创造了把福建倒数第一的贫困县变成全省发展十佳县的奇迹。
可以说,廖俊波就像一面镜子,是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范本和教材。“询事考言,循名责实”。廖俊波创造的政绩,经得起组织的考量,更经得起“人民”这把尺子的检验。
“人民至上”,就是要求党员干部在工作中始终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检验工作得失成败的最高准则。
身为政令推行的参与者,党员干部应该密切联系群众,及时了解民声,充分领悟“人民满意才是真的满意”这句话的精髓。以民好为己好,以民恶为己恶,如果实施的政策最终不能为人民带来福祉,就是偏离了方向。
对此,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郭建宁认为:“人民群众的认同度、满意度,是检验我们一切决策和工作的基本依据。我们党只有真正代表和体现人民群众的利益,顺民意、得民心,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所以,要将“人民至上”落到实处,所有党员干部都要以人民评判标准为标尺,把答卷交由人民判定。
每个时代都会面对新的问题,每一代人都会有新的需求。如今,“人民至上”这场时代大考摆在面前,群众到底会打多少分,关键在于每一名党员如何用心、用情、用力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