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冯远征,一个活在舞台、银幕、B站、童年阴影里的男子

2020-08-17

北广人物 2020年32期
关键词:冯远征濮存昕宋丹丹

有人问冯远征对电视综艺节目《演员的诞生》有什么看法。他说:“哦,那就是个真人秀。我们剧院何冰说的好,如果两三天就能成为好演员,那还去北电、中戏学4年干什么?”

他给学生上课,举过一个《演员的诞生》里的例子。两个演员演《一九四二》的一个片段,演技都很好,哭戏的爆发力也强,但唯独忘了一点,他们是在逃荒,浑身没劲,会把每一粒米都捡起来吃到嘴里,但那个米粒掉在了地上,演员只看了一眼就完了。

“一个演员最重要的就在这个瞬间,是不是顾及到了人物最基本的先天条件。”当年拍《一九四二》时,为了演出饥民的状态,必须迅速减肥,冯远征、张国立和徐帆都是几乎不吃不喝,饿得气息奄奄。刘震云来探班,张国立就指责他,“词写得太多了,真正饿的人是不想说话的。”在冯远征眼中,表演到最后,都是要落到“人”上,技巧都是为“人”服务的。一个演员只有懂了这些,才是真正的诞生。

再也不敢瞎编观察练习了

记者:考入人艺学员班时,你是班上影视剧表演经验最多的学生,那时对表演的认识是怎样的?

冯远征:1984年,我拍第一部戏,没有技术的东西,导演要你怎么做,你就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做到。比方说,戏里头要赶牛车,我就必须到农村去学赶牛车。戏中有一个抽烟的镜头,当时我不会抽烟,导演要求我必须学会,在拍了7个月以后,终于要拍那场抽烟的戏了,我已经抽得很熟练了。回家以后,跟我爸聊天,下意识就把烟拿出来了,把我爸都给惊着了。所以那个时候,对于表演来说,完全就是靠一个原始的本能。

记者:来北京人艺后,遇到了那么多表演大师,你印象最深的瞬间是什么?

冯远征:把我招进人艺的是林连昆老师,他是我的班主任,教了我们两年多,几乎每天早晨他都会来给我们带晨功,也是他教会了我观察生活。记得有次做观察生活练习,我们忘了去观察生活,就编了一个。他在点评时,就说你们演得挺好的,我们就笑了。结果他后面又来了一句———是编的吧?

我们承认了是编的,他说,编得不错,但这不是观察生活,明天你们要交两个。第二天开课前,我们交了两个观察生活练习,也就从那一刻开始,我在自己的表演生涯当中,再也不敢偷懒,再也不敢不认真了。

记者:在你的表演生涯中,有过瓶颈期么?

冯远征:其实我觉得到了《不要和陌生人说话》,我在技术上,就已经很熟练了。但到了2001年,有一天我坐在拍摄现场,突然就特别不高兴了,我说我在干嘛?我当时在想,我每天都是在用表情演戏,1号表情、2号表情、3号表情、4号表情,是吧?然后,我就发现自己开始有一点不动心了。所以那个时候我就想,我不应该再拍电影、电视剧了,我应该回到剧院演出。所以我有一段时间又回到了人艺,拒绝接外头的戏,认认真真地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排了一部话剧,慢慢地锻炼自己。

记者:所以你不认为《不要和陌生人说话》是你的“演技巅峰”?

冯远征:《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可能使更多的人认识了我,甚至认为是我表演最好的一个阶段,但对于今天的我来说,肯定不是我最好的表演。

都是被骂过来的

记者:你们演的这版《茶馆》,每次演出都是一票难求,但刚开始演的时候,好像受到了不少批评?

冯远征:不是我一个人挨骂,是整个戏(1999年版的《茶馆》)。因为老艺术家已经把《茶馆》演到登峰造极了,新一代接班,肯定会受到质疑。其实,那个时候,我认为很多观众期盼的是,是不是小于是之?是不是小蓝天野?是不是小郑榕?并不是是不是王利发?是不是秦二爷?是不是常四爷?梁冠华那么胖,于是之多瘦呀;冯远征那么高,黄宗洛多矮呀!所以,他们失望其实是这个。

记者:那最后你们是怎么“挺过来”?

冯远征:这个戏大概是演了四五年吧,才被观众接纳,再到说我们演得还可以,走到今天,一票难求。初级阶段一定是模仿,就我们这拨人一直在演出的过程中,可能开始从模仿,到慢慢去尋找自己对人物的解释和理解。那么,我们现在的表演已经开始有自己的魅力了,这个过程是逐步形成的。

记者:和于是之等前辈比,你、濮存昕、宋丹丹这一批演员演的《茶馆》,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冯远征:我们这一代受影视表演的影响较多,可能比老一辈更生活化一些。当然,我们表演的基础,离不开老艺术家创造的经典形象,但是我们每一个人在细节的处理上,都有自己的理解,而不是简单地说,黄宗洛老师那时候是那么演的,我就也要那么演。包括现在我们每一年演《茶馆》也都不一样,我跟濮存昕搭得最多,我们俩几乎每年都会有一些微小的变化,这些微小的变化使我们每一年都在成长。不能说我们要去跟老艺术家比,我们只能踩在巨人的肩膀上,继续往上走吧。

北京人艺绝不是青黄不接

记者:作为人艺演员队队长,你如今最想完成的事儿是什么?

冯远征:这两年,我最想完成的事儿就是新老交替。一些经典剧目应该做好新人的储备,每一个角色是不是能够有对应的演员来接棒,这个是我最关心的。

记者:如何实现?

冯远征:除了日常演出,比如今天下午要排《全家福》,过两天晚上要演出,我每天早上都会去带他们晨课,培训他们,和他们一起练发声、练基本功。有时,我也不愿意早起,因为我睡得比较晚,但是你也得去,你就必须起来。

我经常是凌晨1点半到2点半睡,夜深人静的时候,有时想事儿,有时写点东西,因为只有这个时候,我才觉得时间是自己的。

记者:有人说北京人艺的演员如今有点青黄不接,对此你怎么看?

冯远征:不存在青黄不接的问题。我觉得北京人艺的年轻人还是很努力的,我一点都不悲观。我们当初接《茶馆》的时候,有名的也就是濮存昕、宋丹丹,但是走到今天你会发现怎么那么多有名的演员都在这个戏中?这是正常的。你不要看现在。他们一定也会经历几年被人家不认可,说他们不是濮存昕,不是杨立新,不是冯远征,不是梁冠华,但是5年、10年以后,可能观众又认为这一代的《茶馆》真好。

所以,我们看眼前,似乎觉得北京人艺有点青黄不接了,其实不是,北京人艺一直有人才,因为新老交替一定会存在这一个从不认可到认可的过程,不管怎么说,北京人艺还是中国最好的剧院。

据人民文娱许晓迪余驰疆/文整理

猜你喜欢

冯远征濮存昕宋丹丹
您未痊愈,我不敢老:濮存昕陪母重走人生路
“坏男人”的好姻缘
哥哥濮存昕
濮存昕每天学狗爬健身
冯远征:男人的自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