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对缓解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焦虑的影响
2020-08-17詹雪美赵翠青
詹雪美 赵翠青
【摘 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焦虑的缓解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160例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通过奇偶数数字抽签法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常规组与观察组),常规组患者实施一般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配合治疗的依从性、SAS(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情况与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SAS评分(41.33±3.41)分低于常规组患者的(52.15±3.28)分,且配合治疗的依从性与生活质量影响方面均高于常规组患者,相关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优质护理,可有效缓解其焦虑情绪,有利于不断提高其配合治疗的依从性和优化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借鉴。
【关键词】
优质护理;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SAS评分;生活质量
突发性耳聋即原因不明的情况下突然发生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临床研究显示,突发性耳聋通常合并耳鸣,病发时易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交流等造成严重干扰[1]。因此,为进一步优化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的预后效果,本文分析了优质护理对缓解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焦虑的影响,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从本院耳鼻喉科于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接收的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中随机选择160例纳为研究样本。在患者对研究知情的前提下,采用奇偶数数字抽签法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常规组(n=80)与观察组(n=80)。两组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会制定的突发性耳聋相关诊断标准[2]。其中,常规组男患者有48例,女患者有32例;年龄为49~78岁,平均年龄为(57.24±4.53)岁;单耳发病58例,双耳发病22例。观察组男患者有46例,女患者有34例;年龄为50~77岁,平均年龄为(56.23±3.52)岁;单耳发病55例,双耳发病25例。
1.2 护理方法
对常规组患者行一般常规护理(常规用药指导等)。并在此前提下对观察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方案,具体如下:
心理疏导:因自身病情对沟通交流的影响,患者难免会产生一定的焦虑、紧张情绪,影响临床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医护人员务必要针对患者的焦虑程度和个人心理特点给予恰到好处的心理疏导,确保其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积极配合治疗。耳穴按摩:医护人员应积极主动结合健康宣教图册为患者及其家属讲解耳穴按摩的益处与按摩手法,并予以亲身示范,引导其学会自行按摩。生活指导:告知患者保持良好的饮食作息习惯,确保睡眠充足,并培养个人的兴趣爱好,保持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
1.3 观察指标
利用SAS与SF-36(生活质量量表)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
*赵翠青为本文通讯作者
焦虑情况与生活质量:SAS评分越高代表焦虑程度越高,SF-36评分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3-4]。结合患者接受治疗与护理时的综合表现评估其配合治疗的依从性(积极主动接受治疗并服从临床一切安排为非常依从;配合治疗的积极性不高且需经家属或医护人员耐心劝导为基本依从;完全抗拒治疗、焦虑情绪较高且劝导无效为不依从)。
1.4 统计学分析
根据SPSS 20.0统计学软件的相关要求与标准分析研究数据,利用(±s)表示计量资料,以t进行检验,通过卡方(χ2)检验对比计数资料,以P<0.05表示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SAS评分
常规组患者护理后的SAS评分虽然有所下降,但仍高于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SAS评分,且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配合治疗的依从性
两组患者护理后配合治疗的总依从性分别为74.36%(常规组)和92.31%(观察组),后者高于前者,且相关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
两组患者护理后机体健康等生活質量指标的相关数据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3。
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是尚未完全明确病因病理的耳鼻喉科常见疾病。研究报道[5],要想从真正意义上确保临床对患者治疗工作的顺利有效开展,首先就应缓解其焦虑不安等不良情绪,调节其身心状态。因此,除了常规性用药指导、常规性饮食干预以及常规性健康教育等一系列传统护理措施之外,医护人员还务必要本着“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护理服务理念,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问题,为其提供更为系统化和完善的优质护理服务。
首先,应充分考虑到患者的心理特点,根据其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的实际情况给予其针对性的心理疏导,促使其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积极配合治疗;其次,耐心引导患者及其家属学习耳穴按摩手法,并予以亲身示范和纠正其错误手法,促使其能够通过自我耳穴按摩促进耳部的血液循环;再次,就饮食作息等方面给予患者生活上的正确指导,督促其养成良好的饮食作息习惯,确保营养摄入充足和睡眠充足,减轻耳部的压力与负担,促使其早日康复,回归健康生活。而在本研究中,观察组在SAS评分等所有观察指标中均优于常规组患者,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由此便进一步体现了优质护理对缓解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焦虑和改善其生活质量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可有效缓解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的焦虑情绪,有利于不断提高其配合治疗的依从性和优化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借鉴。
参考文献
[1] 朱慧君,虞晓洁,陈怡.积极性心理干预对突发性耳聋患者心理困扰和应对方式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2018,21(S2):241-243.
[2] 王海茹,王海涛,郝玲.耳后与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突发性耳聋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J].中华耳科学杂志,2018,16(05):669-675.
[3] 方雪华,张斌,黄俊丽,等.心理护理对突发性耳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评价[J].心理月刊,2019,14(09):41.
[4] 刘艳,刘慧巧,陶静.预见性告知护理对改善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焦虑状态的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7,55(03):150-152,156.
[5] 夏云.对突发性耳聋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18,16(24):273-274.